摘要:周一,成群结队的以色列犹太青年高喊着"阿拉伯人去死"、唱着"愿你们的村庄被烧毁",穿过耶路撒冷老城的穆斯林社区, 参加一年一度的游行 ,纪念以色列占领该城东部地区。
周一,成群结队的以色列犹太青年高喊着"阿拉伯人去死"、唱着"愿你们的村庄被烧毁",穿过耶路撒冷老城的穆斯林社区, 参加一年一度的游行 ,纪念以色列占领该城东部地区。
巴勒斯坦店主提前关门,警察在小巷中列队戒备。这场游行常常演变成极端民族主义犹太人喧闹且时而暴力的行进队伍。一名警察一度举起双臂庆祝,拥抱游行者。当天酷热难耐,傍晚气温高达华氏98度(摄氏37度)。
警察严密监视着示威者跳跃、跳舞和歌唱的举动。
数小时前,一小群抗议者(包括一名以色列议员) 冲击了位于东耶路撒冷的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所属院落。
这场游行是为纪念"耶路撒冷日"——该节日标志着以色列在 1967 年中东战争中夺取东耶路撒冷(包括老城及其对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具有神圣意义的圣地)。在加沙战争持续近 600 天后,该活动可能激化本已紧张的城市局势。
耶路撒冷处于以巴冲突的核心 。双方都将这座城市视为其民族与宗教认同的关键组成部分。这是该冲突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也常常成为导火索。
以色列宣称整个耶路撒冷是其永恒且不可分割的首都。其对东耶路撒冷的吞并未获国际社会承认。巴勒斯坦人希望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国家。
去年的游行活动正值加沙战争爆发第一年,当时犹太极端民族主义者在耶路撒冷老城袭击了一名巴勒斯坦记者,并煽动对巴勒斯坦人实施暴力。四年前,这场游行曾引发加沙地带持续 11 天的战争。
载满年轻犹太极端民族主义者的旅游巴士在老城入口附近排成长龙,数百人从耶路撒冷以外地区赶来,包括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定居点。
今年游行结束后,阿拉伯店主们冲出门外开始擦洗店铺,墙上如今贴满了写着"加沙属于我们"的标语。
警方将此次游行称为"旗帜之舞",表示已拘留数人并"迅速采取行动防止暴力事件、冲突和挑衅行为"。
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在东耶路撒冷一处位于巴勒斯坦社区的考古公园发表讲话,承诺将"维护统一、完整的耶路撒冷,以及以色列的主权"。他表示政府正鼓励外国使馆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投入数十亿谢克尔用于该市发展。
来自亲和平组织"站在一起"和与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人合作的"自由耶路撒冷"集体的志愿者们试图将自己置于游行队伍与居民之间,以防止暴力事件发生。
一名店主正在清扫地板,此前游行者推翻了他的月桂叶捆包。一群年轻的以色列犹太人尾随一名巴勒斯坦妇女穿过街道,用阿拉伯语"charmouta"(意为"妓女")辱骂她。
"这是我们的家园,这是我们的国家,"一名抗议者对着巴勒斯坦妇女喊道。
"从这里滚出去!"她用希伯来语回应道。
犹太人访问敏感圣地的次数增加
以色列极右翼国家安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 ——该国警察部队的负责人——访问了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共同尊崇的山顶圣地,那里坐落着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可以看到以色列议员伊扎克·克罗伊泽正在祈祷。
数十年来,犹太人被视作对该圣地的侵犯已多次引发大规模暴力事件。哈马斯在2023年10月7日发动袭击时,曾指控以色列"亵渎"该圣地。
我们正在庆祝耶路撒冷节,"本-格维尔与其他议员和一位拉比同行时表示,"确实有大批犹太人涌上圣殿山,看到这一幕真令人欣慰。
鼓励犹太人前往该地的活动组织"贝亚德努"称,数十人身披以色列国旗进入圣殿山区域,并在那里进行了祈祷。
自 1967 年以色列占领该地以来,以色列与穆斯林宗教当局达成的脆弱协议允许犹太人——他们尊称此地为圣殿山,即圣经中圣殿所在地—— 参观但不得在此祈祷 。
本-格维尔表示他正在改变这一现状。巴勒斯坦人则称,由于犹太访客数量增加,这一现状早已逐渐瓦解。
"感谢上帝,如今人们可以在圣殿山上祈祷了,"本-格维尔办公室发布的声明中引述其发言称。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表示现状并未改变。警方称周一的游行队伍不会进入该圣地。
对许多以色列人而言,耶路撒冷日是欢庆时刻,标志着国家历史上赎罪时刻的到来——当时通往犹太教圣地西墙的通道得以恢复,耶路撒冷重获统一。但近年来,耶路撒冷日游行队伍主要由年轻的民族主义者和宗教犹太教徒主导。
抗议者冲击耶路撒冷联合国机构大院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西岸协调员罗兰·弗里德里希表示,约十余名以色列抗议者强行闯入大院,其中包括推动以色列立法禁止该机构的议员尤利娅·马利诺夫斯基。这些人在以色列警察注视下攀爬正门进入。
抗议者高举横幅要求将该大院改为以色列定居点。以色列住房部长去年曾表示,已指示该部"研究如何将该区域归还以色列国并用于住房建设"。
以色列指控该机构(加沙地带最大的援助提供者)被哈马斯渗透,联合国对此予以否认。
以色列警方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自一月底以来,该建筑群基本处于空置状态。此前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出于安全考虑,要求工作人员不要在此办公。联合国表示并未撤离该设施,并强调其受国际法保护。
来源:沙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