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1月,一位57岁的马里兰州男子躺在病床上,大口喘着气。他的心脏几乎丧失工作能力,只能靠着医疗设备维持着生命,一举一动都让他气喘吁吁。
文| 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编辑」实用电脑手机技巧
在2023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
全球首例移植猪心脏患者,他的手术非常成功,但在2个月后,有一件恐怖的事情发生了……
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2022年1月,一位57岁的马里兰州男子躺在病床上,大口喘着气。他的心脏几乎丧失工作能力,只能靠着医疗设备维持着生命,一举一动都让他气喘吁吁。
日复一日,他在医院病床上艰难度日,生命像是沙漏般一点点流逝。 他多么希望能获得一个健康的心脏。
但现实的困境让他举步维艰,在美国每年只有约3800例心脏移植手术,而等待移植的患者却超过10万人。
全球首例移植猪心脏者
更糟糕的是,他的身体状况太差,已经不适合接受人类心脏移植手术。生命陷入了绝境。
就在这时,马里兰大学医学中心的医疗团队向他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选择:使用经过基因改造的猪心脏进行移植。
这个猪心脏不是普通的猪心脏,而是由弗吉尼亚州的生物科技企业特别培育的。科学家们移除了会引起快速排异反应的基因,还添加了人类基因,让这颗心脏更容易被人体接受。
手术使用的“猪心脏”
这个提议无疑充满风险。毕竟,这将是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到人体的手术,没有任何先例可循。但对这位男子来说,这是唯一的希望。
在获得美国监管机构的紧急授权后,他签下了同意书,决定为生命做最后一搏。 2022年1月7日,手术正式开始。整个医疗团队屏息凝神,他们即将创造医学史上的重要一刻。
手术很成功,这颗猪心脏在他的胸腔里开始跳动。然而,谁也不知道这颗跨越物种的心脏能在人体内维持多久。
这个勇敢的尝试能维持多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位男子和他的新心脏又经历了什么?
全球首例移植猪心脏者
手术后的最初几周,情况出人意料地顺利。这颗来自猪身上的心脏正常跳动,没有出现医生们最担心的急性排斥反应。
医疗团队和患者都松了一口气,开始对这场史无前例的手术抱有更多期待。 然而医生们并没有掉以轻心。为了预防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他们严密监控着患者的各项指标。
在移植后的第二个月,医疗团队决定给患者注射免疫球蛋白,这是一种含有抗体的药物,目的是帮助预防感染。患者接受了两次注射。
手术使用工具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猪心脏被人体排斥,患者还在服用抗排斥药物。医生们必须在预防感染和控制排斥反应之间找到平衡点,这就像在钢丝上行走。
他们适当调整了抗病毒治疗方案,希望能让患者的身体更好地接受这颗新心脏。 但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折。在移植手术大约两个月后,患者的身体状况急剧恶化。
他的新心脏功能开始减弱,很快就发展成了严重的心力衰竭。尽管医疗团队竭尽全力进行抢救,但最终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
医院
这次手术持续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60天,却创造了医学史上的重要记录。它证明了跨物种器官移植在人体内维持生命功能是可能的,尽管仍面临诸多挑战。
但是,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次手术最终的失败?在这位患者离世后,医学专家们展开了详细的研究。
全球首例移植猪心脏者
在患者离世一年后,著名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这次手术失败的原因。
研究发现,不是单一因素导致手术失败,而是三个问题叠加在一起,最终酿成了这个遗憾的结果。
患者自身的问题。由于长期卧床,他的身体状况本就不佳,免疫系统严重受损。这种情况下,医生们不得不减少抗排斥药物的使用剂量。
做手术
然而,这个决定让他的身体更容易产生抗体来攻击移植的猪心脏。研究人员在他体内发现了广泛的内皮损伤,这正是抗体攻击的明显证据。
其次是治疗方案带来的意外影响。为了预防感染,医生在第二个月时给患者注射了两次免疫球蛋白。这种药物本是为了保护患者,却意外地刺激了免疫系统,导致心肌细胞受损。
这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在帮助患者抵抗感染的同时,也加重了对移植器官的伤害。 第三个打击来自猪心脏本身。
在医院
研究人员在猪心脏中发现了一种潜伏的病毒——猪巨细胞病毒。当患者减少抗病毒治疗后,这种病毒被激活了。
虽然病毒没有扩散到心脏以外的器官,但它引发的炎症反应严重损害了心脏组织。这一发现与一研究理论早期的推测相吻合。
这次手术的主刀医生格里菲思表示,他们从这次失败中学到了宝贵经验。
医疗团队希望能够帮助下一位患者存活更长时间,让他们重返正常生活。但面对全球严重的器官短缺问题,医学界该如何破局?未来的器官移植之路又该何去何从?
做手术中
面对全球器官短缺的困境,科学家们正在积极探索多条创新路线。
在美国,2021年虽然完成了超过4.1万例器官移植手术,创下历史新高,但等待移植的患者仍超过10.6万人。每年,数以千计的患者在等待中失去生命。
在中国,情况更为严峻。每年约有150万名晚期心衰患者,但能接受心脏移植的仅有500到600人。
在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赵强教授指出,心脏移植手术本身的成功率已达95%以上,一年存活率高达94-95%,真正的难点在于供体短缺。
为了突破这一瓶颈,科学家们提出了三条发展路径。第一条是发展人工心脏,目前中国已有多款可植入式人工心脏产品获准上市。
心脏
第二条是继续推进心脏异种移植研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降低排斥风险。第三条是开发心脏类器官,2021年科学家已成功培养出能持续搏动的微型双腔结构。
在这三条路径中,人工心脏技术最为成熟,已经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异种移植虽然面临免疫屏障、病毒传播等挑战,但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不断取得突破。
而心脏类器官技术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在心脏发育研究和药物筛选方面已显示出重要价值。 正如赵强教授所说,未来心脏移植的理想状态是用患者自身细胞培养出完整的心脏。
机械心脏
这样的心脏在伦理、理论和技术层面都堪称完美供体。虽然目前这个目标还很遥远,但全球科学家正在为之不懈努力。
尽管失败更多,但每一次尝试都在推动医学技术向前发展,为更多生命带来希望。
做实验
这场全球首例猪心脏移植手术,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却为医学发展留下了宝贵经验。
两个月的存活期证明了跨物种器官移植的可能性,医生们也从三重打击中找到了改进方向。
尽管结局令人惋惜,但这次尝试为解决器官短缺开辟了新思路,让更多等待移植的患者看到了希望。
来源:实用电脑手机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