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然在身边”系列是基于上海植物园专类园的科普视频和科普文章,从植物分类与植物文化的角度增进公众对植物园的认识,传播身边的自然故事。
“自然在身边”系列是基于上海植物园专类园的科普视频和科普文章,从植物分类与植物文化的角度增进公众对植物园的认识,传播身边的自然故事。
本期“自然在身边”将带领大家轻轻揭开苔藓植物的神秘面纱~
随着暖色调树叶在阵阵冬风的催促声中,洋洋洒洒的飘落,大树显露出婀娜的身姿,和常绿植物遥遥相望、低声倾诉。植物园里还有一处世外桃源,那就是被篱笆和溪水隔开的微观森林——苔藓园。步入这片被茂密大树遮荫的庭院角落,每一块岩石上都覆盖着一抹绿色,偶有暖色叶和种子落在上面,这种岁月静好的画面也只能出现在苔藓植物的世界中。
苔藓植物是由水生生活方式向陆生生活方式过渡的类群,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吸水能力最强的植物之一;从寒冷的极地到炎热的赤道,从寸草不生的沙漠到生机盎然的绿洲,你几乎可以在世界的各种生境中见到苔藓植物的存在,体现出苔藓植物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听朋友说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部分苔藓植物的标本在保存多年后依旧可以吸水复活并具有繁衍生息的生命力。这足以说明它的生存能力是多么的强大。苔藓植物在人类文明中留下太多的印记,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因其一丝幽静,一缕安逸,时常出现诗人笔下,如汉·班婕妤《自悼赋》:“华殿尘兮玉阶菭,中庭萋兮緑草生”,出自《汉书》,菭即为苔,这是中国有记载以来最早对苔藓的描述;唐·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透露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美;宋·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描述了诗人春日游园观花遇阻,猜测园主大概是怕园里满地苍绿的苔藓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表达出对春天的喜爱;清·袁枚《苔》:“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人笔下的苔藓传递出细腻而坚韧的生命力。什么是苔藓植物?
通俗的讲是一群形体矮小、结构简单、尚没有维管组织分化的植物,最喜欢温度适宜、半阴潮湿的环境。其实苔藓植物是苔类植物、藓类植物和角苔类植物的总称,是起源最古老的现存陆生植物。目前,全世界共有苔藓植物超过20000种,数量仅次于被子植物,其中苔类约8000种,藓类约15000种,角苔类约200种。
藓类是苔藓中第一大家族,中国有2018种,藓类为茎叶体,孢子体的蒴柄强壮,呈绿色、橙色或半透明;孢蒴色彩丰富,形状各异。东亚长齿藓
尖叶匐灯藓
苔类是第二大家族,中国有1085种,大多为叶状体,部分种类为茎叶体,左右对称;孢子体比较柔弱。
黄光苔
地钱
角苔类的植物体为叶状体,中国有27种,孢子体没有蒴柄,常呈针形,像一根细细的“触角”直立起来。
角苔属苔藓植物没有维管束系统,它的传导水分的运输方式分为:外导水型、内导水型和混合导水型。
苔藓植物的特点是分布广泛,它的分布广度远远超过了种子植物;繁殖方式以无性繁殖为主。苔藓有些种类不怕冷,另一些种类又不怕热,对极端环境有很强的耐受性,哪怕在南极这样的环境中,都可以生存上百个不同的种。它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甚至其叶片的边缘或者茎的尖端都可以长出新的苔藓。
苔藓植物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员,见证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变迁历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加速了环境的变化,改变了植物分布的自然格局。查阅文献资料发现,20世纪初,上海的徐汇区还是郊野之地,早在一百多年前曾有法国天主传教士在这里采集苔藓植物标本,以徐家汇为模式产地发表了15个新种。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其中的11种苔藓在上海已难觅其踪迹。苔藓植物的作用苔藓植物极耐贫瘠,可在悬崖峭壁上生存,促进形成适宜植物种子萌发的土壤,是大自然名副其实的“拓荒者”。有些苔藓植物可作为大气污染、环境污染的监测指示灯,如苔藓植物直接从空气和雨水中吸收营养,对有毒物质特别敏感;苔藓植物对重金属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如剑叶蛇叶藓和缺齿藓常出现在富含铜元素的地区。
有些苔藓植物贮藏性特别强,能够随着环境中湿度的变化调整体内含水量,园艺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水苔”,它其实就是苔藓植物中的泥炭藓,泥炭藓吸水量是自身干重的10~25倍,它这恐怖的吸水量是其他植物望尘莫及的,有很好的保持水土的作用。有些苔藓植物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一战期间,青霉素还没发明,医生曾使用泥炭藓给伤员包扎伤口;大叶藓可以治疗冠心病。在我国,药用苔藓植物资源丰富有近118种,包括金发藓和蛇苔等。
大叶藓属
金发藓属
苔藓植物的其它作用大多数生物都不会以苔藓为食,主要是苔藓植物营养成分不高,口味欠佳;只有极个别的昆虫喜欢在苔藓上产卵,让幼虫吃到鲜嫩的叶尖;生活在高寒地区的动物,在食物短缺的冬季,也会以苔藓植物果腹;还有一些鸟类,会用苔藓作为筑巢材料,如烟腹毛脚燕、北长尾山雀。
苔藓植物静谧地分布在大自然的各个角落,却又生生不息。靠近苔藓,享受清新的自然气息;静下心来观察,这一抹绿色让你慢慢体会到自然生态的微妙变化。
入园须知上海植物园1号门(龙吴路1111号)开放时间为11月~次年4月7:00-17:00,5月~10月7:00-18:00;3号门(百色路940号)、4号门(罗城路151号)开放时间为11月~次年4月6:00-17:00,5月~10月6:00-18:00。残疾车辆统一从1号门进出。
游园须知请广大市民继续保持安全游园距离,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为确保市民游客能拥有安全舒适的游园环境,请大家错峰出行,若达到承载量上限园方将采取相应大客流预案。因室内专类园瞬时承载量有限,游客量高峰时段,谢绝开展聚集类非游园活动。
来园交通公共交通:
【一号门(龙吴路1111号)】
龙吴路百色路站:56、714、720、770、824、956、958、178、上奉专线
【三号门(百色路940号)】
百色路龙川北路站:824、720、973
龙川北路百色路站:810、820、192、824、718、973、957、南南线【四号门(罗城路151号)】轨道交通3号线石龙路站,出站后过天桥,沿东泉路步行至罗城路。
自驾车:
因上海植物园2号门停车场已经拆除,周边停车资源紧张,请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来源:灰灰龙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