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一冷,杭州的这里就“热”了!在西湖边的中山中路上,有一家叫豫丰祥的老底子杂货店,不少老杭州人来这里添置“过冬三件套”。十年只涨一块钱的雪花膏,可以一直翻新的丝绵壳,还有能当传家宝的“汤婆子”......来逛上一圈,人人都提着塑料袋满载而归。(点击这里查看)
杭州的冬天,总是来得猝不及防。一夜之间,街上薄衫的人影一瞬间被羽绒服取代。
天一冷,杭州的这里就“热”了!在西湖边的中山中路上,有一家叫豫丰祥的老底子杂货店,不少老杭州人来这里添置“过冬三件套”。十年只涨一块钱的雪花膏,可以一直翻新的丝绵壳,还有能当传家宝的“汤婆子”......来逛上一圈,人人都提着塑料袋满载而归。(点击这里查看)
除了明星产品“过冬三件套”,在不少杭州人童年里,还有那么一双独特的老棉鞋,占据了整个冬日记忆......
"
西北风一刮,天气冷起来了。前几天的天气几乎都接近了0℃,有道是“寒从脚底起”,所以,脚的保暖就来得非常重要,要穿棉鞋了。
现在的棉鞋品种很多,花样齐全,球鞋、皮鞋都有保暖的,有些里面还有毛毛的,而且还有高帮的。可在我们小时候,棉鞋几乎就只是一种,那就是“蚌壳棉鞋”。
图源:姚时光
所谓“蚌壳棉鞋”,它的鞋帮左右两块是对称的,中间缝合在一起,像两个河蚌壳一样合在一起,故人们把它形象地称它为“蚌壳棉鞋”。
“蚌壳棉鞋”的鞋帮是双层的,里面放着棉花,所以保暖性强。它的两块鞋帮合拢处,缝合成一条径,只在鞋跟处留下一个口子,供脚伸进去,既不用扣子,又不用鞋带,穿起来十分方便。
现在这“蚌壳棉鞋”还有,但年轻人似乎都不穿了,穿“蚌壳棉鞋”的几乎都是像我一样的上了年纪的人了。我们穿“蚌壳棉鞋”,除了它方便和保暖之外,肯定还有层怀旧的因素在里面……
说起“蚌壳棉鞋”,我就不由自主地会想起母亲,我小时候所穿的“蚌壳棉鞋”,几乎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地亲手做的。
每年初冬,母亲就开始做鞋子了。先是要调浆糊,将面粉放入锅中加温后调成浆糊,此时说起来好像很简单,可真正想调好浆糊还真的是不容易的。然后,用浆糊将一些旧布片和碎布片糊在起来,这个过程如果我不记错的话叫“糊布棚”。等它干了再用事先准备好的鞋样,按鞋样大小将“布棚”一块块剪下来,一层层叠起来,号称“千层底”。其实如果较真起来去数数的话,估计二三十层布那是肯定有的。然后,再用块白布包起来,就可以开始进行鞋底的制作了。
图源:姚时光
这制作鞋底的过程,我们这里叫“缉鞋底”了。母亲“缉鞋底”时,手指上套着个“顶针箍”,将针穿进鞋底时,由于鞋底厚,需要手指上戴着的顶针箍去顶,才能将针顶出来,然后再用钳子将针拔出来,用手将线“嘶啦”一声拉紧。
就这样,“嘶啦、嘶啦”地一针一针地将鞋底一圈一圈密密麻麻地缝合起来,那鞋底等到“缉”到中心部分时,其中间会拱起来,硬度极强。针是戳不过了,需要用个锥子先戳个洞,然后再将针穿过去。这样一针一针缝起来的鞋底,非常结实,非常耐磨。当年,我母亲人长得瘦小,身体不太好。但她“缉”出来的鞋底却比人家身体好的“缉”出来要结实的多,当年左邻右舍看到我母亲“缉”的鞋底,全都会赞一声,还有人愿意花钱请我母亲帮助他们“缉鞋底”呢。
图源:姚时光
鞋底“缉”好后,便放在那里备用。等到正式开始做棉鞋时,一般都要进入腊月,因为这是过年穿的新鞋子。母亲给我做的蚌壳棉鞋,其鞋帮的里子一般均为骆驼绒的,穿着既软和又暖和,而外层大都为黑色的灯芯绒,里面还会衬上一点棉花。鞋帮做好后,再拿出早就“缉”好的鞋底,将鞋帮缝合到鞋底上去,这个过程叫“上鞋帮”。上鞋帮很困难,因为鞋底又厚又硬,针根本穿不过去,必须使用锥子,锥出一个孔来,再将线穿过去。就这样,千针万针之后才将一双蚌壳棉鞋制作完成,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放在我的床头,使我大年初一起来就可以穿着新棉鞋上街放炮仗去了……
摄影/陈志华
母亲做的蚌壳棉鞋,什么都好,但就是布底,湿的地方不能去这点不太好。我们小时候冬天下雪是家常便饭,碰到下雪天,鞋底湿透了,非得连夜烘干,否则第二天就没得穿了。于是,聪明的母亲就让街上的鞋匠师傅在鞋底上前后各钉上一块皮,这样,在湿地上稍微踩几脚就问题不大了……
这种蚌壳棉鞋,据说产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正好是我小的辰光,也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但肯定是传递着母亲的温暖。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母亲早就不亲自动手做蚌壳棉鞋了。但是,每当我穿上“蚌壳棉鞋”,哪怕不是母亲做的,也会想起母亲,想起母亲一针一针缉鞋底的场景……
小时候的冬天很冷,心里却很温暖
蚌壳棉鞋的细腻柔软
承载着母亲的爱
伴自己度过了一个个严寒酷冬
雪花膏、丝绵壳、汤婆子、棉毛衫
......
老底子杭州人的过冬“神器”
除了御寒,更是一种情怀
这些记忆中简简单单的快乐
你还记得多少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房怡晓
一审:缪军;二审:夏琳;三审:李艳
来源:5060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