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肿瘤呼吸病学前沿,呼吸科专家来粤共论肺癌治疗的交叉学科建设

B站影视 2024-12-31 15:54 2

摘要: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首位,是中国“第一大癌”。但随着治疗手段不断进步,肺癌患者的预后有了大幅改善,尤其是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都实现了长足突破,慢病化趋势日益明显。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数据,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首位,是中国“第一大癌”。但随着治疗手段不断进步,肺癌患者的预后有了大幅改善,尤其是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都实现了长足突破,慢病化趋势日益明显。

近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临床诊疗部部长周承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周建娅,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医院院感管理处副科长杨栋勇等全国各地近十家医院的呼吸科专家齐聚广州,共同探讨肿瘤慢病化趋势之下呼吸科与肿瘤科的跨学科治疗研究,帮助肺癌患者实现更长远、更高质量的生存。

“肿瘤呼吸病学”提出“癌肺共治”

上个世纪,由于化疗药物对心脏的损伤,心脏内科提出了“肿瘤心脏病学”的概念;而现在,由于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ADC药物等的广泛使用,肿瘤治疗导致的呼吸问题已经远远超过了心脏问题。所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肿瘤呼吸病学(Onco-Respirology)”这一新的学科概念。

作为与呼吸系统关联最为紧密的癌种,肺癌自身的复杂性以及肺癌治疗都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伤,而肺癌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的呼吸慢病,也会影响肺癌的治疗效果。随着肺癌患者生存期不断延长,肺癌诊疗与全程管理中的更多需求被催生,肿瘤呼吸病学也因此提出“癌肺共治”的治疗理念。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临床诊疗部部长周承志教授认为,“肿瘤呼吸病学”这一概念的提出,顺应了当下肿瘤诊疗中临床端和患者端的共同需求。

周承志表示,“肿瘤呼吸病学”的提出,是为了关注肿瘤诊疗所导致的呼吸系统不良事件,并为肿瘤诊疗相关呼吸毒性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建议。在他看来,肿瘤慢病化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必将成为未来呼吸学科发展的重要领域;如何减少肿瘤诊疗对呼吸系统的负面影响,减轻抗肿瘤过程中的肺损伤,是肿瘤呼吸病学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周承志教授

学科交叉,让肿瘤诊疗更综合

“以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为例,有数据显示,经过创新靶向药物治疗的患者已经可以实现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高质量生存,这对于治疗方案的排兵布阵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于共病、肺部功能等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提出了更综合的管理需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周建娅教授表示,“过去,临床上更多关注的是肺癌本身如何治疗,并未关注到治疗过程中的肺损伤,‘肿瘤呼吸病学’这一交叉学科的发展,以及‘癌肺共治’的概念推动了肺癌防治水平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肺癌的五年生存率,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与肿瘤科医生相比,呼吸科医生对于呼吸系统完整、深入的了解,以及包括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等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帮助患者进行更准确的诊治,减少漏诊、误诊,把握治疗的“先机”。此外,呼吸科不仅是众多肺癌患者就诊的“第一站”,也是可以陪伴肺癌患者经历筛查、确诊再到治疗全程的科室,由呼吸科牵头的多学科会诊在肺癌治疗以及重症肺癌的并发症处理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大家总以为重症肺癌就是晚期肺癌,但重症肺癌主要是由于各种急慢性合并症、肿瘤自身或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所造成的,在所有不同分期的危重状况的肺癌患者中都可能发生。”联勤保障部队第900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余宗阳教授表示。余宗阳认为,呼吸科医生在重症肺癌患者伴随的多种呼吸系统问题,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间质性肺病、肺血管栓塞和出血等问题的处理方面有更专业的技能和经验,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与身体状况,提供个性化且综合、全面的治疗,帮助患者提升肿瘤治疗效果,守护呼吸系统的健康。

呼吸与共,为患者生命不断加时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努力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这也意味着肺癌的治疗将从涉及单一学科的疾病管理向多学科深度融合的健康管理转变。如何顺应这样的转变,更好地推动肺癌及其他癌症的交叉学科治疗,专家们进行了两场深入的圆桌研讨。

随着影像组学技术、呼吸介入技术以及基因检测等手段的进步,肺癌的诊断更加精准高效,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更多时间。对于患者担心这些诊断技术是否会造成一定的风险,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医院院感管理处副科长杨栋勇教授表示:“不管是通过经皮穿刺或经气管镜等介入技术获取组织样本进行诊断或治疗,只要符合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风险都是相对可控的。这些检验手段有助于判断肺癌的不同病理类型及分子分型,为后续的精准治疗打下基础。”

随着早筛手段的普及以及大家自我健康意识的提高,很多人在日常体检中也都会关注肺部的检查。针对相当一部分人对检查出肺结节的担心,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主任医师樊慧珍教授表示,肺结节不等同于肺癌,多为良性病变,大家不用过于焦虑。“在CT检查发现的大部分肺结节属于良性病变,也可以通过气管镜与介入诊断技术进一步诊断,并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进行规范的处理。”

在分享中,也有专家提到对于肺癌的早筛早诊,既不用一听到肺结节就和肺癌划等号,也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不重视日常的体检。“年龄≥45岁,且烟龄较长,或有肺癌家族史(直系)、自身肿瘤史、致癌物质职业暴露史、长期二手烟接触史、长期油烟厨房接触史或其他有害物质接触史,以及慢性肺部疾病史中的任意一项,都是肺癌高危人群,应定期接受肺部筛查。“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张岩巍教授表示。

来源:读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