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朔科技成立于 2012 年,以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驱动力,聚焦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了以电子价签系统、SaaS 云平台服务等软硬件产品及服务为核心的业务体系。公司自主开发了抗干扰能力强、并发量大、超低功耗的高密度低功耗蜂窝无线通信协议,并推动物联网
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5月23日汉朔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21日组织现场参观活动,中信证券陈峰、国海证券钟依浓、国元证券王朗 潘睿麟、东方证券陈超 宋鑫宇、东方财富证券沈思越、东兴证券李科融、开源证券李海强、华安证券李元晨、华金证券熊军、华福证券王鑫旸、上海证券颜枫 李心语、中金公司朱镜榆、浙商证券张建民 邢艺凡、华西证券褚菁菁 纪向阳 贾国瑞、山西证券张天 战泽昊 赵天宇、信达证券杨宇轩、中邮证券丁子惠 常雨婷、东吴证券(香港)张一凡、西部利得基金吴桐、富安达基金沈洋、大成基金方向、华富基金欧阳芷一、中信建投何昱灵、申万菱信基金张若凡、博道基金高笑潇、瑞银资管张胤、浙商资管殷铭、野村东方资管徐也清、渤海人寿傅盈、重鼎资本张益青、远信投资陈冠呈、光速光合吴文浩、国泰海通朱瑶、招商证券周翔宇、中泰证券王心悦、申万宏源徐平平 洪依真 袁航、国金证券孟灿、国信证券库宏垚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于 2025 年 5 月 21 日(星期三)、5 月 22 日(星期四),通过线下调研活动向投资机构介绍了公司业务情况并回答投资者。
答:公司于 2025 年 5 月 21 日(星期三)、5 月 22 日(星期四),通过线下调研活动向投资机构介绍了公司业务情况并投资者问题。
(一)公司业务情况介绍
汉朔科技成立于 2012 年,以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驱动力,聚焦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了以电子价签系统、SaaS 云平台服务等软硬件产品及服务为核心的业务体系。公司自主开发了抗干扰能力强、并发量大、超低功耗的高密度低功耗蜂窝无线通信协议,并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在智慧零售、智慧办公、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2014 年汉朔科技实施出海战略,于 2020 年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截至目前,公司已服务全球超过 70 个国家和地区的 500 余家客户,助力其零售数字化转型。
随着零售数字化的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零售场景深度融合。汉朔科技的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是基于自有高效率低功耗通信协议构建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人、货、场”的全面升级和重构,助力门店运营优化、消费者体验优化、店内营销优化和能源管理优化。 汉朔科技作为一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优势的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通信协议构建的电子价签系统解决方案在全球该领域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排名第二。
在结合 I 的研发与应用方面,汉朔科技重视在该领域布局与投入,将机器视觉、大数据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与门店数字化场景相结合,以提升客户门店经营效率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同时,公司基于微软 zure OpenI(OI)大模型,运用生成式 I 的文生图、交互响应等技术,在智能购物助手、零售媒体网络(RMN)等方面进行了前瞻性的布局。
在全球化战略方面,汉朔科技持续深入全球化布局,包括全球本地化布局及全球战略合作伙伴的拓展,公司发展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零售门店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供应链方面,汉朔科技携手合作伙伴,在全球构建高效、灵活的供应链网络,确保稳定供货并优化成本结构。
在业绩方面,汉朔科技 2024 年营业收入为 44.86 亿元,同比增长
18.84%;实现归母净利润 7.10 亿元,同比增长 4.81%;毛利率为问:8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32 亿元,同比增长 29%。
答:(二)问交流环节
问:公司的通信协议有何优势?是否有竞争对手专门研发类似的通信协议?
答:公司在电子价签解决方案领域拥有自主研发的 HiLPC通信协议,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并发量大、超低功耗等特点,该高密度低功耗的蜂窝无线通信协议在功能表现上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竞争力。
问:零售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公司电子价签的市场渗透率及前景如何?
答: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从市场渗透率来看,目前全球整体渗透率约为 15%。其中,法国是全球市场渗透率最高的国家,达到 30%左右。相比之下,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的市场渗透率较低,而中国的市场渗透率更低。在欧洲内部,市场渗透率分布也不均衡。
公司的增长潜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随着市场渗透率的提升,增量市场有待行业共同开发;其次,现有客户安装的电子价签将面临更新换代的需求;第三,围绕电子价签客户,公司还将提供 SaaS 和技术服务等软件相关服务;第四,公司近年来持续投入研发新技术在零售场景的应用,目前已积累多项专利和知识产权,同时在智能购物车、I相机/巡检机器人等智能硬件产品方向也有持续投入,部分项目正在落地。
问:公司国内市场方面服务量较大的客户有哪些?
答:公司国内服务量较大的客户包括物美、华润、胖东来等知名商超,百果园、钱大妈等生鲜连锁,以及 3C、咖啡等其他泛零售领域客户。同时公司也与山姆中国门店、奥乐齐中国门店等客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国内零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问:除了电子价签之外,还有哪些智能硬件解决方案?
答:公司是以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泛零售门店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重视 IoT 技术综合解决方案,提高零售商的运营效率和改善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助力零售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除电子价签系统之外,公司在 I 技术与大数据技术融合、营销数字化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前瞻性的布局,积极探索和研发了智能购物车、巡检机器人、I 相机等智能硬件解决方案。其中的智能购物车已经与境外某头部客户达成商业合作,助力商超运营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消费体验。
问:公司在 AI 方面有哪些研发和布局?
答:汉朔科技是以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重视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与投入,专注于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将机器视觉、大数据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与门店数字化场景相结合,以提升客户门店经营效率和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公司正积极探索
IoT 技术在更多场景中的应用,公司依托微软云服务平台,充分集成和应用微软 zure OpenI 所提供的大模型能力,开发面向零售场景的创新 I 解决方案。公司为微软中国区首家获得“Certified
Software Designation for Retail I”认证的合作伙伴。
问:公司在软件、SaaS 服务等方面的业务发展?
答:汉朔科技是以物联网无线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泛零售门店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新兴业态引领下,传统线下零售场景开始把数字化作为重要长期战略。根据 2024 年年报,公司软件、SaaS 与技术服务收入占比近 4%,年营收规模 1.78 亿元。未来将持续推动该服务的发展力度,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与零售场景深度融合,持续为零售客户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问:公司对行业未来格局及自身市场地位的判断?
答:目前全球电子价签市场竞争格局呈现较高集中度,头部企业份额持续扩大。公司为全球该领域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排名第二的电子价签解决方案提供商。汉朔科技作为行业龙头企业,依托技术研发、全球化布局及全场景解决方案等优势,有望进一步巩固领先地位。未来将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推动收入的区域来源更加多元化。
问:公司解决方案与硬件销售如何协同?
答:公司采取“硬件+软件”一体化模式硬件是解决方案的载体,而软件赋予其持续增值及扩展能力。例如,通过技术升级,原有价签可快速适配新功能如定位、购物地图服务等,降低客户迭代成本,形成长期价值闭环。
问:全球大型商超集团的店面广告营销数字化否是一个行业趋势,公司对这一方向有何布局或战略规划?
答:公司正在积极探索零售媒体网络(RMN)的数字化升级路径,依托电子价签、I 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为零售商提供集价格管理、精准营销、数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同时,汉朔科技携手生态合作伙伴突破应用边界,共同推动创新实践,与全球快消品牌巨头和零售商一起打造零售媒体网络。未来将深化与头部客户的合作,推动媒体资源数字化、场景化创新,以数据驱动零售商与品牌商策略协同,助力零售客户店内营销数字化解决方案落地与升级。
问:公司在美国市场的业务开展情况,是否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
答:公司在美国地区的业务开展顺利,凭借技术创新能力和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等竞争优势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欧洲以及日本、澳洲等地区,2024 年来自美国市场的营业收入占比不到 10%,占比较低,美国加征关税事项对公司整体业务未产生实质性影响。公司正和多个供应链伙伴一道积极拓展全球供应链体系,以规避关税风险。同时,行业供应链均主要集中于中国、东南亚等,境外友商与公司面临相近的对等关税。公司会持续关注关税政策变化,灵活调整生产和经营策略,以保障公司业务的稳定发展。
问:公司的产品定价策略如何?在迭代或新增功能时是否会调整价格?
答:公司定价策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兼顾客户长期利益与行业健康发展,始终秉持与客户长期价值共创的理念。针对新产品或功能升级,通过规模化采购、技术研发降本及供应链优化等方式平衡成本。对于存量客户,公司更倾向于通过技术迭代推动解决方案升级,而非主要依赖价格。
汉朔科技主营业务:电子价签系统、SaaS云平台服务等软硬件产品及服务。
汉朔科技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9.81亿元,同比上升0.74%;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下降11.35%;扣非净利润1.65亿元,同比上升7.14%;负债率36.48%,投资收益46.46万元,财务费用-5692.3万元,毛利率32.48%。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2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90.34。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3377.69万,融资余额增加;融券净流入0.0,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证券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