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日记丨大山深处寻访全国模范教师丁仕勇

B站影视 2024-12-31 15:19 8

摘要:穿过悠长隧道,绕过蜿蜒山路……这一站,我们来到大山深处的商洛市镇安县初级中学,寻访在这里任教的全国模范教师丁仕勇。学校傍山而建,校园清新美丽,藤枝环绕树木,树叶昂扬伸展,拾级而上是教学楼、行政楼、图书实验楼……

冬日凌晨四点,寒意逼人,记者一行到达西安引镇车站,等待开往小城镇安的火车。

穿过悠长隧道,绕过蜿蜒山路……这一站,我们来到大山深处的商洛市镇安县初级中学,寻访在这里任教的全国模范教师丁仕勇。学校傍山而建,校园清新美丽,藤枝环绕树木,树叶昂扬伸展,拾级而上是教学楼、行政楼、图书实验楼……

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享受陕西省劳模待遇,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第五批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名师培养对象、中小学物理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这些都是对坚守大山深处、躬耕教坛近卅载的丁仕勇老师的肯定和褒奖。但丁老师自己却说:“我很普通,没做过什么大事儿,自1996年踏上三尺讲台,这么多年就是专心教书,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我觉得很开心、特踏实,有同事、领导的帮助和鼓励,我体会到这份职业的幸福。”他认为荣誉的获得是幸运之神的眷顾,过往艰辛只字未提。

从偏僻乡村小学来到县城中学,在外人看来短短的路,丁仕勇一步一个脚印走了很久。他关心学生的学习进度,专心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向同行、专家请教教学心得,不分昼夜地观看各类课堂实录汲取营养。

“您为什么要看那么多的教学视频呢?”记者好奇地问。丁仕勇微微一笑:“当时学习条件有限,没有外出学习机会,没有更多专业成长途径,我只有通过观看其他优秀教师的授课视频,学习他人长处,获取更多信息与方法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将别的老师的视频讲解和自己的课反复对照,揣摩这个知识点他为什么会这样讲,如果我也这么讲,教学效果会怎样?”

“当然,也不能一味地死搬硬套别人的课堂经验,要结合实际学情借鉴性地引用,之后一定要做好反思总结。反思,可以让一个人远离被动成长。”“要努力地由模仿过渡到灵活使用,再到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最后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方式,要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与丁仕勇聊起教育教学,他的话匣子一下子就被打开了:

“教师要换位思考,体验一下学生的学习生活,再来反思教与学是否和谐,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棵向着太阳生长的幼苗,我们教师除了爱护和鼓励学生,还要给学生自由生长的空间。”他说,“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就等于毁掉一个学生。要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给予学生爱的滋润、知识的浇灌,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主、幸福、健康地成长!”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我们应用问题来点燃学生的智慧之火。教师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使学生围绕某类主题调查搜索、加工、处理应用相关信息,回答或解决现实问题。”

拼搏不仅带来了教学上的突飞猛进,也吸引来繁华都市的“橄榄枝”。“往小了说,如果我去条件优越的学校,对今后的发展可能会更好,但这也意味着对老人的关照、对孩子的教育缺席……”丁仕勇敞开了心扉,“往大了说,我今天获得的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在大家的帮助下取得的,如果我离开,怎么对得住信任我的人、培养我的这片沃土?”

“其实目前乡镇学校国家投入力度很大,省上和地方都很重视,硬件设施现在都很好。可能从某些层面来说,师资力量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会弱一些,教师也有所流失,但我深爱这片土地,愿意坚守在基层教育大地上去发光发热。”他的话朴实无华。

“我其实并没有刻意地追求所谓的风格,我觉得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如果一定要说,就用‘仁爱’‘换位’‘激情’‘思维’‘实践’来概括。”谈及对教育的理解,丁仕勇娓娓道来:“教育不是管束人,而是发展人;不是死守教室,而是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学会创造;不是记住别人的思考,而是产生自己的思考。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是学习的核心,是开发悟性的途径。”

谈起正在读高二的儿子,丁仕勇心里抑制不住的愧疚,因为平日工作繁忙给予孩子关爱太少。深知父亲肩上背负重大责任,懂事的儿子把对父亲的理解和期许都写进了作文:“我的爸爸平时工作特别认真,很辛苦,早上6点起床,晚上常常10点多才回家。晚上值班时会走遍全校,看学生有没有关灯,哪里有没有安全隐患。父亲很少陪我,有事时总是我去学校找他……从爸爸身上我懂得了要做一个勇担责任、吃苦耐劳、努力上进的人!”

“我是一位平凡的老师,是党和国家、学校给了我成长的机会和发展的平台,我很幸运!荣誉对我来说是一种激励和鞭策,鼓舞我继续坚守大山,为这里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绵薄之力!”丁仕勇说。

来源:教师报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