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论道:发展肿瘤呼吸病学,为患者生命加时

B站影视 2024-12-31 10:18 2

摘要: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4全国癌症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有超过482万新发癌症病例,257万癌症死亡病例,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首位。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肺癌患者的预后有了大幅改善,尤其是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都实现了长足突破。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在肿瘤慢病化的趋势下,“肿瘤呼吸病学”这一新学科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4全国癌症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有超过482万新发癌症病例,257万癌症死亡病例,其中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首位。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肺癌患者的预后有了大幅改善,尤其是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都实现了长足突破。

作为与呼吸系统关联最为紧密的癌种,肺癌自身的复杂性以及肺癌治疗都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损伤,而肺癌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的呼吸慢病,也会影响肺癌的治疗效果,呼吸与肿瘤这一交叉领域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

近日,一场围绕肿瘤呼吸病交叉学科建设、为患者生命加时的媒体工作坊在广州举行,包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临床诊疗部部长周承志教授等在内的全国各地近十家医院呼吸科专家齐聚羊城,与媒体共同探讨在肿瘤慢病化趋势之下,呼吸科如何推动学科建设、发挥自身优势,帮助肿瘤患者,尤其是肺癌患者实现更长远、更高质量的生存。

学科交叉肿瘤诊疗拓展边界

媒体圆桌一:呼吸前沿,为肿瘤诊疗拓展边界。从左至右:

讨论嘉宾: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临床诊疗部部长周承志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周建娅教授、联勤保障部第900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余宗阳教授、辉瑞中国肿瘤事业部肺癌治疗领域负责人张春海

主持人:“医学界”联合创始人、首席医学官陈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临床诊疗部部长周承志教授表示,近年来,肿瘤与呼吸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单中心的数据为例,2013年,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肺癌患者仅占5.1%,到2022年,这一数据已接近50%,非肺癌病例数也在过去十年中从0.3%增加到6.4%。

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多种抗癌药物治疗后,出现呼吸系统不良反应的情况日益增多,尤其是药物引起的肺损伤导致的住院和重症患者数量也在不断上升。预计未来,这类患者群体将持续扩大。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临床现象,需要呼吸医师高度重视。避免因某一阶段性的呼吸系统问题而终结患者的生命或显著降低其生活质量。”周承志说。

2024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钟南山院士团队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并在Trends in Cancer上发表了“肿瘤呼吸病学(Onco-Respirology)”这一全新的学科概念。周承志教授认为,肿瘤呼吸病学的核心内容是高度重视肺损伤。如何减少肿瘤诊疗对呼吸系统的负面影响,减轻抗肿瘤过程中的肺损伤,是肿瘤呼吸病学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周建娅教授指出,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癌症首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在所有疾病死亡原因中位列第四,呼吸科领域存在大量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在肺癌患者中,有40%到70%的病例会伴有COPD,联合治疗变得尤为重要。肿瘤治疗药物对肺部的损伤也非常普遍,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类药物可能导致约6%~10%的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在重症肺癌患者中,免疫治疗相关的肺炎是致死率相对较高的并发症。因此,如何在早期识别并预警临床医生,将肺损伤降到最低程度,成为呼吸科非常重要的内容。

“重症肺癌”这一概念于2017年首次被中国学者提出,现今已得到广泛认同。是指因各种急、慢性合并疾病,或肿瘤本身原因,或治疗不良事件所导致的患者PS评分(生活状态评分)阶段性地处于2到4分之间,但是存在极大可能性,通过动态精准检测,结合现有生命支持技术和肿瘤治疗手段协同处理后,得到生存获益和/或PS评分改善的肺癌患者。

重症肺癌≠终末期肺癌,在重症肺癌中,“癌肺同治”非常重要。联勤保障部第900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余宗阳教授指出,重症肺癌患者所面临的问题远不止癌症本身,还包括肿瘤以外的其他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栓塞等,以及肿瘤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例如,不管是早期还是晚期,肺癌患者都常发生主气道阻塞性病变引发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有时甚至会威胁生命。呼吸科的及时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重症状态,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专家们表示,呼吸科往往是众多肺癌患者就诊的“第一站”。呼吸科医生对于呼吸系统完整、深入的了解,以及包括支气管镜、经皮肺穿刺活检等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帮助患者进行更准确的诊治,减少漏诊、误诊,把握治疗的“先机”。呼吸科也是可以陪伴肺癌患者经历筛查、确诊再到治疗全程的科室,呼吸科牵头的多学科会诊在肺癌治疗以及重症肺癌的并发症处理方面具有优势。

创新技术和药物的不断涌现,肺癌慢病化的趋势已逐渐显现。在2024年ASCO年会上,第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的III期CROWN研究公布了最新成果,研究显示,60%的患者在五年内未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

“60个月的超长mPFS,实现了肿瘤治疗的新高点。”辉瑞中国肿瘤事业部在肺癌治疗领域的负责人张春海表示,辉瑞将继续致力于这一领域的研发、生产。同时,辉瑞提出了“Beyond the Pill”(超越药物本身)的理念,以期在肿瘤的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中发挥作用。他介绍,辉瑞积极支持和配合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推进乳腺癌、肺癌、肾癌等单病种质控项目,目前,已成立了十余个省级质控专委会。

周承志教授强调,肿瘤呼吸病学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呼吸和肿瘤医生之间的合作,还需要基础医学、影像和病理学等方面的多学科合作。目前,包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在内的十余家医院正在着手推动肿瘤呼吸科教中心的建设,带动区域学科建设,助力呼吸肿瘤亚专业发展,让患者能真正在“癌肺同治”中获益。

呼吸与共,为患者生命不断加时

媒体圆桌二:呼吸与共,为患者生命不断加时。从左至右:

讨论嘉宾: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张岩巍教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珂教授、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赵欣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医院院感管理处副科长杨栋勇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主任医师刘毅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主任医师樊慧珍教授

主持人:广州日报健教部主任记者、健康有约总监黎蘅

跨学科的协作将肺癌的治疗从涉及单一学科的疾病管理向多学科深度融合的健康管理转变。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主任医师刘毅教授对近10年来肺癌诊疗领域的进步深有感触。她表示,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和影像组学等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肺癌的检测和诊断能力。呼吸科在介入诊疗技术方面的突破,如气管镜下冷冻治疗、电子导航技术和机器人微创检验等,也极大地提高了检测和治疗效果。

在获取组织学标本的过程中,呼吸科被认为具有显著优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的主任医师兼医院感染管理副科长杨栋勇教授指出,借助呼吸介入技术,例如CT引导、超声引导或机器人引导等,可以实现微创、安全且可靠的组织标本采集。这为精准治疗提供了必要的病理学和分子学依据,对于提升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患者对有创诊断风险方面的担忧,杨栋勇教授表示:“无论是通过经皮穿刺还是经气管镜等介入技术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诊断或治疗,只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流程,风险是可以有效控制的。”

随着人们对肺部健康的重视增加,肺小结节的检出率也随之上升。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主任医师樊慧珍教授表示,通过低剂量CT和CT三维重建等技术,越来越多的小结节能够在早期被发现。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病变,具体处理需要根据其大小、位置、形状和特征来综合判断。

上海市胸科医院张岩巍教授分享了一组数据,在高危人群中,大于5毫米的非钙化结节中只有6.5%最终被确诊为肺癌,意味着93.5%的阳性结节实际上是良性的,因此发现结节不必过度恐慌。他认为,呼吸科医生面对最多的慢性肺部疾病患者,积累了丰富的鉴别诊断经验,应当承担起重要责任,引领肺癌筛查的规范化的操作。同时,提高人民群众对于肺癌筛查的认识也非常重要。

肺癌作为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实体瘤,其诊治已经从过去的不治之症转变为慢性病,并走向精准化治疗,如何做好患者的慢病管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珂教授表示,在肺癌的全程管理过程中,需要患者、医生、媒体、药企和社会等多角度的共同努力。作为医生,不仅仅要给患者提供专业的知识和指导,还应给予人文关怀。“既是专科医生,也是心理医生,鼓励患者战胜癌症。”

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赵欣教授则提出了三个“共”的概念:

共同面对。医生应帮助患者共同面对挑战,强调肺癌已不再是不治之症,即使在晚期也有治疗的可能性,患者可以期待长期生存,如ALK阳性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已超过7年。


共同治疗:多学科团队(MDT)共同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医生和患者也要共同努力。


共同发展:将每个患者视为一本教科书,促进不同学科和专家之间的交流,共同推动学科发展。

精彩资讯等你来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

来源:医学界肿瘤频道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