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座“山城”到处是坡道,骑行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需要体力,更考验一个人的耐力,然而,作为一名年近退休的中年人,谢勇逐渐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2019年,57岁的重庆大爷谢勇因为一项发明而走红,他用自己的“新型自行车”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骑行方式。
这款外观普通、却内藏玄机的自行车不仅获得了10项国家专利,还让许多业内人士争相高价求购。
但让人意外的是,谢勇竟然拒绝收购,并选择了自己创立公司推广他的发明。
这位大爷所做的自行车有什么神奇之处?重庆的崎岖地势又为何让谢勇萌生了发明“任意踩”的灵感?
谢勇身为一名老会计师,他每天都骑着自行车在重庆的陡峭山路上穿行,重庆因其复杂的地势而闻名。
这座“山城”到处是坡道,骑行在这样的环境下,不仅需要体力,更考验一个人的耐力,然而,作为一名年近退休的中年人,谢勇逐渐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腿脚的酸痛让他在骑行时越发吃力,尤其在爬坡路段,他的自行车经常因为踩踏吃不上力而滑坡,这让他感到异常沮丧。
这些生活中的不便在很多人看来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但谢勇并不想妥协,他的骑行工具——一辆普通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已经陪伴他多年。
骑行时,传统自行车的设计需要人力不断向前踩踏,但一旦向后踩踏,不仅起不到推动作用,反而容易导致链条脱落。
谢勇开始思考,是否有可能改进一种自行车,不仅能缓解爬坡时的疲劳,还能让每一步蹬踏的力气都能被充分利用。
这个看似简单的想法并非一时兴起,谢勇虽然是一名会计,但他年轻时就读的是汽修专业,机修方面的知识让他在机械设计上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工作与生活的忙碌让他无法立刻投入到发明实践中,直到50岁,工作压力减轻,时间变得相对宽裕,他终于能够将这个想法付诸行动。
谢勇为自己的发明专门腾出了一间实验室,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为了能够制作出实验模型,他购买了车床、零件和各类机械设备,这几乎花掉了他大半生的积蓄。
实验室布置好后,他便开始没日没夜地钻研,从白天到晚上,从吃饭到睡觉,他的思维似乎一直停留在如何设计一辆更省力的自行车上。
谢勇的初步想法是改造脚踏板的运动方式,他首先尝试了一种“上下踩”的设计,希望通过改变踏板的运动轨迹来提高效率。
初代产品很快问世,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尽管这种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体力消耗,但自行车整体变得笨重且不易操作。
经过多次试骑后,谢勇发现,这样的设计在骑行过程中反而加重了负担,尤其对于爬坡并没有太大帮助。
面对初代失败,谢勇并未气馁,他开始寻找其他解决方案,最终发现了一个关键部件——单向轴承。
这种轴承的特性是可以实现单向旋转,而反方向则不会起作用,这为他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经过多次实验,他将这种单向轴承融入到了自行车的齿轮系统中,设计出了一套复合轴承系统。
这套系统让自行车的踏板在前后方向都能驱动,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锁定车轮方向,从而在爬坡时避免自行车滑坡。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谢勇不断完善他的设计,从踏板的独立运作,到优化齿轮系统,他一步步攻克了各种技术难题。
由于他的设计需要使用一些特殊的零件,而市场上现成的零件无法满足需求,谢勇不得不找工厂定制。
但因订量较小,许多工厂并不愿意接单,为此他四处奔波,拿着设计图纸到处游说,最终才找到愿意合作的供应商。
谢勇的家人对此一直不太理解,妻子抱怨他整天窝在实验室里,不陪伴家人,也不去休闲娱乐。
甚至邻里也有人劝他,“年纪都这么大了,何必折腾呢?”谢勇对这些声音置若罔闻,他坚持认为,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需求,这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最终在无数个日夜的试验后,谢勇的第三代“任意踩”自行车问世,这辆自行车在外观上看似普通,但其内部构造却彻底颠覆了传统模式。
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踩踏,车轮都可以朝前转动,完全避免了传统自行车掉链子的问题,同时,爬坡时的锁定功能也显著降低了骑行的体力消耗。
这一发明一经推出,立刻在重庆街头引起了关注,谢勇骑着大红色的“任意踩”自行车出现在滨江路上,吸引了无数路人驻足围观。
那么这辆自行车的市场潜力是否会被进一步认可?谢勇的发明之路,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还是刚刚开始?
谢勇的“任意踩”自行车不仅仅是一项发明,更是一种对传统观念的颠覆,传统自行车的结构非常单一,依靠人力踩踏,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到车轮上。
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只有踩踏板向前旋转时,才能产生推动力,而向后踩踏不仅没有用,甚至可能让链条脱落,造成车辆失去平衡。
谢勇并没有因此被传统束缚,他意识到,如果能让脚踏板的每次动作都转化为推动力,甚至在骑行时避免掉链等问题,自行车的使用效率和适用范围都会大大提高。
经过无数次实验,谢勇终于通过复合轴承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他的“任意踩”自行车,核心在于其创新的齿轮系统和单向轴承结构。
通过两个独立的轴承,踏板可以支持前后双向运动,每一次踩踏都能为自行车提供动力,彻底消除了传统自行车在踩踏过程中浪费力气的弊端。
不论是脚向前踩还是向后踩,车轮都能够向前转动,保证骑行者的每一分力气都物尽其用。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辆自行车还特别设计了“爬坡锁定”功能,在传统自行车上,爬坡时因为重力作用,车辆容易向后滑倒,需要骑行者花费极大的体力才能保持平衡。
而谢勇在他的发明中设计了一种锁定装置,当骑行者上坡时,车轮会被自动锁定为只能向前转动,避免了车辆下滑的可能性。
这不仅让爬坡变得更加省力,还大幅提升了骑行的安全性,尤其适合体力有限的老年人或腿脚不便的人群。
为了测试自行车的性能,谢勇亲自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试骑,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在重庆的坡道上上下下,测试不同的使用场景,逐步完善车辆的每一项功能。
据他自己统计,整个测试期间,他累计骑行了超过2000公里,最终他在技术性能和骑行体验上找到了一个理想的平衡点,设计出了一款既省力又安全的产品。
为了验证它的实际效果,有人将普通自行车与“任意踩”进行了直接对比,在一个坡度较大的斜坡上,两辆车分别由一名年轻人和谢勇驾驶,同时出发向上爬坡。
结果显示,“任意踩”自行车不仅速度更快,而且谢勇这个年过半百的发明者表现得比年轻人还要轻松。
从此关于“任意踩”的口碑逐渐传播开来,许多人亲自试骑后,对这辆自行车赞不绝口。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项发明,一些企业也注意到了“任意踩”的商业价值,有厂商主动联系谢勇,希望能以高价买下这项专利技术。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或许是一笔难以拒绝的财富,但谢勇的选择却让人意外:他拒绝了所有的收购请求,坚持要保留专利的所有权。
他认为,这项发明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更承载了他多年的梦想,如果将专利出售,他将失去对发明的掌控权,发明的初心可能也会被资本的逐利性所改变。
2014年,谢勇创办了“奇可比自行车有限公司”,专注于“任意踩”自行车的生产与推广,然而,创业的道路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受限于技术成本和零件供应问题,“任意踩”的生产效率一度难以提高,而其市场售价也因此高于普通自行车,定价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
这让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甚至有不少人质疑,面对这些质疑,谢勇选择继续推广自己的发明。
他参加了多个展览和比赛,向公众展示“任意踩”的实际效果,2019年他还受邀参加央视节目《我爱发明》,在全国观众面前详细介绍了自行车的功能与技术优势。
这次节目不仅进一步提高了“任意踩”的知名度,也让更多人对谢勇的执着精神和发明价值有了新的认识。
然而“任意踩”是否能够真正打开市场,谢勇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他的发明又能否从一项技术革新,发展成为更广泛的社会应用?
梦想延续2018年,一位年过七旬的骑行爱好者谢厚国的故事让谢勇深受触动,这位老人多年来骑自行车游历了几十个国家,但随着年纪增长,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
膝盖磨损、腰椎病变让她几乎无法再完成自己的骑行梦想,这对她而言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因为骑行不仅是她的爱好,更是她的生命意义所在。
谢勇得知后,亲自带着两辆“任意踩”自行车和一大堆慰问品前去探望,老人试骑后惊喜地发现,“任意踩”大幅减少了腿部和腰部的压力,让她重新燃起了骑行的希望。
这件事让谢勇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开始更加注重产品的细节优化和推广的社会价值。
除了生产成本高导致定价偏贵外,“任意踩”的设计虽然独特,但仍需要教育市场,许多消费者在不了解产品的实际效果前,对“任意踩”的多向踩踏功能持怀疑态度。
谢勇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选择脚踏实地,他通过电视节目、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不断为自己的发明做科普。
央视《我爱发明》的播出让“任意踩”获得了更高的曝光率,但谢勇并未因此满足,而是继续深入到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他还特别重视农村市场的开拓,在一次展览中,一位偏远地区的老人向谢勇反馈,农村山路陡峭,普通自行车无法适应,而电动车则因为充电条件限制,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听到这些,谢勇意识到“任意踩”还有更大的应用潜力,于是,他开始调整产品定位,将“任意踩”不仅视作一种日常代步工具,更是适应特定地理环境的全新解决方案。
他与团队一起研发了多种升级版本,以适应不同场景需求,包括农村市场的高强度版和城市市场的轻便版。
如今,谢勇的公司运营稳定,他依然保持谦逊和务实的态度,他曾公开表示,“任意踩”只是他发明路上的一个起点,未来他会继续深耕机械领域,努力创造更多对人们有用的产品。
结语谢勇从重庆街头的普通骑行者到拥有10项国家专利的“民间科学家”,靠的不仅是技术积累,更是坚持与信念。
谢勇拒绝高价收购、贴钱创业的选择,展示了他对梦想的执着与信仰,他的经历启发我们,每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都可以通过努力找到改变世界的机会。
参考文章合川日报2019年6月18日——合川市民谢勇登上央视《我爱发明》栏目
重庆晨报 2017-12-14 《男子发明“任意踩”自自行车 可360度对接不得不服太酷》的报道
来源:江卿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