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年,谈谈社交产品的2025

B站影视 2024-12-30 17:16 3

摘要:随着2024年的落幕,社交产品领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和挑战。从政策约束到市场饱和,社交产品的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将带您回顾2024年社交产品的关键动态,并展望2025年的发展趋势。

随着2024年的落幕,社交产品领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和挑战。从政策约束到市场饱和,社交产品的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将带您回顾2024年社交产品的关键动态,并展望2025年的发展趋势。

2024年社交产品笔记的更新频率比之前要少了很多。除了因为一些政策法规上的约束,社交产品笔记自动屏蔽了若干个关键词。在2022、2023年的文章中,笔者就暗示过“永远不要有侥幸心理”,在海外。前一段时间Bigo、Tango等一些热门产品也被下架了,海外报纸已经爆出具体原因了,不多赘述。

社交产品的基本点在于人性的弱点,这有可能踩到红线。笔者口中的“人性的弱点”并非上个世纪美国当代作家戴尔・卡耐基写的《人性的弱点》。戴尔・卡耐基侧重的人在通往成功之路的思考,笔者则是着重人性在欲望上的表现形式。

一、2025畅销榜单的替代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近3年左右出现在海外畅销总榜单的中国社交产品,尤其是在内购,很少有新的产品出现。除了有一点正常波动,大部分依然还是那几款产品岿然不动。

下面笔者统计了各地区比较有代表的国家的 2014 年 12 月份畅销榜 TOP100 社交泛娱乐产品。

数据来源:data ai

如果不计三方支付,那么可以看出在榜单中依旧是那些熟悉的影子。你能相信 Weplay 已经上线 3 年多了吗?

反而是近两年比较火的短剧产品,重新打开了一个新市场,不过我相信这股浪潮也很快就过去。2022 年在广州创业的时候,我就发现资本已经开始寻找下一个大现金流的生意,尤其是当时国内抖音和快手对短剧的扶持力度,瞬间短剧就成了一股新势力,也快速被复制到海外。

2022 年,社交泛娱乐市场的体量就已经被定格了,后面新玩家很难再分到一块蛋糕。大家所谓的“卷”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出海开发者甚至瞄向了南美、非洲市场,说明已经没有蛋糕可分了。无论是新玩法还是新市场,从现在来看都已经饱和了。记得 2 年前有一位做南美聊天工具的老板找过我,想把日活千万的熟人社交产品用户通过泛娱乐产品变现,但没成功。笔者认为不仅仅是非标用户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没有摸透适应南美市场的产品。笔者想到自家产品上的巴西主播,居然和用户真的谈恋爱走了,她的理由是自己遇到了真爱。

还是要看清实际情况再下决定要不要走下一步棋。

前两年去广州创业,碰到一家深耕某东南亚市场的直播公司。虽然规模不是特别大,但确实是一步一步实打实走出来的。今年再回去看,产品内核彻底变了。不仅接入了三方H5游戏那么简单,可能要涉及的更多。其实在一些交流中就已经察觉到有这种趋势,可能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对于公司而言,优先看增长,当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后就会变得更加激进。

这就要回到最开始笔者所要讲的,开发者在做产品的过程中必然要思考在一部分环节设计针对人性弱点的内容。因为在用户被满足之前是最容易冲动消费的。

二、再一次理解上瘾机制

最近看到一条新闻,英雄联盟在线游戏玩家人数骤降。

一方面笔者不仅自己玩,看到很多玩家登陆 PC 不是大乱斗,就是“云顶之弈”棋牌模式。如果你不知道“云顶之弈”的话,那么其手游棋牌App“金铲铲之战”一定也听过。另一方面很多人感觉匹配到了 AI 队友和对手。

其次,王者荣耀的玩家数量也在急剧下降,从 2022 年的 22.2 亿美金到2023 年 14.8 亿美金。背后的原因不单单因为英雄联盟推出了 App。

笔者认为有几个方面。

第一:棋牌类游戏本身的特质有非常强的刺激感。游戏里带有强烈的概率和随机事件发生,或许玩家不刷到最后一组牌,都不会认为自己能输。

上图是笔者就差一张牌就可以得到3星5费“金克丝”,但是其大招是摧毁地图上一切。单靠着一张牌基本稳赢,所以我会不停地花金币去抽卡,直至用尽金币。甚至,我会卖掉除了“金克丝”其他所有英雄来完成这个举动。这种爽感和刺激完全超越了 moba 游戏。

第二:阈值提高了。10 年前和10 年后相比,玩家需要更有强的刺激体验。

第三:流量。国内的流量格局基本还是百度、腾讯、抖快。流量会被引导到某个特定产品上,传播效率会比以往更快,玩家更容易被洗脑。

上瘾是通过奖励机制和心理作用来暗示用户行为。时至今日,绝大部分带有娱乐性质的产品早已经增加上概率玩法。如果回归到合规,目前绝大部分娱乐化和游戏化的功能模块都有很多值得推敲的上瘾机制。

再回到社交泛娱乐榜单,不难发现 dating 类产品依然是主流,也没有用更复杂的上瘾机制。dating 上瘾机制就是在给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张约会对象卡片会有怎样的惊喜。用户一旦进入这种上瘾机制,就想找到更多匹配对象,办高级会员获得更多爆光(流量);如果不想等待匹配,开通高级会员直接强行进入聊天。因为陌生人社交总要抓住本质,欲望才会一点点被放大。社交产品笔记提出的“制造幻想”现在可能要改成“制造无穷尽的幻想”。

三、Telegram小程序爆红

今年最大流量在哪?NOT 空投成功后的继任者 Hamster kombat 。

今年7月份笔者就已经写好一篇关于 Hamster kombat 的文章,不过由于朋友在做类似的产品就没有发布。因为跟 Web3 有关联,笔者不是很感兴趣,但其引爆流量的过程是值得大家多挖掘,用了 3-4 个月时间达到月活1亿。虽然这里面有一些水分,但不得不承认其不仅能接得住上一波 NOT 的流量。并且营销手段高明,制造深度幻想,有点像Pi币,目前变现方式大概率是通过社交媒体上的流量。

在 Hamster kombat 出圈之后,同质化的产品雨后春笋般出现。笔者想说的是,如果没有 Telegram 的支持,入局要慎重。

当然,Telegram 甚至也有不少 dating 产品。不过 Telegram 上的流量一直带有灰色的诟病,很多用户事没有什么社交上的欲望。

四、严肃社交

笔者曾看到一篇论文叫《相亲结婚真的靠谱吗——基于CFPS2014数据的研究 》,核心是利用模型来论证相亲结婚这件事靠不靠谱。最后得到的结论是“自由恋爱式婚姻比相亲式婚姻的效用更高,相亲式婚姻比自由恋爱式婚姻更稳定。”

最早的严肃社交其实是媒婆主导的“相亲结婚”,互联网来临之后又转移到网页端,又转移到移动端。本质上都没有变,大家可以看看“青藤之恋”、“二狗”依然会提供红娘服务。

不过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类严肃社交的评分或者口碑一直很低,世纪佳缘、百合网、MarryU、青藤之恋、二狗等等,没有一个能逃过被用户的指责。当平台需要赚钱和用户需要付钱找结婚对象放在一起,本来就不是一个有好评的生意。

意识观念或者生长环境问题导致用户在对待婚恋社交的时候更尤为谨慎,且更喜好量化交友对象。其次社区有没有必要放到婚恋交友产品中?Tinder 在三年前加入了探索模式,依然没有加入社区的模式。

为什么国内产品喜欢加上社区?之前社交产品笔记在文章做了论证,指出社区也是一种有效的炫耀媒介。不过今天笔者也有更深的感悟:社区也是一种宣泄情绪的途径,男女观念差异化的必然产物,尤其在传统国家最为明显。

用户能够认清本质,结果依然没有成功。核心问题在于人本质上属于非理性,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丹·艾瑞里的著作《怪诞行为学》。从理性出发,但人的行为总是做出非理性行为。所以,无论是在社交平台还是现实生活中,颜值、外貌、年龄等最表层的因素是更具有魅力。

dating 一直就不存在于婚恋这一说,dating 就是约会社交,还是最肤浅的那一套最先有效用。无论你的简介写得再怎么详细和完美,如果头像或者第一张图不具有吸引力,其他都是白费。

五、社交+AI

每年社交赛道最有趣的是——总能和当下互联网最潮流的风向标沾上边。今年也不例外,“社交+AI”也同样被炒起来了。

无论是真实的人与人之间,还是人和虚拟的AI之间,能否获得某种满足是前提条件。满足感可来自于精神、心灵、视觉、触感等等。若果AI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自然产品也会一直有用户青睐。但目前社交里AI所扮演的角色仍然是工具,很难替代人。上半年我们看到了一些新锐产品,后面并也未掀起很大的浪花。

一个调查员观察到美国的主要矛盾是,虽然现实世界越来越好,但互联网却变得越来越奇怪。也就是说,主流活动(如向人们出售商品)正在改善,但网络边缘活动却变得难以理解。当他问旧金山朋友的一个问题是,这些 20 多岁的创业者现在在做什么。他们是在创办一家价值 10 亿美元的公司,还是更有兴趣成为试图在互联网上煽动运动的 memelord?(memelord是网络俚语,通常是在网上复制和传播的幽默材料而闻名的人)他不确定我们是否看到了令人兴奋的初创企业激增,但我们确实看到了更多的网络疯狂。笔者感觉到的是2024年AI行业确实是如此。

一些不切实际的疯狂会把现有的趋势一点点塑造出一种令人惊讶的边界。笔者相信社交AI真正出现的一天,是当有足够的支点,一切就顺其自然地形成了。

六、最想说的

最近一直在补B站UP主食贫道的纪录片,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迷失东京》、《何以当归》和《你好美国》,个人认为如何理解一个市场,至少要去当地体验各个阶层的生活环境,挖掘用户的深层次需求。其中《迷失京东》中女演员对男性的总结很值得剖析:日本男性之间相处的时候总是想装B,像一决高下,但心底里还是想撒娇,尤其是职位很高的人。

笔者非常欣赏这么一句话:“知识可以累积。我希望我们更多地思考如何加速学习的增长。传统的读书和努力提高专业水平的方法是一个好的开始,但仅仅停留在那里是不够的。人们可以通过去新的地方旅行、以不同的方式社交、阅读新类型的书籍、更换工作或职业、搬到新地方、做得更好和做得更多来学到更多。”

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