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久前,一位中年女性李女士(化名)来到门诊,满脸愁容地对我说:“医生,我前夫被确诊为艾滋病了,我现在害怕得整夜睡不着。他得病的时候我们已经离婚两年了,但之前夫妻生活频繁,我会不会被感染?”这句话后,她显得极为不安,时不时低头搓手。
不久前,一位中年女性李女士(化名)来到门诊,满脸愁容地对我说:“医生,我前夫被确诊为艾滋病了,我现在害怕得整夜睡不着。他得病的时候我们已经离婚两年了,但之前夫妻生活频繁,我会不会被感染?”这句话后,她显得极为不安,时不时低头搓手。
进一步了解后发现,李女士自离婚后一直单身,没有出现过明确的高危行为,但在婚姻存续期间,她和前夫并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同时,她透露前夫在婚后有过酗酒和社交应酬,她怀疑是否与此有关。李女士做了相关检查后,幸运的是,她未感染艾滋病毒(HIV)。但这件事背后揭示的健康风险不容忽视——很多人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高危行为,以及如何科学防护缺乏足够的认知。
艾滋病的4种高危行为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疾病,传播途径明确,但由于隐匿性强、症状多样,往往导致许多人忽视早期防控。循证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以下4种行为是导致感染HIV的主要风险因素。
1. 无保护的性行为
无保护的性行为,不论是异性还是同性之间,都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全球范围内大约70%的HIV感染是通过性接触传播的。在中国,根据近5年疾控中心统计,同性传播已成为新的主要增长点,而异性传播比例也在稳步上升。
在门诊接待中,我遇到了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他原先误以为只有年轻人会感染艾滋病。在体检结果中,他被确诊为HIV阳性,追溯感染源头,是在外地务工期间的一次未受保护的性行为所致。近年来,像这样的中年感染病例并不罕见,他们往往因为缺乏足够的防护意识或是对自己的行为过于自信,而忽视了其中潜藏的风险。
2. 共用针具
静脉吸毒者中,共用针具是感染HIV的一个重要途径。虽然在一般人群中这种传播方式相对少见,但在高危群体中却极为普遍。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数据,通过共用针具感染HIV的概率非常高,可以达到60%到90%。
值得一提的是,共用针具不仅存在于吸毒场景,有时还可能出现在美容整形领域。一些不正规的小型纹身店或美容机构因未严格消毒器具,曾导致小范围HIV传播。在我的一位患者中,20岁的年轻女性通过不合规的美容注射感染病毒,成为了一例令人惋惜的教训。
3. 输血和医疗暴露
虽然现代输血技术已经极大地降低了HIV通过血液传播的风险,但在医疗资源不足的地区,这仍然是感染的重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血液管理不够规范,我国部分区域发生了因输血导致的HIV传播事件。尽管当前血液筛查程序已变得极为严格,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医疗工作人员仍面临一定的暴露风险。
在临床实践中,我曾处理过一位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案例。在手术过程中,他不幸被一位HIV阳性患者的手术刀意外刺伤。但幸运的是,他立即接受了暴露后预防(PEP)治疗,成功阻止了病毒的感染。
4. 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指HIV病毒可以通过怀孕过程、分娩时或母乳喂养的方式,从母亲传递给胎儿或婴儿。对于那些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阳性母亲,其将病毒传给孩子的概率相当高,可达到20%至45%。然而,如果母亲在孕期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这一传播风险可以大幅度降低,甚至降至2%以下。
不久前,我见过一位刚生下健康宝宝的妈妈。她在孕期被确诊为HIV阳性,但通过严格遵医嘱,接受抗病毒治疗,并选择剖宫产和人工喂养,她成功避免了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她的坚强和自律让我印象深刻,也为她感到由衷欣慰。
现代医学在艾滋病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抗病毒药物(ART)的开发和推广后,HIV已从“绝症”转变为“可控的慢性病”。在我的诊疗中,结合循证医学的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1. 早期检测:知晓感染状况
HIV的窗口期一般持续2至4周,在此期间患者虽已感染但检测结果可能呈阴性。早期进行检测可以明确是否感染,并允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研究表明,接受规范治疗的HIV患者,当其体内病毒载量降低至无法检测的水平后,通过性途径传播病毒的风险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正如古代医书《黄帝内经》所倡导的“治未病”理念,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即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加以控制。
2. 暴露后预防(PEP)
对于可能因高危行为而暴露于HIV病毒的人群来说,在72小时之内使用抗病毒药物是一种高效的紧急预防措施,即暴露后预防。PEP的成功率非常高,但其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能否迅速就医并严格遵循用药指导。
3. 抗病毒治疗(ART):提高生活质量
现有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能有效控制病毒复制,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并延长其寿命。据数据显示,接受规范治疗的HIV阳性患者的预期寿命已接近未感染者。但值得注意的是,治疗的持续遵循性对疗效至关重要。正如我们日常需要规律饮食一样,ART药物治疗也不容间断,否则病毒可能会迅速卷土重来。
4. 公众教育:去污名化
艾滋病并非不可战胜的“恶魔”,而是因特定传播方式和社会误解而长期蒙受污名。当前首要任务是增强公众对艾滋病的正确认识,消除恐慌与歧视。我常向患者强调:“病毒的威胁虽大,但无知带来的危害更为深重。科学认知是我们最强大的盾牌。”
在门诊接诊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位35岁的男性病患,他因持续低烧和淋巴结肿大的症状被初步诊断为结核病。然而,在经过三个月的抗结核治疗后,他的病情并未见好转。随后的深入检查揭示,这些症状实际上是由HIV相关的机会性感染所引起的。类似病例并不少见,提醒我们临床中应警惕艾滋病的“伪装”。
在中医古籍《伤寒论》中提到“病多似一,非审不可别也”,这种对于复杂病例的思辨精神也深深影响着现代医生。精确的诊断与定制化的治疗方案,不仅是医疗技术发展的体现,更是对患者宝贵生命的深切尊重与珍视。
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不仅是一门科学,也蕴含深厚的人文关怀,它需要医疗专业人员、患者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协同努力。每位感染者都承载着不同的经历,而科学的发展为他们点亮了未来的希望之光。愿我们都能以理性和关怀面对这一疾病,保护自己,也关爱他人。
来源:烟博士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