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过完五一没有多久,接下来准备过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人士屈原。大家在端午节这天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做艾叶香包,活动丰富多彩。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刚过完五一没有多久,接下来准备过端午节了。端午节又叫端阳节,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人士屈原。大家在端午节这天包粽子,赛龙舟,挂菖蒲,做艾叶香包,活动丰富多彩。
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阳历5月31日。在先秦时期,农历五月那时就被视为“毒月”。 古人云:“端午到,五毒醒”,五毒是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类毒虫,农历五月这些毒虫开始出来活动,需要防范。 老人家说:“五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雄黄酒可以驱蛇,在房子前后撒一点雄黄酒,蛇就不敢靠近屋子了。
古人喜欢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古代没有驱蚊药,也没有杀虫剂,人们喜欢在端午节悬挂艾草和菖蒲驱虫,艾草和菖蒲本身带有特殊的气味,有驱虫的效果,艾草的药用价值也很高,可以做艾叶水,艾叶糍粑,艾叶鸡蛋,夏天吃一些祛湿降火,大自然的馈赠。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挂艾草大有讲究:
1,要倒挂。倒挂让艾草散发的香味更加持久。
2,端午挂艾草,可以驱赶虫蚊。端午的艾草长得最茂盛了,这个时候挂,香气十足,十里飘香。
3,挂艾草后,不要过完端午当天就取下来,让它自然阴干,香气散发得越久,驱赶虫蚊的效果越好。
每一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古时,五月初五不认为是“恶日”,因为五月有毒蛇虫都出来了,一不小心就会被咬致中毒身亡,五月初五“重五”,五月即“午”月,正是天气炎热的时候,疫病活跃,在古时瘟疫一旦爆发,那将是一场灾难,所以人们把五月初五视为“恶日”。
1,刚出嫁的女儿
刚出嫁不久的女儿,遇到端午节要回娘家躲端午,因为古人很看重香火的延续,刚出嫁的女儿在端午节这天回娘家就可以躲开端午节这天,避免在这一天与夫君发生关系。《风俗通义》有记载“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史记》中孟尝君因端午出生险被父亲遗弃,均反映了古人对这一日的忌讳。古人做重要的事情都喜欢择日,那个时候科技不发达,忌讳就比较多。
2,老人
老人要避免在端午节这天的正中午出去晒太阳,因为端午这天正午的太阳非常毒,晒久了容易中暑,所以老人要躲午的意思就是尽量避开端午节正午毒辣的阳光。
3,小孩
小孩端午节这天,不要被带去树木丛生的地方,上面有提到,五月是毒虫活跃的时候,小孩端午节出去被毒虫咬一口,后果不敢设想,一定要注意,不能大意了。
4,病人
病人端午这天也应该找一个安静的阴凉的地方好好休养,不要在端午节这天出去凑热闹,影响病情恢复。
躲端午体现了古人对健康平安的向往。从现在科学的角度来看,五月气温高,毒虫蚊虫开始变多,疫病在高温下更加容易传播,古人“躲端午”的行为减少了接触传染源的机会,也避开了炎热夏季阳光的暴晒,也是古人的一种心里愿望。
现代科技发达了,可以不用按照古人的做法“躲端午”,可以在端午这天出去赛龙舟,斗百草,包粽子,但是端午节的中午烈日不要晒,紫外线太强,对皮肤伤害大。
1,今年端午节连休3天,不用调休
2,今年端午节放假时间为:5月31日-6月2日,包含儿童节,朋友们无论年纪大小,都可以在6月1日找回自己的童心,让自己快乐一把,过一天童年的时光,陪家里的孩子们一起欢快,但是要注意游行安全。
3,今年端午节是“早端午”,夏季比较凉快。古人云:早端午凉爽,晚端午炎热。
1,今年端午节虽然可以休息3天,但是高速不免费
2,过完端午节后,下一个小长假要等到国庆节了。
2025年端午不一般,“4人要躲午”,刚出嫁的女儿,老人,小孩,病人,这4类人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过端午节,古人的文化渊源我们可以参考,好的我们可以继承,不适合自己的我们了解一下就行。今年端午节有3个好消息,2个坏消息,建议大家早安排,提前做准备,争取过一个安康的端午节。
祝阅读,点赞,转发,分享,评论这篇文章的朋友们幸福安康,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来源:林火火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