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已拉开帷幕。教育部数据表明,本年度考研报名人数为 388 万,相较于 2024 年锐减 50 万,与 2023 年相比更是大幅下降 86 万之多。与此同时,录取人数却呈逐年递增态势,招生院校数量已升至 919 所,录
2025 考研“退热”背后:学历供需失衡之殇
近日,2025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已拉开帷幕。教育部数据表明,本年度考研报名人数为 388 万,相较于 2024 年锐减 50 万,与 2023 年相比更是大幅下降 86 万之多。与此同时,录取人数却呈逐年递增态势,招生院校数量已升至 919 所,录取率有望接近三成。
简而言之,考研的上岸难度看似降低,可年轻人对考研的热情却大不如前。针对考研突然“失宠”这一现象,网络上诸多专家纷纷发表见解,各执一词。
其一,“考公替代说”。尽管 2025 年考研人数较上一年减少 50 万,但考公人数却增加 38 万,数量上几乎弥补了这一差额。考公和考研所指向的职业发展轨迹截然不同,二者的利弊权衡也由来已久。曾有一段时期,公务员岗位遇冷,被视为薪资固定的低收入选择,远不及从商或进入企业工作的收入丰厚。但历经社会的磨砺后,大众才惊觉公务员一职不仅收入稳定、福利待遇优厚,而且社会地位颇高,堪称“铁饭碗”。
其二,“学历倒挂说”。近些年来,随着硕士、博士群体的持续壮大,“学历倒挂”现象逐渐凸显——即学历层次越高,就业反而越发艰难。
其三,“性价比说”。硕士通常需 3 年方能毕业,博士最少也要 3 年,这无疑在增加经济负担的同时,延长了时间成本投入。
其四,“网红经济说”。身处直播时代,当下年轻人所处的环境较十年前已全然不同,许多大学生乃至高中生都投身于打造“网红”形象。如今的高校校园内,“网红”屡见不鲜,部分人收入可观,这使得不少大学生笃定“成绩优异并非关键,读书不如做网红”。
上述观点皆有其合理之处与论据支撑,但在笔者看来,均未触及问题的核心本质。
考研热度的消退,其根源在于学历的供给与需求两端出现了错位。从国家宏观角度出发,大力培养众多硕士、博士人才,本意是期望这些高学历群体能够投身科研创新领域,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生产力得以提升,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实力才能增强,方能占据优势地位。
而从个人微观视角而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后,对工作的性质以及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期望必然随之提高。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颇为骨感。当这些高学历人才步入社会后,却无奈地发现,能够施展自身才华与所学知识的岗位稀缺。因而,许多人不得不从事低端的劳动密集型工作,致使多年所学的专业知识无用武之地。
在过度内卷的职场环境中,企业对于高学历人才也缺乏应有的尊重。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一旦超出一定年龄范围,便面临被淘汰的境遇。这也正是为何越来越多人热衷于考公、试图成为网红的根源所在。
所以,若要扭转这一局面,关键在于创造出充足数量的研发岗位,并切实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价值观念。
来源:景现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