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传播学家沃尔特·李普曼有句名言:“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美国传播学家沃尔特·李普曼有句名言:“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
最近这一句话感触特别深,从工作到生活,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上,都有了特别的感触。
先定义后理解背后,是先感性后理性,是大脑里情绪脑先上桌,然后理智脑再来收尾。
有一个实验到现在依然印象深刻,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给实验者带上大脑监测仪器,发现再他们理性脑活跃之前,决策就已经做出来了。
也就是说他们看到第一眼的那一刹那,已经有了决策,之后的解释我为什么要选红色而不是绿色,纯粹是理性为了“合理性”,为了“自洽”做出的解释。
工作上,对于这个视角的感触有两个,一个是最近业务的大单子。
高净值人群的业务,高客单价值的服务,也许你会觉得价格高肯定是长决策,偏理性是不?
恰恰相反,感性无处不在,而且对于富人来说,我们看来的几十万上百万的单子,对他们来说和几百块差不多。
所以他们更看中感觉——从接触的第一次见面开始,我们呈现的专业感、人缘、氛围等等,也许就那么10秒钟,他们就有了决策。
只是后续的拉扯和谈判,更多是一种事后的合理性。
他们要找理由说服自己为什么选,或者不选我们?
我们也需要找机会看看能否改变他们的第一印象,也许是加深第一印象,也许是扭转第一印象。
另一个是IP人设打造过程中,人的形象和业务的关联性上。
但凡做IP,大部分时候都得露脸,你一旦露脸,你的形象就会在1秒内给看的人第一印象。
这个印象包括背景,包括长相,包括氛围和灯光,此时此刻如果拿不下对方的好感,你视频里再好的内容也容易事倍功半。
而且这个形象和主营业务之间,一定要相互促成。
比如一个邋里邋遢的形象,是很难卖出精致的高端服务课的,用户天然觉得捯饬不好自己的人,肯定无法服务好我们。
除了工作,生活也一样,网上虚拟空间的交流,人与人会建立一个印象,线下的见面也会建立一个第一印象。
这里就有一个预期管理的问题,网上的第一次接触,对方就会下一个定义,也许是标签,也许是偏见。
然后之后的每一次接触,都在这个标签下合理化解释。
而且误会越来越深的概率,是远大于理解和颠覆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自己一直喜欢看《怦然心动》这部电影。
因为电影其中一个核心主题,就是不要通过一面之缘的偏见,来认识一个人。
也许你看到的对方的坏,只是唯一一次的坏,剩下都是好的一面,完整的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而你认为的好人,也许除了那一点点好,剩下的都是一无是处。
前两天看的光明三角人格和黑暗三角人格这种理性的认识人的方式,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太过少见。
真实的生活里,有太多先下定义再去歪读理解,先带上滤镜再出门的人存在了。
就像此时此刻,不知道你已经带上了什么样的滤镜,再看这篇文章一样。
来源:与作家丁玲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