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开始的日子,我确实很开心。每天早起给孩子做奶粉、洗尿布,忙得团团转,虽然累点,但一想到小孙子依赖我,我心里就特别满足。
五年前,儿媳生下孙子时,我满心欢喜地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那时我以为这是天伦之乐,是为儿女分忧的义务,却没想到,这一步步竟让我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旋涡。
直到亲家上门养老那天,我才彻底明白,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我叫周月芬,今年63岁,丈夫去世十多年了。
我独自将儿子陈浩拉扯成人,这些年来日子虽不算富裕,但也平静安稳。
我每月有5000元的退休金,原本想着一个人生活,日子清清静静也算不错。
谁能想到,这份平静在五年前被彻底打破了。
那天儿媳林晓生下孙子,我站在医院的产房外,既紧张又期待。
等到护士抱着孩子出来时,我看了一眼孩子皱巴巴的小脸,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儿媳林晓脸色苍白,靠在床头虚弱地笑着,儿子陈浩在一旁手忙脚乱,连抱孩子的姿势都不对。
我看着这一幕,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得帮他们一把。”
“妈,晓晓身体虚,我和她都要上班,孩子没人带,您能不能……”陈浩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我打断了。
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别担心,你妈还能不管?孩子交给我,保准带得好好的。”
我满怀信心地接过了这份责任,觉得自己是个称职的母亲、奶奶。
谁能想到,这一带,就是五年。
刚开始的日子,我确实很开心。每天早起给孩子做奶粉、洗尿布,忙得团团转,虽然累点,但一想到小孙子依赖我,我心里就特别满足。
林晓的产假结束后,我主动提议把孩子接回自己家住,方便照顾。我们两家住得很近,只需要步行20分钟即可。
陈浩和林晓都同意了,他们每天上下班顺路来看看孩子,日子就这样平稳地过着。
然而,孩子的成长带来的,不仅是欢乐,还有无尽的琐碎和操劳。
孙子满月后,每天的哭闹让我几乎没有一刻清闲。等到孩子一岁开始学爬学走,家里更是鸡飞狗跳。
孩子闹觉的时候,我常常整晚睡不着;孩子感冒发烧,我比任何人都着急。
有一次,孩子高烧到39度,我一边抱着他哄,一边急得掉眼泪。
那一夜,我彻夜未眠,第二天一早又要起来给孩子做饭,整个人虚得脚都发软。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开销也越来越大。一开始,我只是偶尔给孩子买点衣服、奶粉,但后来,儿子和儿媳为了让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开始送他去早教班,还报了各种兴趣班。
虽然我心疼钱,但一想到孩子的未来,总还是掏了腰包。五年下来,我的积蓄几乎花光了,每个月的退休金也所剩无几。
儿子和儿媳的工资有限,每次提到钱,林晓总是支支吾吾,陈浩也不吭声。我不忍心看他们为难,更不忍心让孙子受委屈,就主动贴补家用。
这样的日子一晃就是五年,我从一个精力充沛的退休老人,变成了一个疲惫不堪的“保姆奶奶”。直到亲家母的一句话,才让我彻底醒悟。
那是一个周末,儿媳林晓的父母从老家来城里小住。
林晓嫌家里地方小,让他们住酒店。我听说后,觉得有些不合适,就邀请他们到我家坐坐。
那天,亲家母和我坐在沙发上聊天,聊着聊着,她忽然叹了一口气,说:“月芬啊,这些年你为了浩子一家付出了太多,真是辛苦你了。现在我们老两口闲下来了,想为晓晓做点事情,要不这样,孩子我们带,你就出点钱就好了,还能落个清闲。”
亲家母的话让我愣住了,心里掀起了波澜。
一开始,我觉得亲家母说的有道理,毕竟这些年来我出钱出力带孙子,的确弄得精疲力尽,要是亲家母肯帮忙,我出钱他们出力,我确实可以轻松一些,亲家母也可以享受天伦之乐。
可是,没过多久,我无意间听到了亲家母与亲家公聊天,我才知道他们的真实打算。
亲家母说:“晓晓说了,以后她只会让我们住在家里,她婆婆以后的归宿是养老院。现在咱们需要对她婆婆好一些,让她婆婆多出点钱,这样晓晓负担小,才能多攒点钱孝敬我们。”
听到这话,我感到了五雷轰顶,没成想,我辛苦了大半辈子,为了儿孙付出一切,到了最后儿媳妇一直在算计我。
她的眼里只有自己的父母,没有我这个婆婆,她安排好了自己父母的晚年生活,而我的晚年生活只能靠自己解决。
那天晚上,我辗转反侧,终于下了一个决定。第二天,我把儿子和儿媳叫到一起,说出了积攒许久的话:“浩子,晓晓,妈带了五年孩子,累了,也没力气了。以后孩子的事,你们自己做主。妈得为自己留点精力,过好晚年。”
林晓愣住了,随即语气有些委屈:“妈,您是不是觉得我们哪里做的不好?”
“不是嫌你们,”我叹了口气,“只是妈觉得,孩子是你们的责任,我一个老人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你们得学会自己承担,不能什么都依赖我。”
陈浩低着头不吭声,林晓咬了咬嘴唇,脸上有些不情愿,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那天起,我把孙子送回了他们家,只在他们实在忙不过来的时候才去搭把手。我终于松了一口气,生活也渐渐回到了正轨。
我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每天早晨去公园锻炼,偶尔和朋友们聚会,日子过得简单却充实。不再给孙子买东西,我的退休金也攒了下来。
有一次,我去接孙子放学,看到陈浩和林晓站在校门口,手牵着孩子,脸上洋溢着笑容,那一刻,我的心里忽然有种久违的轻松。
我明白了,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而不是祖辈的“代劳”。
我这五年的辛苦并不是错,但过度的付出却让自己失去了生活的自由。
晚年生活,不该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而是应该学会为自己而活。
现在的我,虽然依旧关心孙子,但更多的,是关心自己。我报名了老年大学,学习插花和绘画,还和朋友们一起计划去旅行。我开始明白,人老了,心却不能跟着老。只有过好自己的日子,才能真正做到无怨无悔。
这五年,我走过弯路,但庆幸自己醒悟得不算晚。未来的日子,我会好好珍惜,为自己活一次。
来源:点评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