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企业开创历史!国产全磁浮人工心脏,在美国完成首例临床植入

B站影视 2024-12-28 21:49 1

摘要:中国制造改变世界!国产全磁浮人工心脏,在美国完成首例临床植入!中国“人工心”迈出重要一步,有望改变全世界心脏病患者的悲惨人生。

中国制造改变世界!国产全磁浮人工心脏,在美国完成首例临床植入!中国“人工心”迈出重要一步,有望改变全世界心脏病患者的悲惨人生。

2024年11月27日,医疗器械创新企业苏州同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自主研发的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在美国埃默里大学医院完成首例临床试验。国产“人工心”在美国完成首例临床植入,开创了我国人工心脏进入美国临床试验的先河,给全球患者带来新选择和新希望。

同心医疗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成为全球心室辅助装置领域的技术突破者。经过10多年研发创新,推出的新一代超小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获得巨大成功

这款名为慈孚VAD(型号:CH-VAD)的全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由可植入人体的血泵和外部组件构成,是一种能提供全流量支持的耐久型心室辅助装置。

据该公司首席执行官陆诚捷介绍,慈孚VAD的作用机制,就是通过旋转叶片转子,在血泵转子中心形成负压,将患者左心室血液泵入主动脉。

通过慈孚VAD的助力,在血液循环系统中产生流量,实现血泵和心脏协同工作,帮助患者解决泵血不足的问题

经过同心医疗创新改良后,慈孚VAD使用创新的经皮电缆设计。这种电缆更细更柔软,可以有效降低使用者的感染风险。

要知道该装置的血泵,是直接植入体内和心脏相连的,而经皮电缆则是体外装置和体内血泵的连接器,一方面给内部血泵供电,一方面监测相关运转数据。

慈孚VAD的体外组件,经过全新设计和体积压缩之后,患者日常只需要携带两个组件即可,给患者带来便捷,大幅提升使用体验。

这款“人工心脏”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问世之后就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是我国首款类似产品。

在国内,已经有超过350名患者植入慈孚VAD,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使用体验,迅速征服了医生和患者。

在国内取得良好效果之后,慈孚VAD也走出国门,在美国展开临床试验,并于2024年11月末,在美国埃默里大学医院完成临床试验首例患者入组

负责在美国参与临床试验并开拓市场的,是同心医疗美国全资子公司BrioHealth Solutions, Inc.。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同心医疗创始人的陈琛博士表示,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打磨和品质优化后,全新的“人工心”取得巨大进步

在美国完成首例病例的临床植入,标志着慈孚VAD成功打开了美国市场,来自中国制造的新技术产品,将造福美国和其他各国的患者。

陈琛博士在采访中兴奋地介绍:“美国首例成功植入意义非凡,通过本次试验推动晚期心衰治疗,给业内创造更好环境,给患者带来希望。”

心力衰竭是全球医学中的重大难题,该病一旦发展到终末期,治疗手段非常有限,因为血液循环不足,轻则影响健康生活,重则危及生命

心脏移植原本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但供体数量有限,质量和配型也无法完全保证,根本无法满足数十万量级的治疗需求。

人工心脏的出现,给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手段,通过在心脏中植入辅助设备,就能有效提升心脏泵血的能力,促进血液在人体内正常循环。

人工心脏发展史

跳动的心脏,就是一个血泵,通过不断地收缩扩张来实现血液循环。当心脏衰竭动力不足时,就需要人工心脏来提供动力辅助泵血,实现血液的正常循环。

人类对人工心脏的设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812年。当时,法国医学家Julien Jean Cesar LeGallois(朱利安·让·塞萨尔·莱加略斯)提出了“体外机械循环辅助”的概念。

不过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和技术条件,莱加略斯的设想只停留在概念阶段,根本没有落地的可能。

一直到1937年,苏联外科医生Vladimir P. Demikhov(弗拉基米尔·德米霍夫),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人工心脏。

作为一款全新产品,当然不可能直接应用到人类身上,德米霍夫最终选择了宠物狗作为试验对象,将人工心脏移植到它的身体里。

移植之后,这只狗仅存活了两个多小时,后来在1951年,德米霍夫又在宠物狗身上进行试验,这次的狗存活了5个月。

有了成功经验后,德米霍夫两年后又进行了一次试验,这一次这只狗存活了7年,可以说这次实验已经获得成功。

大约同一时期的美国,Kolff(科尔夫)博士在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研发出一种全人工心脏,也开始进行动物实验。

美国人Paul Winchell(保尔·温切尔),在1963年成为第一个获得人工心脏专利的人,不过后来他将该专利转让给科尔夫。

1969年4月,在休斯敦的得克萨斯心脏中心,多明戈·利奥塔和丹顿·A·库利使用胸腔内的机械心脏,替换了垂死之人的心脏,这成为全球首例临床植入人工心脏

两人的大胆尝试,打开了人工心脏快速发展的大门,威廉·皮尔斯开发出一种气动型心脏辅助装置,最终发展为气动VAD,成为第一个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人工心脏。

这款气动型VAD最终发展成HeartMate I,作为移植前过渡期使用超过25年,为人工心脏临床应用奠定基础,不过此时的人工心脏并不是永久型,而是治疗期间的过渡品。

1982年,有三位技术大拿加入的科尔夫团队,首次将人工心脏用于永久性植入,这颗意义非凡的人工心脏名为Jarvik7。

虽然人工心脏是一个重要的救命手段,制造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但一直以来价格都非常昂贵,很多患者根本承担不起。

直到中国企业加入人工心脏领域之后,才让人工心脏的高价有所收敛。在这项技术上,我国虽然起步晚,但追赶速度却非常快。

我国类似的企业有好几家,同心科技是其中的佼佼者,凭借着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全新推出的慈孚VAD,成功获得FDA批准,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并成功植入患者体内。

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是人类开发出来拯救心脏病患者的医疗器械,而随着医疗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医疗机器人,在人类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纳米机器人,它们体型小巧,根据预设的指令,进入人类体内执行一些特殊任务,譬如给癌细胞送药、清除体内塑料垃圾等。

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刺激响应的DNA纳米机器人,可以用于癌症的靶向治疗。

这种纳米机器人携带着治疗药物,在遇到癌症细胞时,才精准释放隐藏在纳米结构中的“武器”,让死亡受体攻击癌症细胞,诱导其死亡。

如果纳米机器人处于健康细胞环境中,则不会有任何反应,更不会释放携带的靶向药。这样一番操作,可以在杀死癌症细胞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人体健康细胞。

在不破坏人体免疫力的前提下,精准杀死癌症细胞,纳米机器人的治疗癌症的方式,给患者减轻了痛苦,带来了更大的康复希望

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对这一技术充满信心,在其最新著作《奇点更近》中预测,到2030年代,医疗纳米机器人将使人类超越生物器官的限制。

这位学者甚至还大胆预测,随着医疗纳米机器人技术持续进步,人类的寿命甚至能延长至1000年

针对癌症治疗,目前众多医疗科技团队将研发目光瞄向DNA折纸纳米机器人,并已经在小鼠身上获得成功。

这种机器人可以针对特定类型的癌症,通过改变设备表面蛋白质或肽的排列来实现靶向治疗,这项技术也将成为人类抗癌之战的新武器。

虽说生老病死是人生常态,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病疼,但通过医疗科技手段,减少疾病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延长人类的寿命,这才是医疗科技进步的意义所在

来源:说宇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