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快报》《印度教徒报》5月22日报道,印安全部队5月21日在切蒂斯格尔邦纳拉扬普尔地区开展反纳萨尔行动(印称激进左翼为纳萨尔),包括印共(毛)最高领导人、总书记巴萨瓦·拉朱(Basava Raju)在内的27名毛派人士阵亡。这是印反纳萨尔行动以来首次消灭纳
《印度快报》《印度教徒报》5月22日报道,印安全部队5月21日在切蒂斯格尔邦纳拉扬普尔地区开展反纳萨尔行动(印称激进左翼为纳萨尔),包括印共(毛)最高领导人、总书记巴萨瓦·拉朱(Basava Raju)在内的27名毛派人士阵亡。这是印反纳萨尔行动以来首次消灭纳萨尔派总书记级别领导人。印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表示,巴萨瓦·拉朱之死系反纳萨尔行动的一项里程碑式成就,印政府将在2026年3月之前彻底根除纳萨尔派。印安全部门官员指出,巴萨瓦·拉朱系印共(毛)南北指挥部联络人,是该组织的政治领袖和思想领袖,叠加近年来印共(毛)并未在特伦甘纳邦招募新成员,拉朱之死恐极大打击组织成员士气,难以短时间重新任命最高领导人,甚至可能导致该组织解散。印情报部门官员透露,拉朱的潜在继任者为蒂皮里·蒂鲁帕蒂(Thippiri Tirupathi,别名德武吉)或马洛朱拉·拉奥(Mallojula Venugopal,别名索努)。蒂鲁帕蒂是中央军事委员会(毛派武装力量)主席,而维努戈帕尔则被认为是印共(毛)目前的意识形态领袖。
巴境内水资源分布。图源:Science Direct
《印度快报》《南华早报》《铸币报》5月22日报道,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巴基斯坦莫赫曼德(Mohmand)水电站拦河大坝17日启动填筑施工,标志着水电站进入关键施工阶段。自2019年起,中国能建在巴西北部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开展莫赫曼德水坝项目(Mohmand Hydropower Project),原计划2026年完工。该水坝是巴政府重点推动的综合性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修建于斯瓦特河(Swat)上,集发电、调控、灌溉、供水于一体,水电站年均发电量预计将达到28.62亿度,每日可为白沙瓦市提供约3亿(300 million)加仑饮用水。分析人士指出,莫赫曼德水电站项目对巴至关重要。地缘政治方面,巴高度依赖印度河流域水资源。其中,印超90%的农业灌溉、20%的电力均来自印度河流域。鉴于印位于流域上游而巴地处下游,若印暂停《印度河水条约》(IWT)后加强该流域水库建设,恐对巴水资源供给造成巨大风险,因此建设水坝系巴应对水资源风险的关键措施。自然方面,印度河常在旱、雨季间改道,易引发洪涝灾害,叠加巴国内多地存在季节性干旱,通过水坝管控水资源配给至关重要。然而,中国对巴援助多个项目目前均面临不同程度困境。其中,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迪阿莫-巴沙大坝(Diamer-Bhasha)系中国在巴的另一个重要水电项目,预计建成“巴史上最大水坝”。目前,该项目仍面临印强烈反对、当地人抗议等问题。
5月21日袭击发生后,人们聚集在事故发生点附近。图源:路透社
路透社、《印度教徒报》5月22日报道,巴基斯坦一军校大巴5月21日在巴俾路支省胡兹达尔地区遭遇自杀式爆炸袭击,致5人死亡,数人受伤。对此,巴军方指责称,印资助的恐怖分子系幕后黑手,但尚未提供任何证据。对此,印外交部声明驳斥称,巴习惯性将内部问题归咎于印,以此掩盖其“全球恐怖主义中心”本质。同日,印外交部还以“涉嫌参与间谍活动”为由,驱逐一名巴驻印工作人员。对此,巴外交部5月22日以类似理由驱逐一名印驻巴工作人员。据悉,此次是继5月13日之后印巴第二次互相驱逐对方外交官员。截止5月22日,印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北方邦至少有12人因涉嫌“参与与巴有关的间谍活动”而被捕。
汇丰数据显示,在受访的印下一代家族企业主中,仅有7%认为“有责任接班”。图源:汇丰官网
《印度快报》5月20日报道,汇丰(HSBC)报告调查发现,印家族企业继承人“接班”意愿薄弱,表明印家族企业传统权力转移方式出现转变。印具有特殊的家族企业文化:一是印系全球家族企业GDP占比最高的国家,家族企业贡献印约79%的GDP,对印经济增长发挥关键作用。二是印家族企业寿命极长,部分家族企业甚至存续超过百年。然而,汇丰《亚洲家族企业:通过继承规划实现和谐》(Family-owned businesses in Asia: Harmony through succession planning)报告数据显示,印正“处于重大代际财富转移的边缘”。一方面,在受访的企业二代中,仅有7%的人认为“有责任接班”,表明该群体对继承家族事业明显缺乏兴趣。另一方面,79%的印企业家仍希望由家族成员接管企业。95%的印二代、三代企业家接管企业时极受信任,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81%)。分析人士表示,印家族企业正平衡遗产继承与现代化潮流。虽然印社会相信下一代能维护家族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但企业根据现实状况制定更合理的交接计划。
孟加拉国临时顾问尤努斯(右)与陆军参谋长扎曼(左)。图源:《今日商业报》
《今日商业报》5月21日报道,孟加拉国临时顾问尤努斯(Muhammad Yunus)与陆军参谋长扎曼(Waker-Uz-Zaman)间矛盾持续升级,恐致使该国政局再次陷入动荡。孟军方不满尤努斯的原因有二:一是尤努斯因拖延选举,并释放伊斯兰极端分子和造成2009年血案的孟加拉国步枪队(BDR,孟准军事组织,主要负责边境巡逻阂安全工作)叛乱士兵,军方认为其行为越权。二是尤努斯阻止扎曼解除现任军事顾问卡姆鲁尔·哈桑(Kamrul Hassan)职务,加剧矛盾。据悉,哈桑“试图争夺陆军领导权”,甚至寻求美方予以支持,引发军方高层强烈不满。5月11日,扎曼试图解除哈桑职务,但遭尤努斯阻止。消息人士透露,尤努斯7月拟宣布一项“宪法公告”,或旨在借此寻机将扎曼替换为其亲信哈桑。对此,孟军方一是集结海军、空军、情报系统支持,或采取反制措施。二是限制支持尤努斯的民众在扎曼官邸附近集会,预防其示威。5月20日,尤努斯与陆海空三军参谋长在前者府邸举行关于孟法律和秩序情况的会议,强调维持稳定安全局势的必要性。分析人士表示,若尤努斯不尽快推动民主选举,孟恐再陷入政治动荡。
2024-25财年,中国汽车品牌占尼汽车市场的52.5%。图源:领英。
《今日商业报》5月6日报道,2024-25财年,中国汽车占尼泊尔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印度,表明印产汽车已不再在尼占据主导地位。据悉,2024-25财年,中国汽车占尼汽车市场的52.5%,超过印度。此外,在尼政府大力推广电动汽车并削减其进口关税的背景下,尼销售新车中电动汽车占75%,而其中70%自华进口。分析人士表示,尼市场中立,在此“公平竞争”的环境中,马鲁蒂(Maruti)、塔塔(Tata)、马恒达(Mahindra)等印度制造汽车企业失去主导地位表明其产品不及中国。分析人士还指出,印车企未在美等国遭遇中国产汽车冲击的唯一原因是印政府的保护——“印车企应感谢印政府保护了印市场,否则就会像尼泊尔一般发展”。
图源:X/@MEAIndia
《印度快报》5月21日发表题为《新德里的塔利班复位》的评论文章指出,印度与阿富汗塔利班(阿塔)政权展开接触后,印实现在阿富汗影响力的“复位”仍面临诸多挑战。印在外交信号传递、国际舆论形象、言论与实际影响力之间落差等三方面面临挑战。本文作者拉格哈夫·夏尔马(Raghav Sharma)系《印度快报》专栏作家,现任印度OP金达尔全球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
在印巴达成停火协议不到一周之际,印外长苏杰生(S. Jaishankar)与阿代理外长穆塔基(Amir Khan Muttaqi)通电话,这也是自1999年以来印方与阿塔之间首次部长级接触。阿塔长期以来被视为巴军方代理人,此次印阿部长级接触标志着印进一步卸掉与阿塔政权接触的枷锁。此次对话释放出印有意在阿富汗加快战略布局的信号。作者认为,印早该加强与阿塔的接触,特别是在中国早在1990年代开始逐渐建立起了与阿塔多层面的深入联系。
作者认为,局势变化早已创造印与阿塔政权接触、使印影响力在阿“复位”的窗口。自阿塔重新掌权以来,巴阿关系一度复杂化。“巴基斯坦塔利班”(TTP,巴塔,联合国认定的主要在巴活动的恐怖组织)在巴保持活跃。巴未能推动阿塔政权对阿境内的“巴塔”组织庇护所采取行动。这使巴转向对阿采取强力行动,包括强制遣返阿富汗难民、空袭阿境内的“巴塔”据点。这使阿国内反巴情绪高涨。在这一背景下,阿塔政权与印接触不但有助于为其政权争取到国际合法性,也可以助其缓解来自巴方压力。而这也有助于阿塔政权树立其作为阿“民族主义”政权的形象。
然而,印在阿影响力“复位”仍面临多方面挑战。第一,印此举可能会传递出“要在阿进行代理人战争”的信号。在特朗普表现出要调解印巴克什米尔危机的背景下,印需要削弱与巴地缘对抗的色彩,防止美再度将印巴“挂钩”。
第二,印与阿塔政权接触面临舆论形象方面的风险。特别是印自诩为“全球最大民主国家”,并且支持“基于规则的秩序”。印与阿塔政权加强接触可能会损害印在国际形象。
第三,印当前在阿影响力过于微弱。印方声称其与阿塔政权加强交往主要是为了阿富汗人民的福利。然而,本次阿外交部通报印阿会谈内容时,表示阿方主要提及“促进双边关系、加强外交接触、推动贸易发展、简化签证措施”等实际关切,显示印阿两国关系发展仍存在巨大缺口。
最后,作者建议,如果印想要实现其在阿富汗的影响力“复位”,就必须弥合其言辞与实质方面的巨大落差。具体看,这包括恢复印对阿发展援助、重新将阿人民至于中心、推动双边贸易以创造权力杠杆、与阿各个阶层派系精英保持联系等。
来源:金钱猎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