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遗夜谭】石遗聊唐诗:杜甫的一首感恩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6 00:46 3

摘要:端午节,唐朝廷要给公务员分节日物资。这节日物资比当今的阔气,不是咸鸭蛋、皮蛋、粽子什么的,而是夏天穿的衣服。不过,不是所有公务员都有份。据史料记载,五品及以上的高级官员才有份。但实际上部分低级官员如担任要职(如翰林学士、近侍)或受皇帝宠信,也有可能分得一件。

来自网络

端午节,唐朝廷要给公务员分节日物资。这节日物资比当今的阔气,不是咸鸭蛋、皮蛋、粽子什么的,而是夏天穿的衣服。不过,不是所有公务员都有份。据史料记载,五品及以上的高级官员才有份。但实际上部分低级官员如担任要职(如翰林学士、近侍)或受皇帝宠信,也有可能分得一件。

公元758年,也就是乾元元年,端午节,诗人杜甫就分到了一件夏衣。

葛衣

按制度规定,杜诗人是没有资格的。因为他只是个左拾遗,即从八品上的谏官。可是左拾遗属于门下省,接近皇帝,算是皇帝的“近臣”,一国之中的老大——肃宗大笔一挥,额外分给了他一件。

已经47岁的杜诗人分得了一件葛布夏衣,惊喜、激动、感激、感恩等混合一体,挥笔写下《端午日赐衣》的五言诗。诗云: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哈哈哈,端午佳节我老杜也受到皇帝的恩赐——一件宫衣,这是多么地荣耀无比啊。这细葛布的宫衣如含着春风,十分柔软,罗纱洁白似叠雪。衣领部分好像天生就是润的,炎暑天气穿在身上清凉爽适。宫衣的长短大小都合心意,皇上的恩情我将一辈子铭记。

从字面到字后,都是满满地感恩之情呀。

诚然,细葛布是贡品。葛布做的葛衣透气凉爽,适合夏季穿着。但是相比高级官员获赐的绫、罗、纱等贵重面料,葛衣属于较为普通的赐衣。但是杜甫他根本不在乎夏衣的布料,而在乎的是“宫衣亦有名”。他的理想是步入仕途而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和“实欲邦国活”的政治抱负。现如今尽管熬到年近半百才做了一个比芝麻粒还小的官,但好歹是皇帝身边的人,能被皇帝赐衣。这是仕途上的飞跃,上升空间已经打开了一道缝。他哪能不感恩戴德,“终身荷圣情”?

可是官场有险恶,命运捉弄人。757年5月16日,杜甫被任为左拾遗。758年5月,被赐衣。758年6月,仅仅隔了一个月,被罢了相的房琯贬为邠州刺史,他老先生跟着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肃宗罢房琯的相,杜左拾遗上疏以为措处适当,肃宗怒,诏三司推问。若不是宰相张镐营救,则他的性命恐怕难保)。从此,他的政治生命就基本完结了。

时隔十年,也就是公元768年。这年的春天,唐代宗派遣光禄寺的副总管少卿向萼前往四川督办端午节的宫衣。宫衣办置齐备后,地方官给向萼饯行,杜甫受邀出席。不知是席前还是席后,他写了首《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的七言长律。诗人在尾联写道:“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他遥想当年,荣幸地被皇帝赐衣,表示“终身荷圣情”,而如今却不但不能被赐衣,反倒成了四处飘零的“沧浪客”,企求向萼到皇帝那儿说说飘零的处境。

来源:石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