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2集,不少人骂“水时长”?《灵笼2》还是“国漫之光”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5 22:38 3

摘要:时隔 5 年,《灵笼2》终于在千呼万唤中上线,首播两集,会员专享。然而,与《灵笼1》结尾白月魁拔罐神曲爆打反派噬极兽(不是),封神级的口碑相比,这次的回归似乎并未掀起预期的狂欢。

文 | 令狐伯光

时隔 5 年,《灵笼2》终于在千呼万唤中上线,首播两集,会员专享。然而,与《灵笼1》结尾白月魁拔罐神曲爆打反派噬极兽(不是),封神级的口碑相比,这次的回归似乎并未掀起预期的狂欢。

首播热度虽稳居平台前列,但相较于同期其他动画作品(如《凡人修仙传》《完美世界》等年番常青树),讨论度和播放增幅略显平淡。豆瓣、贴吧等社区的评价也呈现两极分化,有人盛赞 "国产 3D 天花板依旧",更多人则直言 节奏拖沓,水时长,设定堆砌之类的。

这种反响并不令人意外。一方面,5 年间隔足以消磨观众的耐心,而《三体》动画版的惨败更让市场对艺画开天的能力产生质疑;另一方面,首周两集均为会员内容,无形中抬高了观看门槛。但抛开外部因素,单论作品本身,《灵笼 2》的前两集确实呈现出一种微妙的矛盾。

它依然拥有国内顶尖的3D制作水准,世界观拓展也足够扎实,却在叙事节奏上暴露了国产长线作品的通病,贪多求全,反而拖累观感。

有些观众说两集全在水时长,我个人还是不太同意的,但《灵笼2》在叙事均衡上面,确实也有点问题,这属于国内影视剧,国产动画和游戏的大毛病,就是摊大饼拖了节奏,虽然观感上不至于 无聊,但确实不太上乘。

第1集:其实就讲了三件事,马克开始原力失败,介绍了一下设定,回去时讲了下地理和世界观设定,再是典型的以滑板高空视角开始展现龙骨村风貌,然后就是 4068 的情况,在 30 分钟这个剧情密度其实还行吧,毕竟要交代新世界和上一季结尾的情况。

第 2 集:现在根据第3集预告,艺画开天显然想在第3集,做一个前期小场面的戏剧冲突,但它放出两集,应该在第2集结尾放 10 分钟左右的战斗前哨吊观众胃口的,现在的问题是前两集全铺垫了。

如果从大的剧情上看,第2集也就是三大段情节,马克到龙骨村塑造龙骨村角色,还有世界观风貌,4068 那边下地和查尔斯的情况(前者是过渡集了,后者也是交代上季角色情况),第三段就是马克他们去修东西,危机降临的时候,马上结束了。

那么,为什么说全是水时长不对呢。

新一季了,既要铺垫新场景,世界观,交代大量新角色和设定,又要写写上一季旧角色的情况,第三集是前期一个剧情冲突,战斗场面肯定会死人,新的角色那么多,观众没有建立情感连接,新的重要人气角色肯定不能死,其它就算死龙套,观众可能都没什么感觉,还是要交代一下。同时有些重要的角色,还有剧情线索确实也要铺垫一下。

实际上,前两集节奏的处理还算丝滑,也不会觉得有多无聊,加上艺画在国内 3D 连载动画技术这块综合水平还是最高的,观感还行吧。

那么,又为什么说有问题呢?

我认为在于创作逻辑上面的滞后,《灵笼 2》前两集充斥着 "网文化" 的叙事惯性,必须用台词直白解释 "夏豆的能力是 X"" 原力系统规则是 Y",也就是一股脑要抛设定,世界观,角色设定,再加上一季的角色,新一季的关系。

说到底是说太多,推进太少,留白太少,显得啰嗦,叙事冗余,表现也不高明吧。

比如第1集出现那两个小孩,他们一直在和马克闹腾,孩子的性格,还有环境塑造出的人们性格,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到了第二集,他们还一直在那里闹,从爬到马克身上,再到新的角色麦朵在那里搞什么 “火箭队”

这就属于冗长的部分。

那女孩还说:村里很多孩子的爸妈死了,大家开心比不开心要强。

这就属于啰嗦的部分了,你《灵笼 1》灯塔死那么多人,表现得那么灰暗,地下小孩那么开心,根本没有必要说这句台词,加上这两个情节。编剧试图用孩子们的快乐对比末日残酷,但一句” 爸妈死了但开心更重要 “的台词就是画蛇添足,灯塔的压抑与地表的生机本已构成天然隐喻,何必点破?

那个女校长出现交代设定,她说夏豆开启原力是什么能力,那个女孩开启原力是什么能力。

这就是属于不留白的部分,第 1 集前面讲马克开启原力失败的时候,它就已经铺垫这种能力是开启原力,而且中国网文这么多年了,加上什么日漫欧美影视剧,什么内力,原力,查克拉,斗气,斗魂,谁不理解这个呢?

前两集一共快 60 分钟一个小时,单集 30 分钟的剧情密度其实尚可,问题在于信息分配的不均衡,大量时间被用于重复强调设定(如原力体系),或过度渲染氛围(如小孩打闹、广场舞),而关键冲突却被推迟到第 3 集。

这个世界上更正常,或者比较好的表现手法,我认为还是三重重要设定各司其职,世界观,社会风貌你用镜头语言去展现,动画其实做了。这个力量体系设定,用实验或者角色交代,动画其实也做了(马克开头那个)。

最后不同角色性格,能力和关系塑造,应该用情节冲突去展现。

这种奇幻作品在战斗中表现是最好的,大概就是第三集噬极兽来袭,你让迎战的人表现一下自己能力就行了,观众也会懂的(现在观众经验很丰富,即使不丰富,什么利维坦那些,也会给你解析的),何况夏豆,面具男那些第一季是展现过能力的,根本不用太浪费时长说这个。

现在这种直接说能力,真的很啰嗦了。

艺画开天可能因为《三体》,还有想复刻第一季” 渐进式爆发 “的成功经验,但忽略了观众对续作的期待阈值早已提高。如果将第2集结尾的” 危机降临 “提前 10 分钟,以一场小规模战斗作为悬念钩子(例如噬极兽突袭或角色能力初现),或许更能缓解铺垫期的疲态。

大家反观《进击的巨人》或《咒术回战》等外国作品,即便在铺垫回,也会通过紧凑的剪辑或台词设计维持张力,而《灵笼2的叙事却像一篇工整但冗长的说明文,说到底还是国内相同作品的老问题吧。

我个人感觉马克出现在龙骨村的时候,两个小孩就应该下线了,然后就正常展现龙骨村风貌,再删除其中一段龙骨村一个冗长情节(如果你要铺垫角色,就不删小孩一家),我个人倾向于删除风景一个情节,跳广场舞和买碟片这三个。

这样大概能省出 10 分钟左右,按照现在这样结尾来场战斗一个前哨战,既能吊起观众胃口,又能展现自己新的技术水平,最后会让观众有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的感觉,现在嘛,只能说国内文艺创作者,尤其影视动画游戏这块在讲故事上面,始终有点这种问题。

为什么我个人倾向于删除跳广场舞,卖碟片那两段情节。从创作角度上讲,这两段是没有赛博修仙在文化连接感上强的。

什么意思呢?

广场舞和卖碟片那些,它是直接指向了现实世界 8090 年代的文化情况。

而拔罐,针灸和赛博修仙很多属于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属于文化符号没有那么强的时代指向性。

创作者做出这两段情节是想拉近两的熟悉感,我看观众看得也很热闹的,但《灵笼》整个世界观,这个世界毁灭前是一个高科技赛博朋克的科技世界,你说末日后科技水平大倒退,当然有可能,但指向太过明显会有一种设定的抽离感。

虽然对于中国观众来讲有种玩梗的兴奋,但细想会有一点怪,这和世界观设定逻辑是有一的关系。国内科幻影视经验太少,目前主要是《流浪地球》和《三体》一类,后者大刘写的就是平行时间到慢慢变成星际战争,前期和现实时间无缝衔接,而《流浪地球》原著和小说是两码事,在世界观和设定逻辑上,郭帆团队在地下城处理上要相对要丝滑一些。

《流浪地球》世界观设定就是危机发生过后,人类建设行星发动机等,其它很多科技发展停止了,你看前传虽然有机器人,无人机那些,但整个观感不比 2025 年先进太多(这也导致有一种科幻片,还跟不上现实科技发展的感觉),你从设定逻辑上讲,你又觉得《流浪地球 1》地下城出现现在社会,倒退几十年玩 8090 年代产品,还算说得过去。

(第一部,郭帆让吴孟达听《海草舞》就是一个严重败笔,也是太过明显的指向性时代热点的问题,这还是一首网络神曲,你看现在的人还听《海草舞》吗?它不是个流传几十年乐坛经典歌曲,因为每年都会这种爆红短视频神曲,这就像明年出部科幻片里面放《跳楼机》,你觉得如何)

最后,必须承认,艺画开天的技术力仍是国漫标杆。龙骨村的植被渲染,角色微表情,光影层次都远超国内同行,然而,当行业整体制作水平提升(如《沧元图》的打戏、《枕刀歌》的运镜),观众对技术溢价的容忍度必然会降低。

如果《灵笼 2》后续仍忽视叙事效率,恐怕难逃高开低走的命运,最后还是希望第三集的战斗能成为转折点,毕竟,国产动画和游戏其实相比影视要好些,但仍然没有真正的大世界观那种神作吧,尤其是主流在玄幻,仙侠题材上面。

《灵笼》这种末日废土朋克题材,真的算是国漫独一份的了!

来源:令狐伯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