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当官方通报轻飘飘甩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七个大字回应,围观群众手里的瓜都惊掉了,更有网友直接无奈表示:
湖北孝感周女士用一张低保认证截图,成功解锁了"精神病人"、"炒股天才"、"理发店VVVIP"三重身份。
可是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当官方通报轻飘飘甩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七个大字回应,围观群众手里的瓜都惊掉了,更有网友直接无奈表示:
“她是不是精神病不知道,反正我不傻!”
更妙的是,这位"精神病版华尔街之狼"的理财组合堪称当代行为艺术:534元的低保金是保底基金,1000元理发卡是稳健投资,同花顺黄金指数是风险理财。要不是官方及时确诊,我们差点就要见证中国版《飞越疯人院》在短视频平台上演。
官方回应里最精妙绝伦的当属"元旦促销充1000元"说辞。
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原来精神病院外的世界已经进化到如此地步:普通打工人还在纠结30元快剪和50元总监套餐,低保户们早已实现"充1000送200"的消费升级。
试问在座各位都市丽人,您舍得往理发店充四位数吗?
反正我是连Tony老师推荐的598元头皮护理都要假装接电话逃单的人。但人家周女士就敢在元旦佳节一掷千金,这波操作简直比双十一李佳琦直播间还豪横。更魔幻的是,当网友质疑"低保户哪来的闲钱"时,得到的回应是:这是元旦搞活动充的。
家庭困难程度与消费水平呈量子纠缠态。现实维度里领着534元低保,量子维度里享受着千元洗剪吹,这种跨维度的财务平衡术,罗翔老师看了都要重新定义《刑法》。
不得不说,这份通报深谙现代公关学精髓:当事实说不清时,搬出精神病;当逻辑理不顺时,甩锅给元旦促销。建议各地政务系统速来抄作业:
面对"豪车吃低保"质疑:车主患有汽车妄想症,把共享单车幻想成玛莎拉蒂
回应"天价食堂"投诉:厨师集体发作美食癔症,把白菜豆腐看成了和牛松露
解释"烂尾楼"问题:开发商集体患上建筑幻想症,以为房子已经盖到88层
只是苦了精神科医生,以后门诊可能要增设"储值卡妄想症"、"同花顺幻觉症"等新型病种,通过精神病患者周女士的事情,深扒一下过去类似的情况,真的不是狼来了吗?
2012年郭美美炫富时,我们说这是个例
2018年苏州许可馨事件时,我们说是偶然
2022年宾利姐大战劳斯莱斯时,我们说是误会
现在轮到千元理发卡低保户,我们终于找到了终极解决方案,精神病确诊!
下次如果再曝出"低保户开游艇",建议直接确诊"航海妄想症";要是发现"贫困户买爱马仕",不妨诊断为"皮革收集癖"。反正精神病学词典厚得很,总有一款病症适合你。
这场荒诞剧最吊诡之处在于: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究竟是制度漏洞被钻出了行为艺术,还是行为艺术暴露了制度漏洞。就像那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到底是精神病人在领低保,还是低保制度发了疯?
唯一确定的是,当"精神病"三个字成为消解一切不合理现象的万能钥匙时,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可能正在某个角落默默收起自己的残疾证。毕竟在这个奇幻的世界里,连精神病都需要竞争上岗了——没点炒股幻觉和千元储值卡,都不好意思去挂专家号。
来源:什么呢?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