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内容项目名称山西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级别批次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批准时间2008年类别传统技艺申报单位山西省平遥县项目编号Ⅷ-51摘要: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发源于山西中部的平遥县,传布至北方广大地区。以此种技艺制作的漆器远在唐代开元年间已遐迩闻名,明清两代由于晋商的崛起,推光漆器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遥推光漆器厂建立,老艺人乔泉玉、任茂林等献艺授徒,使推光漆器的生产进入了黄金
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发源于山西中部的平遥县,传布至北方广大地区。以此种技艺制作的漆器远在唐代开元年间已遐迩闻名,明清两代由于晋商的崛起,推光漆器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遥推光漆器厂建立,老艺人乔泉玉、任茂林等献艺授徒,使推光漆器的生产进入了黄金时期,平遥推光漆器自此成为我国著名的漆艺品种之一,产品销往三十多个国家,有些精品为人民大会堂和中国美术馆所珍藏。1989年,平遥推光漆器获得国家金杯奖。
推光漆器是一种工艺性质的高级油漆器具,是山西平遥的汉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以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
平遥推光漆艺有精湛的成套技艺,其制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大漆制漆工艺。天然大漆从漆树上采集下来不可直接使用,须采用一套特别的工艺,特别的配方,和特制的设备进行炼制,然后方可使用。
(2)桐油炼制工艺。传统漆器使用的罩漆,是用天然桐油和天然大漆经特殊炼制工艺和一定的配方制成熟漆方可使用。
(3)制灰挂灰工艺。传统漆器髹漆前需在木胎上披麻挂灰,传统工艺用大漆披麻,然后上灰。传统漆器使用三种灰浆,一是生漆土籽灰,二是猪血灰,三是黄土胶灰。生漆灰需褙布,猪血灰需披麻,黄土胶灰需褙纸。然后挂灰,挂灰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艺程序,通常要挂四道灰以上,分底灰和浆灰,灰的配置以及挂灰,有一套特别的工艺。
(4)漆栓制作工艺。使用天然大漆,用普通的毛刷是不行的,必须用一种特制的髹饰工具,叫漆栓。高档漆栓用少女的头发制作,通常用牛尾和大漆、桐油制成,乍看是约一尺长三寸宽三分厚的一只硬板,使用时须用特制的刀切开一端,叫开栓,一般的漆器艺人制作不了这种工具。
(5)阴房的设置。天然大漆的干燥不纯粹是水分的蒸发,需要特殊的温度和湿度条件,所以漆器在每上一道漆之后要在特制的阴房中让阴干,阴房的设置是传统漆器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6)平遥传统漆器工艺表面装饰主要是描金彩绘工艺。其中包括平金开黑、堆鼓罩漆、擦色、彩绘勾金、三色金、晕金、搜金、三金三彩、沥螺、沥金银、软石镶嵌、蛋壳镶嵌等,前六种是老传统工艺,后面是近十几年来增加的新技法。描金彩绘所用的颜料有银珠、石黄、毛蓝等特殊入漆颜料,是用大漆调配而成的,所以普通的毛笔是不能用的。漆器艺人使用的笔一种是尖子,一种是扁笔,是艺人们用山猫脊背上的鬃毛特制而成,使用的雕刀也是自己制作的。
(7)推光漆工艺。传统推光漆工艺,从底漆到面漆,每髹饰一道大漆都有不同的工艺要求,一般所说的推光漆是指最后一道面漆用手掌推磨抛光的工序,通常的作法是先用细砂纸把漆面打磨光滑,为了增加漆面的黑度,然后要用优质椴木烧制的木炭块细细蘸水打磨,然后再用头发蘸油打磨,最后用手掌蘸上特制的细砖灰和麻油推光,漆面要达到光亮如镜的效果。
(8)镶嵌、雕刻、罩金、刻灰、堆鼓等工艺技法。这些技法各有妙谛,漆器艺人各有专长,一件上好的漆器制品可以附加金、玉、牙、石、珠、贝、螺等各种材料,因而往往价值连城。
平遥推光漆髹饰品分为实用品(如漆柜、漆箱)和陈设品(如漆画)两大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工艺价值,为广大群众所欢迎。推光漆技艺还普遍用于宫廷、庙宇、厅堂、文房的陈设装饰,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由于受现代化学漆和腰果漆的冲击,以天然漆为原料的推光漆艺日益萎缩,导致艺人改行和流失,漆艺产品质量有所下降,处于濒危状态。现平遥县已建立薛生金工作室和漆艺苑,将整理该项技艺的资料和建档,建立平遥漆器艺术馆,举办漆艺培训班,以确保这一珍贵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说明:
1、髹饰是古代在艺术品上采用的一种传统工艺,用漆漆物,谓“髹”。“饰”寓纹饰之意。
来源:品古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