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2024,济南正精彩

B站影视 2024-12-27 17:40 3

摘要:回顾即将过去的2024,在济南,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成功举办,创新“7个首次”办会模式备受好评;1人获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在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中,市文旅局、莱芜区文旅局官方账号获文化和旅游部、省文旅厅前十账号通报表扬,数量居全国第一。同时,24个项目晋升

新黄河记者:王亚妹

随着春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5年,我们将迎来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在“非遗之城”济南,相关的春节活动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

回顾即将过去的2024,在济南,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成功举办,创新“7个首次”办会模式备受好评;1人获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在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中,市文旅局、莱芜区文旅局官方账号获文化和旅游部、省文旅厅前十账号通报表扬,数量居全国第一。同时,24个项目晋升省级第六批非遗项目名录,至此,济南市省级非遗项目名录总数居全省第一;天桥区文旅局非遗保护中心“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的非遗实践研究”入选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济南市福胶集团、莱芜区杨庄镇被评为省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从技艺之美、生活之韵到艺术之魂,非遗在济南,正越来越精彩。

创新“7个首次”办会,彰显“非遗之城”的独特魅力

2024年,恰逢我国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济南举行。

第八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因首次开辟市场化参展渠道,首次组建策展、设计、搭建一体化专业团队,首次设立数字化展区、新媒体展区,首次邀约京东方、泡泡玛特等头部平台参展并举办交流分享活动,首次邀约专业买家、举办项目签约促进成果落地,首次举办品牌发布会推广非遗品牌,首次举办高校非遗青年创意市集、百人太极展演、万人研学、“泉城非遗娃”展演等高层次、大规模配套活动等“7个首次”,令人耳目一新。博览会共有497个项目参与,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75项,参展参演人员900余人,活动现场观展人数达10万人次,配套活动观众近10万人次,社交媒体平台传播量达6.7亿。

通过这场在济南举办的盛会,我们得以了解20年来中国非遗保护所走过的不凡历程、取得的瞩目成果。同时,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济南这座“非遗之城”在连接现代生活、传承青年力量、创新融合新技术等方面所展现的勃勃生机、独特魅力。

大力发展“非遗+”,助推一批“非遗转化”民营企业

非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属性,积极发展“非遗+产业”的模式,促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有效对接,让非遗“动”起来、“用”起来,是2024年非遗工作的重点。

助力产业化发展,市文旅局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信局等14部门出台了《传统工艺(黄河泥陶塑、鲁绣、锡铁器)品牌共创三年行动计划》。与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发文,公布第二批市级非遗工坊项目库名单32项。支持非遗项目向品牌IP发展,打造72个“泉城非遗坊”,构建非遗推广路径与品牌创新转化的平台。山歌糊香花生油非遗工坊“产业扶贫油香润心田”获全省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与市市场监管局共同主办全市非遗知识产权培训班,推动非遗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

在市新闻发布厅举办的“非遗转化”民营企业家见面会上,通过AI赋能让阿胶生产实现数字化智慧化的山东福胶集团,打造莱芜口镇南肠传统制作技艺三位一体新场景的山东泰顺斋食品有限公司,通过章丘铁锅锻打技艺短视频+直播联动实现流量提升与转化增量的济南三环厨具有限公司,通过对莱芜东大传统服饰进行数字化改造,打造更多适合年轻人工作岗位的山东东大服饰有限公司等一批“非遗转化”民营企业脱颖而出。

此外,还通过在全国影响力融媒开设“非遗π对”栏目、在社交平台设置#济南非遗秀出国际范儿话题、启动济南非遗推荐官活动月、开设“非遗公开课”等方式,集中发布非遗传承、共建等需求,强化非遗项目展示、销售、体验场景建设,进一步提升非遗项目的可见度、参与度。

特色线路主题节庆,开启“泉式非遗”2.0时代

12月13日,济南非遗主题旅游大巴首发班从市文化馆鸣笛启程。“这一站,济南·享泉式非遗”系列活动同时推出“曲山艺海探源乐享之旅”“非遗匠心感悟研学之旅”“非遗美食品鉴悦游之旅”“黄河非遗博学体验之旅”四条非遗精品旅游线路。其中,“曲山艺海探源乐享之旅”已申报“2024全国非遗特色旅游线路”。

过去的一年,济南市建设“非遗名城”的“一十百千万”工程整体成效显著。特别是“泉润非遗”十大品牌活动,精彩纷呈。在主题节庆方面,组织举办视频直播家乡年及济南市“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仅春节期间,全市就举办非遗展示展演活动300余场,现场观众逾15万人次。“冬游济南欢乐贺年”话题发布视频1442个次,累计播放量(阅读量)过亿。在千佛山公园等地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济南市主题活动100余项。

在赛事活动方面,联合市人社局、团市委举办2024年“技耀泉城”海右技能人才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能大赛,29人获奖,4人被授予“济南市技术能手”称号。举办第三届济南非遗创意设计大赛,聚焦“这一站,济南”及“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共征集作品1847件。与此同时,在全市80余家非遗传习场所,开展百余项“泉润非遗—寒(暑)假研学月”活动;在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举办了“非遗助跑职教新征程”等活动;组织非遗志愿者100余人次,走进市儿童福利院、驻济高校等开展非遗展览展示、体验活动……

推动系统性保护,在全省首创建立非遗档案规范

推动系统性保护,开创非遗传承新局面。济南稳步推进调查记录等基础性工作,对全市6项区级以上传统服饰行业非遗项目、黄河泥陶塑等产业情况、济南安生学校等学校非遗馆建设情况、高新区舜华路街道雅居园社区等社区非遗开展情况、非遗传承人校外授课培训情况、大观园等常态化非遗展示场所建设情况等分别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加强非遗档案和数据库规范化、数字化建设。联合市档案馆,在全省率先制定《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整理工作指引(试行)》。加强对保护单位履职的动态评估和常态化督导,对非遗代表性项目实施精准管理、持续跟踪支持。

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传承人是关键一环。济南启动百名“泉城非遗人”评选推广计划,将用5年时间,面向长期坚守并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具有导向性和示范性的传承人、研究者、工作者、传播者开展系列宣传推广。开展2024年“泉润非遗文传校园”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与市教育局共同遴选和命名“泉城非遗娃”1256名。授牌成立济南市非遗产教研创中心,推动非遗学、教、研、产一体化运行,探索以非遗项目为载体,创新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组织黄河泥陶塑、鲁绣、锡铁器类等5名非遗传承人在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济南职业学院建立传承人工作室,定向招收学员。

加强非遗传承与社区发展的深度融合,评选出25个社区优秀案例。在大观园、济南西站西城艺术时光持续推进“玩转非遗乐享非遗”常态化非遗展示品牌活动,累计5万余市民游客参与,网络点击超40万。

校对:汤琪 编辑:刘梅梅

本文来自【新黄河】,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