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锁”千万黄沙——鄂尔多斯为什么能?(一)两道“长城”守护母亲河生态安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5 19:16 3

摘要:在黄河“几字弯”的怀抱中,鄂尔多斯正以超常规的攻坚速度和治理力度完成攻坚战总任务的三分之一,用2年时间完成1000万亩沙化土地治理任务,将黄沙“锁”入绿色版图,用“日均治沙一万亩”攻势将奇迹重新定义黄河之畔的生态底色。

在黄河“几字弯”的怀抱中,鄂尔多斯正以超常规的攻坚速度和治理力度完成攻坚战总任务的三分之一,用2年时间完成1000万亩沙化土地治理任务,将黄沙“锁”入绿色版图,用“日均治沙一万亩”攻势将奇迹重新定义黄河之畔的生态底色。

两道“长城”

守护母亲河生态安全

在黄河南岸、库布其沙漠北缘,达拉特旗“沙戈荒”中北部新能源大基地内,一排排蓝色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光伏板间的沙地上,新栽植的沙柳正抽出嫩绿的新芽。“光伏板能减少水分蒸发,为沙柳生长创造条件,同时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养殖,形成良性循环。”基地负责人介绍,目前先导工程一期、二期项目200万千瓦光伏全部完成建设,有效治理沙化土地6万亩。这是鄂尔多斯“光伏+治沙”的一个缩影,库布其沙漠已建成1002万千瓦光伏,实现光伏治沙60万亩,带动周边5万余名群众增收。未来,这条长约400公里的“光伏长城”将牢牢锁住风沙。

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三峡蒙能新能源基地先导工程二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

与之遥相辉映的,是库布其沙漠边缘那道绵延420公里即将世纪贯通的绿色锁边林带。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治沙工人敖特更花带着团队正用“微创气流植树法”和“螺旋钻孔植树法”栽种沙柳。“以前人工挖坑种树,一天种不了几棵,现在用这新技术,效率提高十倍。”敖特更花擦着汗笑着说。1981年,达拉特旗展旦召苏木的农牧民们用肩扛手挖的方式,在库布其沙漠北缘种下30万株沙柳,开启了锁边林建设的先河。如今,这条锁边林带与库布其沙漠绿化带、淤地坝、光伏治沙带共同构成“四道防线”,成功将肆虐的黄沙逼退数十公里,阻止沙漠北侵黄河,守护住了“母亲河”的生态安全。

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草带

一蓝一绿两道“长城”交相辉映,互相支撑,是鄂尔多斯实施“三北”工程筑起的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

鄂尔多斯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薛景硕 通讯员:聂慧荣 李振蒙 娜荷雅

编辑:杨文

校对:李荣

审核:武文玲

终审:折海军

点亮

来源:鄂尔多斯新闻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