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工智能 (AI) 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博通市值突破 1 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首席执行官陈福阳表示,他有信心在 2020 年代后期继续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资。他指出,三年内,博通的客户计划构建配备数百万个 AI 芯片的大规模计算集群,从而推动市场大幅增长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ID:ICVIEWS)编译自
首席执行官谈人工智能投资狂潮。
在人工智能 (AI) 市场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博通市值突破 1 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首席执行官陈福阳表示,他有信心在 2020 年代后期继续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资。他指出,三年内,博通的客户计划构建配备数百万个 AI 芯片的大规模计算集群,从而推动市场大幅增长。
12 月 12 日,博通公布了好于预期的第四季度财报,尽管收入略逊于预期。这一结果凸显了该公司在生成式 AI 基础设施市场的强势地位,该市场继续推动着强劲的需求。
博通报告称,2024 财年 AI 相关收入同比增长 220%,达到 122 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其 AI XPU 和以太网产品组合,凸显了 AI 在塑造博通业务扩张方面的关键作用。
博通首席执行官陈福阳表示,该公司正与三大客户合作开发 AI 芯片,计划到 2027 年在网络集群中部署 100 万个芯片。据CNBC报道,他估计,到 2027 年,其 XPU 和 AI 网络组件的总市场规模将达到 600 亿至 900 亿美元。
虽然博通尚未正式公布其芯片客户,但分析师表示,该公司正在与谷歌、Meta 和字节跳动合作,以加速 AI 系统的训练和部署。据《金融时报》报道,该公司已为此开发了定制处理器。
陈福阳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预测,各大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支出热潮将持续到2029年。他透露,博通的硅谷客户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3到5年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全速推进,直到出现财务或股东制约因素。
xAI 位于孟菲斯的“Colossus”工厂于 9 月投入使用,拥有 10 万块 Nvidia GPU,为 AI 计算能力树立了标杆。不过,Tan 表示,到 2027 年,博通的客户预计将构建包含多达 100 万块 AI 芯片的集群。
以收购专业知识而闻名的陈福阳否认了有关在英特尔运营困难期间帮助英特尔的传闻,并澄清说他没有被联系过。他重申,博通的重点仍然坚定地放在人工智能半导体市场上。
陈福阳表示:“只有切实可行的情况下才能达成协议。可行性意味着会有人来问我。自从高通之后,我学到了一件事:不要提出敌意收购。”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18年,时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阻止了博通以 1420 亿美元对高通的收购,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干预。
陈福阳的言论凸显了博通对人工智能机遇在短期内仍将保持强劲的信心。
博通正与 OpenAI 和 Apple 等科技巨头合作开发定制 AI 服务器芯片,扩大其在 AI 硬件领域的影响力。随着各大公司寻求 Nvidia的替代品,博通已成为 AI 硬件解决方案的重要合作伙伴。
苹果正在与博通合作开发其首款 AI 服务器处理器,代号为“Baltra”,用于网络技术。据路透社、TechCrunch和CEO Times报道,该芯片将采用台积电的 N3P 工艺制造,预计将于 2026 年投入量产。
同样,据南华早报报道, OpenAI 正在与博通合作开发 AI 推理处理器,并通过此次合作从台积电获得了生产能力,预计生产时间为 2026 年。OpenAI还组建了一支由 20 名成员组成的芯片开发团队,由一位曾为张量处理单元 (TPU) 做出贡献的前谷歌工程师领导。
据报道,除了 OpenAI 和 Apple 之外,博通还与谷歌、Meta 和字节跳动合作,打造专门用于加速 AI 训练和部署的定制处理器。分析师强调,这些合作证明了博通在 AI 生态系统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博通和 Marvell 主导着定制芯片市场,Marvell 预计到 2028 年该市场规模将增长到 450 亿美元。预计两家公司都将保持领先地位,Marvell 预测短期内不会出现第三个重要的竞争对手。
随着科技巨头们大力投资人工智能以实现变革性目标,例如 OpenAI 和 Anthropic 所追求的构建人类级别的通用人工智能,陈文卓将挑战视为机遇,强调人工智能硬件市场的巨大潜力。
据CNBC报道,高盛 12 月 15 日将博通 12 个月目标价从 190 美元上调至 240 美元,理由是其定制芯片客户群增长。
摩根士丹利预计,亚马逊、谷歌、Meta 和微软将在 2024 年共同投入约 3000 亿美元的资本支出,预计到 2026 年这一数字将更高。据《Business Insider》报道,这些投资大部分将集中在数据中心和房地产等固定资产上。
在最近的财报电话会议上,陈福阳对博通的 AI 发展表示乐观,强调了对定制 AI 加速器的需求。据MSN报道,他说:“大型特定超大规模企业已经开始各自开发自己的定制 AI 加速器。我们看到未来三年 AI 领域存在机会。”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来源:半导体产业纵横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