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好诗摘要:喻明书(笔名米书),男,苗族,1967年生,四川马边人。诗歌、散文爱好者,读睡诗社会员诗人。常把诗歌当药引治疗疼痛的灵魂,寄托无处放置的身躯,工作之余总是把写诗当做心药来服用,苦中作乐以诗疗伤治己。作品散见于《大风顶文艺》《马边文艺》《四川政协报》等,获“盛世
春天的感觉
小鸟不停的在窗外啾鸣
不觉又见柳絮飘舞
春在悄悄的迈着脚步
迎着梅花的芳香
悄悄的悄悄的来啦
窗外一束暧融融的阳光
让我们有了
春天的感觉
喜鹊在村头嘻闹
躬耕的人在歌唱
绿油油的麦苗蓝蓝的天
预示着播种的辛劳丰收的希望
奔忙的人,川流不息的车
赶走冬天的寒霜迎来春的朝阳
奋进向上的人
让我有了春天的感觉
你的冷漠伤害了我
不知什么缘故
我接收的讯息
全是你的冷漠
好像今天的寒露
就已变成至冷的冬天
你的冷漠使我有
寒冬般的感觉
心深深的痛着
使我伤痛难忍
你的冷漠伤害了我
付出不要回报
却不能收获冷漠
你要的幸福我给不起
为了让更多的
人们的心更加滚烫灼热
我把幸福和微笑留下
给寒冬温暖
用心烧烤你冷却的心窝
让你获得幸福的温暖
可,你的冷漠伤害了我
有人说
我是一个浪漫主义者
可我是那样的保守宁静
有人说
我是理想主义者
我的理想却只要你幸福快乐
只想用自己微弱的
能量为社会贡献些许……
像烛火燃烧到尽头
而,你的冷漠伤害了我
是否重新开启另一道门
是否重新开启另一道门
是的
要不然为什么
心绪总是不定地
为你留下一扇窗
我不想为另类的我
辩白什么
只想知道另一面的我
是否重新开启另一道门
是的
要不然为什么
我总是觉得我
是那样的虚为
总觉得
我是否是两个我
又怎么识别另一个我
是否开启另一道门
是的
要不然为什么
我不知道你我生命的份量
或许是我的另一半
在蛊惑着我
让无法辩识我
是否开启另一道门
是的
也许这道是地狱之门
也许是灵动的魔鬼
魔化的我
亦或因此而
真正找到我中我
抺不去的记忆放映着光影
模糊的记忆里,我看见
捣蛋的同学还站在那几根
叠起的长条橙上罚站
就这样,他们都还在你搡我打
一脸严肃的你,神情是那样的莫然
在条橙上坐着的我被镇住了
怎么也想不明白那些同学
还能从容地傻笑着打闹
不经意间你作为知青
在那个遥远的小山村陪我们度过
两年时光,还是那帮孙猴子
眼睛里沁着泪光依依不舍
时光如同年复一年飘落的树叶
任凭霜雪爬满双鬓,你临别的话语
让手绢记得那是什么样的场景
脑海里常放映着记忆的光影
年轮
他的额角像刀刻
尤如龟裂的纹
暴裂的树皮
线条是那样清晰深邃
无法用经年衡量
没有时光概念
他什么也记不起
当他数过看过
老树的纹
骨子里的老
透过纹路
让他豪哭
咒骂那些路人
可终究又不认识自己
时光轮回
草木青青依旧
花开花落如常
他依然忘我地活着
抬头用老眼看向天边
远远地飞来燕子一群
他想其中有没有自己
高天上的行云
只要愿意,用心自然地
抬头抑或一个眉眼
就能看到游走的静止的亦或飞奔的
黑与白,这黑与白不关乎好恶
却关乎着自然的有相与无相
还有似烟似雾的那个雨滴
我在高天上,任凭风使唤
冷冷地看,静静地听
无论斗转星移,还是悽风冷雨
也不过是物与幻象的轮回
我也无我,有相亦无相
做作的扭曲的脸,比哭更神
这火焰,焚烤的七月天
考量着,芸芸众生
本想做点什么,那怕是遮挡
无形的我,成为那道虹
美丽无比,却留下惊鸿悽语
剩下的交给你我他,也许还有它
走失的羊
一夜失眠就为走失的羊
梦中,牧羊人一次次数着
又一次次寻回那些走失的羊
春夏的草场多么的肥美
却有那么些羊不停地走失
走失在迷途时光的草场的羊
它们寻找着另一只羊
可那只羊就是不懂自己
总把自己忘在山坡上的羊
把高天上的行云当成自己
一次次地走失在清凉的水边
我被牧羊人当成走失的那只羊
人生就像资产负债
人生就像资产负债
资产是身躯与成就之和
无论资产或负债都是修行
有人把资产留给世人
有人把负债留给世人
有人留下遗臭万年的骂名
留什么,不留什么
渺渺小小的你只是沙粒
斗转星移狂沙拂尽可成形
那草木一秋后的轮回
那千锤百炼的淬取与锻造
资产负债成为伴随左右的身影
游走的念想
五月见证夏的到来
能否见证游走的念想
就像昙花在黑夜里静开
太极两仪的阴和阳
道尽寰宇万千无穷事
就像游魂在黑夜里徘徊
那片浮动着万念的心海
能否留植一棵繁茂的菩提
就像暴徒放下执念向佛而来
病
看得见看不见的
存在于多维度的空间
被好日子过久的人习惯
个体的东西凸显着
趋同性群体性的漠然
就像群羊过河风沙推移
焦虑虚空成为自然
燥动的症状难以自持
为啃老和睡躺找到土壤
作者喻明书(笔名米书),男,苗族,1967年生,四川马边人。诗歌、散文爱好者,读睡诗社会员诗人。常把诗歌当药引治疗疼痛的灵魂,寄托无处放置的身躯,工作之余总是把写诗当做心药来服用,苦中作乐以诗疗伤治己。作品散见于《大风顶文艺》《马边文艺》《四川政协报》等,获“盛世东方.星耀文学奖”全国诗词大赛优秀奖;“名扬四海”诗歌大赛优秀奖,获“2022.当代诗仙奖全国评选大赛”三等奖。
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寻找光明。读睡诗社创办于2015年11月16日,诗社以“为草根诗人发声”为使命,以弘扬“诗歌精神”为宗旨,即诗的真善美追求、诗的艺术创新、诗的精神愉悦,诗对生存生命的揭示。
来源:艺术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