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咱今儿个唠唠古代那些丫鬟的事儿!您要搁现代大街上喊一嗓子“卖丫鬟嘞”,准得让人当神经病扭送派出所。可在老辈儿时候,这事儿跟菜市场买棵白菜似的稀松平常。您知道不?一个大姑娘家的身价,可能还抵不上地主家一顿酒席钱,她们这辈子能干嘛、咋活,全在主子一念之间。今儿咱就
咱今儿个唠唠古代那些丫鬟的事儿!您要搁现代大街上喊一嗓子“卖丫鬟嘞”,准得让人当神经病扭送派出所。可在老辈儿时候,这事儿跟菜市场买棵白菜似的稀松平常。您知道不?一个大姑娘家的身价,可能还抵不上地主家一顿酒席钱,她们这辈子能干嘛、咋活,全在主子一念之间。今儿咱就掰开揉碎了,看看这老辈儿的“丫鬟买卖”到底咋回事儿!
一、丫鬟从哪儿来?穷人家的女儿是“活商品”
要说起丫鬟的“进货渠道”,那可真是道尽了旧社会的苦。最常见的就是穷人家卖孩子。您想啊,赶上灾年闹饥荒,树皮都啃没了,爹妈能咋办?攥着闺女的小手往财主家一送,“扑通”就跪下了:“您给口饭吃,这丫头往后就是您的人!”那场景,跟卖牲口没啥两样。就说清朝光绪年间,直隶闹蝗灾,河间府有户人家卖女儿,才换了三吊钱,这点钱也就够买两袋棒子面儿的。
还有一类是“官奴”。您看电视剧里常演,哪家大人犯了罪,咔嚓一抄家,全家上上下下全跟着倒霉。男的充军,女的就给卖到官府当奴婢,那真是“一夜之间从主子变奴才”。就说明朝嘉靖年间,大奸臣严嵩倒台,府上几百号奴婢全被充公,有的被卖到别家为奴,有的直接发卖到教坊司,那下场要多惨有多惨。
还有种更可怜的,叫“家生子”。她爹妈就是府上的奴才,打从娘胎里就注定了当丫鬟的命。就跟老辈儿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似的,一辈子困在大院儿里,想跳出这个圈儿,比登天还难。
二、明码标价的人生:从几两银子到“会走路的家具”
要说丫鬟值多少钱,那可真是“一分钱一分货”,跟现在买东西似的,分三六九等。咱先说说秦朝,那时候一个壮实的粗使丫头能卖4300文钱,换算成现在的钱,也就两千来块!可那会儿一石米要5000文,合着一个大活人还不如一石粮食值钱!您说说,这叫啥事儿?
到了汉朝,丫鬟的身价涨了点,大概值20-30石粮食,搁现在差不多一万来块。可要是长得漂亮、机灵的丫头,那价儿可就高了。就说唐朝,长安城里有个牙婆(就是人贩子),手里有个会弹琴的丫头,愣是卖了15两银子,相当于现在七八万呢!为啥贵?人家有手艺啊,能给主子撑场面。
明清时候就更有意思了,丫鬟价格跟现在相亲似的,得看“硬件条件”。长得俊的、识字的、会管家的,能卖几十两银子;要是笨手笨脚的粗使丫头,可能就值几两。您知道不?乾隆年间有个叫《醒世姻缘传》的小说,里面写着买个丫鬟花了12两银子,还得“立契为证,永不反悔”,跟买头牛的文书差不多。
最让人唏嘘的是,这些钱对财主来说就是九牛一毛。就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随手赏人都是几两银子,可对卖女儿的穷人家来说,那是救命钱。有的爹妈拿了钱,转头就给儿子娶媳妇用,闺女的一辈子就这么换了几两银子,唉!
三、主子家的工种分类:从端茶倒水到“特殊任务”
丫鬟进了府,干啥活儿全看主子需要。最底层的叫“粗使丫头”,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挑水、劈柴、洗衣裳,跟个永动机似的,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就说《金瓶梅》里的春梅,刚开始就是干粗活的,每天挑水担柴,手上全是茧子。
有点姿色、机灵的丫头,能混个“贴身丫鬟”当当。比如林黛玉身边的紫鹃,专门伺候姑娘起居,给梳头、递茶、陪说话,算是丫鬟里的“白领”了。这活儿看似轻松,实则提心吊胆,主子心情不好了,骂两句都是轻的,说不定还得挨板子。
要说最特殊的,当属“通房丫头”。啥意思呢?说白了就是主子的“备用小妾”。白天得伺候主子,晚上还得“侍寝”。就像《红楼梦》里的平儿,是贾琏的通房丫头,名义上是丫鬟,实际上跟小妾没啥区别。可就算这样,地位还是低,王熙凤一瞪眼,她就得吓得哆嗦。
还有“陪嫁丫头”,小姐出嫁时跟着一起到姑爷家,除了伺候小姐,有时候还得帮小姐“固宠”。比如《知否》里的盛明兰,她妈卫小娘身边的小桃,就是陪嫁过来的,虽然后来成了好姐妹,但说到底还是奴婢身份。
四、从丫头到小妾:逆袭路上全是坑
都说“丫鬟命,小姐心”,可真能从丫鬟混成小妾的,那比中彩票还难。就说清朝道光年间,有个丫鬟叫春喜,因为长得漂亮,被老爷纳为小妾。本以为熬出头了,没想到大太太天天找茬,不是罚跪就是不给饭吃,没两年就给折腾死了。
就算侥幸成了小妾,也没啥地位。老辈儿讲究“嫡庶有别”,正房太太坐着,小妾得站着;太太吃席,小妾只能在边上伺候。就像《甄嬛传》里的安陵容,虽说成了小主,可在皇后、华妃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
更惨的是,丫鬟就算生了孩子,也不能算正经主子。明朝法律规定,小妾生的孩子叫“庶出”,只能分点家产,没资格继承爵位。所以那些丫鬟就算母凭子贵,一辈子还是得看正房脸色。
五、那些年丫鬟的维权血泪:告官?想都别想!
在古代,丫鬟根本不算“人”,就是主子的私有财产。您知道不?唐朝法律明文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意思就是丫鬟跟牛马没啥区别。要是主子打死丫鬟,顶多打几十大板,赔点钱了事。就说元朝,有个地主把丫鬟活活打死,官府就判了“杖一百七,赔烧埋银五两”,五两银子就打发了,人命简直比草还贱。
直到宋朝,稍微有点进步,开始流行“雇佣制”,丫鬟能拿点工钱了,可还是“卖身为奴”。就像《宋史》里写的,雇佣丫鬟得签契约,契约期内,主子可以随意打骂,甚至转卖。要是丫鬟敢逃跑,抓回来就是一顿毒打,严重的还得蹲大牢。
您说有没有丫鬟反抗?有!明朝万历年间,苏州有个丫鬟叫秋菊,不堪主子虐待,跑到衙门告状。结果县官不但不受理,还把她打了二十大板,送回主子家。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轻易告状了。
六、穿越千年的一声叹息:现在的姑娘多幸福!
说了这么多,咱再回头看看现在的姑娘,那真是掉进福窝里了!想上班就上班,想创业就创业,再也不用被人当成“商品”买卖。可您知道吗?直到民国时期,还有“婢女”存在,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彻底废除了奴婢制度,让所有女性都有了平等的权利。
有时候想想,那些丫鬟的一生,就像老辈儿房梁上的灰尘,轻轻一掸就没了。可她们的故事,却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生而为人,尤其是女人,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是件多么不容易又多么珍贵的事儿!
咱现在逛个街、追个剧、跟闺蜜唠个嗑,这些稀松平常的小事儿,放在古代丫鬟身上,那都是想都不敢想的梦。所以啊,姐妹们,好好珍惜现在的日子,把自己的人生过得舒舒服服、热气腾腾的,才对得起咱生在这个好时代!
(全文完)
【唠唠嗑】您对古代丫鬟这事儿有啥看法?要是穿越回古代,您觉得自己能在大院儿里“survive”不?欢迎在评论区跟咱唠唠!
来源:认真的阳光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