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小练笔的教学设计,以"场景描写"或"细节描写"为主题,结合单元要素我设计以下是关于“放学后的校园”静态描写的例文与写作指导,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强调细节捕捉与氛围营造,供教学参考:
{ 教学时光 }
我是小作家
长昼短夜,时光如流水般流逝。
燕子呢喃,绿荫深处,
花开满园,蝉鸣高亢如歌颂。
美好的事物比比皆是,
拿起笔来我们一起写作吧!
【小练笔——五年下册第七单元】《放学后的校园》(静态描写)(7)
五下第七单元语文园地小练笔
对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小练笔的教学设计,以"场景描写"或"细节描写"为主题,结合单元要素我设计以下是关于“放学后的校园”静态描写的例文与写作指导,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强调细节捕捉与氛围营造,供教学参考:
一、作文指导
1. 观察角度建议
空间顺序:由远及近(如校门→操场→教学楼)、由上到下(如天空→树梢→地面)。
聚焦细节:
✓ 静物:空荡荡的走廊、整齐的课桌椅、黑板上的粉笔字、微动的窗帘。
✓ 光影:夕阳斜照在窗台上的光斑、拉长的影子、走廊尽头的明暗对比。
✓ 声音:以静衬动(如风吹落叶的沙沙声、隐约的广播音乐)。
2. 写作技巧
比喻/拟人:让静态场景生动(例:"粉笔灰在阳光里跳舞")。
色彩描写:用暖色调(如金色、橘红)表现温馨,冷色调(如灰蓝、银白)表现宁静。
留白手法:通过"空缺"反衬安静(如"讲台上半截粉笔孤零零躺着")。
3. 避免误区
❌ 流水账式罗列(如"这里有树,那里有楼")。
✅ 突出**情感基调**:寂寞?温馨?等待的希望?(如"值日生的水桶倒映着晚霞,像盛了一碗橘子酱")。
教学时,可以先读两个例句,描写了什么画面?有什么特点?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放学后的校园是什么样的?几乎没有疑问,是安静的。与放学前的校园相比,有何不同?没有了……没有了……,操场上……教室里……,只有……只有……。引导学生讨论。
群鸟飞过湖面,是怎样的?是动态的。如何动?结合《鸟的天堂》一课,鸟是什么样子、什么姿态、发出什么声音?
也有孩子提到是宁静祥和的。像《牧场之国》,骏马飞驰、牛群吃草、猪群呼噜,一切是安闲的,给人静态美。当然可以。
二、例文参考
《放学后的校园》(静态描写)
当放学的铃声悠悠响起,同学们纷纷离开校园,留下的是一片宁静与和谐。这时的校园,如同一位刚刚结束忙碌工作的老友,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夜晚的降临。
夕阳的余晖洒在教学楼上,为它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那红砖的墙面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温暖而亲切。操场边的大树,枝叶繁茂,它们静静地伫立着,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花坛里的花朵,此刻也显得格外宁静,它们的花瓣上还残留着白天的微光,宛如点点星辰。
走进教学楼,可以看到教室里空无一人,但桌椅依旧整齐地摆放着。偶尔可以看到学生们留下的笔记,或是他们用过的铅笔和橡皮,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学生们的勤奋与努力。而教师的办公室里,桌上摆放着准备好的教案和批改好的作业,它们见证了教师们的辛勤与付出。
此时的校园,更像是一个巨大的画卷,每一处都充满了静谧与美好。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那些忙碌的身影,都融入了这片宁静之中,成为了一部分永恒的记忆。
站在校园的中心,我不禁感慨万分。这片宁静的土地,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承载了我们的梦想。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的足迹和回忆。我期待着,在未来的日子里,我还能在这片宁静的校园里,继续书写我的故事,继续追寻我的梦想。
夏至光辉长,万物劲生长
日光不倦,投射万丈金辉,
长昼短夜,时光如流水般流逝。
燕子呢喃,绿荫深处,
花开满园,蝉鸣高亢如歌颂。
SUMMER SOLSTICE
精彩回顾,点击浏览:
【我是小作家——五年上册第一课《白鹭》小练笔】宁甜萌《夜莺》(1)
【我是小作家——五年上册第一课《白鹭》小练笔】王经实《向日葵》(2)
【我是小作家——五年上册第一课《白鹭》小练笔】赵赫廷《月亮》(3)
【我是小作家——五年上册第一课《白鹭》小练笔】谷歌《荷花》(4)
【我的教学随笔——五年下册第七单元《放学后的校园》小练笔写作指导】(6)
来源:小永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