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漫画家方唐:有信心这批作品能走出广东、走向国际!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5 14:37 2

摘要:方唐是改革开放初期新闻漫画的开拓者,其创作构成了特定历史阶段的视觉档案。上世纪80年代,他以《羊城晚报》时事漫画专栏为阵地,用犀利笔触勾勒社会百态。

5月23日,“游艺于心——方唐捐赠作品展”在广东美术馆(二沙岛本馆)开展,将展至6月30日。

方唐是改革开放初期新闻漫画的开拓者,其创作构成了特定历史阶段的视觉档案。上世纪80年代,他以《羊城晚报》时事漫画专栏为阵地,用犀利笔触勾勒社会百态。

在最近十余年创作中,他将新闻漫画的批判视角转化为对世间百态的凝视,让观众在畅怀一笑之余,悟得其间点破时事之意。

方唐与其作品合影 羊城晚报记者梁善茵 摄

2021年,在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促成下,作为该馆馆员的方唐将自己的700余幅书画作品及50册手稿无偿赠予广东美术馆,成为梳理广东美术发展、构建地域艺术谱系的重要资源。

从直指现实的新闻漫画,到富有哲思的水墨叙事,再到具有实验意味的水墨转译,观众可以从方唐各个时期的创作,窥见一位艺术家如何以个体经验回应时代命题,在全球化语境中续写本土传统的当代生命。“我有信心,这批作品能够走出广东,走向国际。”方唐说。

犀利笔触勾勒社会百态

“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今年87岁的方唐先生自己用手机频频拍下展厅里的作品。他告诉记者,平日里被他随意放在桌面上的作品经过精心装裱、上墙后“大变样”,交错并置的漫画与水墨作品在“白盒子”空间衬托下更具视觉冲击力。

方唐依循观展路线步入展厅,为观众逐一介绍其新闻漫画作品。

手持书籍、戒尺的老夫子与跳着芭蕾舞的女孩诠释《传统与现代》;蒙娜丽莎与梵高彼此搭肩回应作品标题《假如》;在被砍光的树墩上,面部沮丧的汉子看着笼中小鸟沉思,这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回想》……画中所绘的是事件和生活,广泛传播的是情感和力量。

《传统与现代》方唐 1991年 54×39cm 纸本设色

“任何艺术都源于思想和实践的提炼。”方唐总结道,《羊城晚报》是滋养他艺术创作的园地。1985年,《羊城晚报》在全国率先开辟时事漫画专栏,方唐作为该栏目的漫画专栏作家,创作出大量作品,受到读者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

随后,他在全国20多个报刊开设漫画专栏,先后创作了2万多幅作品,屡获国内外大奖,成为20世纪80至90年代国内外获奖最多的漫画家之一。

《假如》 方唐 1997年 44×29cm 纸本

“新闻漫画吸引读者的不是承载独家的新闻信息,它追求的是以新奇的漫画手法构思,在思想深度上下功夫。”方唐表示,相较于后来水墨创作的“主题后行、随心所作”,新闻漫画创作一定是主题先行。

他将新闻作为观察世界的窗口,以《羊城晚报》时事漫画专栏为阵地,用犀利笔触勾勒社会百态,以夸张的造型与深刻的隐喻直指现实问题。

“漫画家一般比较‘鬼马’(意为‘机灵古怪’),想象力比较丰富,我用一种游戏的心态去画,反而容易出效果。”谈及漫画创作的“诀窍”,方唐直言没什么“方法论”。

在六运会期间,由他设计的山羊“阳阳”成为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正式吉祥物。“阳阳”高擎火炬,身穿印着六运会会徽的运动背心,迈开大步,忽闪着两只机敏诙谐的大眼睛,兴高采烈地跑来,天真活泼又憨态可掬。“体育吉祥物应该是动态的。”他说。

由方唐设计的六运会吉祥物“阳阳” 羊城晚报记者钟振彬 摄

艺术老而弥坚

展厅内的一幅水墨画《书院》描绘了白鹿书院外,群鸟在竹林上空飞过,几位书生神态怡然,缓步前行。画上题有诗句“青山白鹿院,修竹碧云天。同学多华发,飘然世外仙。”方唐告诉记者,这是他当时的自我写照,游艺宛如“世外仙”。

“方唐老师通读天文地理、古代哲学等著作,因此能够创作出具有深厚传统底蕴的文人画。”广东省政府参事室(文史馆)原副主任麦淑萍表示,方唐的每件水墨作品都值得细看玩味。

方唐与其作品合影 羊城晚报记者梁善茵 摄

自2004年退休后,方唐仍不断开拓其艺术疆界,从熟悉的漫画领域走向水墨领域,以更多的媒介手法表达其思想观念。对于自己的作品,方唐自定义为“现代文人画”。寥寥几笔赋予人物独有神态,渲染所处情境,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和笔墨情趣。

《无我》方唐 2013年 140×70cm 纸本设色

如果说新闻漫画是方唐对时代的“外向性”回应,其水墨创作则转向对市井生活的“内向性”凝视。

他打破了水墨艺术山水、花鸟、人物的题材限制,将茶楼食肆、市集街坊升华为具有仪式感的审美对象。在他看来,艺术创作不是个人积累的摆设,而是持续的探索、创新,需要“缪斯的灵感”。

《斗方水墨-草衣木食,忘无可忘》 方唐 2008年 68×68cm 纸本设色

“方唐画画,写画论,写杂文散文,居然还写小说,还出文集,洋洋大观……忙得不可开交,艺术却老而弥坚。”文艺评论家郭小东如此评价。

时至今日,这位切切实实的“80后”艺术家仍笔耕不辍。每晚八九点睡觉,次日清晨四点半自然醒来,“洗漱过后就开始做‘思维体操’,先思考再动笔。”方唐将这种思考训练比作“体操”,他直言自己的思维比当今年轻人更活跃,其作品或许验证了这一点。

“再看一次,有些作品不像是我自己画的。”方唐边说边摆出“鬼马”动作,“它们给了我信心,让我一直创作下去。”

原文载于《羊城晚报》2025年5月25日A7现场版

文|记者 梁善茵 朱绍杰 实习生 胡思婷图|广东美术馆提供(除署名外)

来源:羊城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