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科学减重倡议,强调“健康优先”的运动理念,《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指出要继续制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
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科学减重倡议,强调“健康优先”的运动理念,《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也指出要继续制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
不少“运动小白”跃跃欲试,脑补各种运动常识,“暴汗燃脂”到底对不对?紧闭门窗营造高温健身环境,大汗淋漓是否会增强健身效果?殊不知,这种追求短期“汗水成就感”的想法和行为,可能正在将你的运动场变成“健康雷区”。
高温暴汗≠高效减脂,科学代谢有真相
运动时大汗淋漓常被误认为“脂肪在燃烧”,实则暗藏误区:
1. 脱水≠燃脂
脂肪代谢产物84%通过呼吸排出,汗水仅带走水分,在合理补充水分后体重就会很快恢复;
2.代谢反被拖累
运动中大量出汗,体内水分流失过多时,运动表现和代谢效率显著下降,脂肪代谢会变慢,这对脂肪消耗非常不利;
3.电解质警报
高温环境加速水分流失,如不能及时补充,造成我们的身体过度脱水,会直接导致身体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每小时流失13克钠(相当于半勺盐),可能引发肌肉抽搐、心率失常。
科学运动提倡适度出汗,结合心率监测(如保持心率在110-150 次/分钟)和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才是健康减脂的关键。
密闭健身房里的环境健康风险
密闭的健身里,空气污染指数飙升,堪比交通高峰期。
1.CO2
30人在健身房1小时,室内空气中CO2浓度可达2500ppm(超国标2.5倍),引发头晕、注意力下降。
2.甲醛
劣质橡胶地垫、器械涂层持续释放,尤其是新装修不久的健身房,极有可能存在甲醛等污染物超标的情况,甲醛对人体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性,可使人感到头疼、恶心、咳嗽及皮肤过敏,影响中枢神经、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免疫功能,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3.PM 2.5
运动时呼吸量激增3倍,吸入的微尘可直接进入肺泡。高PM2.5暴露增加患急性呼吸道疾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诱发肺癌、COPD(慢性阻塞型肺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
4.病菌
喷嚏飞沫可在密闭空间悬浮40分钟,结核杆菌、流感病毒等病菌传播风险倍增。
健身房挑选指南
1.尽量避免去新装修的健身房
如果新开业的健身房有刺激性气味,说明装修后的通风时间还不够,建议不要急于前往。
2.选择通风好、空气对流装置完善的健身房
最好选择有外窗的健身房,既能保证良好的自然通风,同时健身房内应有足够的机械通风。
3.选择清洁消毒措施到位的健身房
通过闻味道、看记录、多观察,判断健身房清洁消毒措施的落实情况,选择清洁消毒规范、措施到位的健身房卫生程度。
4.有意识地错开健身高峰时段
健身房人员密度过高,会加重室内空气污染,也会为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创造条件,建议制定健身计划时,结合自身情况,健身房尽量避开健身高峰。
来源:烟台文旅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