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友,MIT巨龙再发Nature;近2年的5篇顶刊一作均为中国学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5 10:56 2

摘要:今年1月22日时,我们便报道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巨龙团队在顶刊Nature上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时隔4个月,巨龙带领团队再次在顶刊Nature上以加速预览的形式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报道了菱面体石墨烯中手性超导性的特征。该研究报道了在无摩尔超晶格效应的菱面

今年1月22日时,我们便报道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巨龙团队在顶刊Nature上发表了重要研究成果。时隔4个月,巨龙带领团队再次在顶刊Nature上以加速预览的形式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报道了菱面体石墨烯中手性超导性的特征。该研究报道了在无摩尔超晶格效应的菱面体四层和五层石墨烯中发现了稳健的非常规超导性。研究在五个器件的栅极诱导的平坦导带中观察到了两种超导态,其临界温度Tc高达300mK,且电荷密度ne低至2.4*10¹¹cm⁻²。研究发现,由于电子的轨道运动,时间反演对称性自发破缺,并且多项观测结果均表明这些超导态具有手性特征,具体包括:1. 在超导态下,面内电阻Rxx在变化的垂直磁场B⊥中表现出磁滞现象——这是其他所有超导体中均未观察到的;2. 这些超导态对面内磁场具有鲁棒性,并在自旋和谷极化的四分之一金属相内形成;3. 正常态在零磁场下表现出反常霍尔信号和磁滞现象。

研究还观察到了1.4特斯拉的临界垂直磁场B⊥,这一数值高于任何已报道的石墨烯超导性,表明该超导态接近BCS-BEC交叉区域的强耦合超导性。总之,该研究首次在菱面体石墨烯中发现了手性超导性存在的证据,该观测结果为拓扑超导性的研究提供了一种纯碳材料,有望用于探索马约拉纳模和拓扑量子计算。本文的唯一通讯作者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巨龙,共同第一作者为路正光、韩同航和Zach Hadjri。

本篇Nature文章是巨龙团队今年发表的第2篇顶刊文章了,也是自2023年10月以来发表的第5篇顶刊文章了。此前4篇文章的情况我们之前也大概介绍过,再来回顾一下:①2023年10月18日,巨龙团队在Nature上报道发现菱方堆叠的五层石墨烯是一种全新的多铁材料(共同第一作者韩同航和路正光);②2024年2月21日,巨龙团队在Nature上报道首次在石墨烯中观察到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FQAHE,当然首次观察到FQAHE的是华盛顿大学的许晓栋;共同第一作者路正光、韩同航和姚宇轩);③2024年5月9日,巨龙团队在Science上报道在菱方堆叠的五层石墨烯和二硫化钨的异质结中观测到了大陈数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共同第一作者韩同航、路正光和姚宇轩);④2025年1月22日,巨龙团队在Nature上报道石墨烯/六方氮化硼摩尔超晶格中的扩展量子反常霍尔态(共同第一作者路正光、韩同航和姚宇轩)。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4篇顶刊文章加上最新这篇(4篇Nature和1篇Science),巨龙均是唯一通讯作者;而第一作者除了本次有一位国外学者外,其他的均是巨龙带的3位中国学生(其中2位还是他的清华师弟),即路正光、韩同航和姚宇轩(姚由于为本科访问生,且入组晚,参与了中间3篇)。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几位作者:

巨龙,高中毕业于山西大学附中,曾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银牌(实验成绩全国第1),2005年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班学习,2009年从清华大学本科毕业后,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博。2015年博士毕业后到康奈尔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9年加入麻省理工学院至今,他目前为MIT的Lawrence and Sarah W. Biedenharn Career Development助理教授。据初步统计,巨龙已发表过8篇顶刊文章了,他曾获《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和美国斯隆研究奖(物理领域)等荣誉。

上述五篇顶刊文章均为第一作者(其中3篇排第一)的路正光,他2012年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2020年博士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之后前往麻省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巨龙是他的合作导师。据悉,目前路正光已经正式入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任物理系助理教授了,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实验研究。

上述五篇顶刊文章另外一位均为第一作者(其中2篇排第一)的韩同航,年龄要小一些,他是巨龙的清华师弟,他高中毕业于青岛开发区一中(据悉高中阶段获得过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和生物方面的国家级、省级大奖,包括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高考考了701分)。韩同航202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本科期间曾获物理系最高荣誉—叶企孙奖,还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市的优秀毕业生。本科毕业后他前往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师从巨龙,目前仍在巨龙团队。

另外,也单独提一下参与了中间3篇文章(均为共同一作,最新这篇未参与),也是年龄最小的是姚宇轩,他也是巨龙的清华师弟。姚宇轩高中来自安徽芜湖一中,曾连续两届获全国物理竞赛省一等奖,并通过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获得了一本线的降分录取资格。他于2019年进入清华大学物理系,2022~2023年前往麻省理工学院巨龙课题组进行本科访问生项目研究;在巨龙团队,姚宇轩作为共同一作发表了2篇Nature和1篇Science,他2023年已从清华本科毕业,目前在美国莱斯大学读博。

来源:科技大满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