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做产品,少出门浪

B站影视 2024-12-27 08:11 1

摘要:大而全的广告公司、公关公司以及媒体,生意越来越差,利润越来越少,他们就像连锁饭店,只能提供标准化食物,提供不了米其林餐厅的顶级美食,而很多小而美的乙方公司和垂直赛道的媒体就不一样了,虽然提供不了满汉全席,却可以提供一两道做到极致的菜。碎片化的世界,专业选手,垂

大而全的广告公司、公关公司以及媒体,生意越来越差,利润越来越少,他们就像连锁饭店,只能提供标准化食物,提供不了米其林餐厅的顶级美食,而很多小而美的乙方公司和垂直赛道的媒体就不一样了,虽然提供不了满汉全席,却可以提供一两道做到极致的菜。

碎片化的世界,专业选手,垂直赛道的力量,越来越凸显。

本年度的最后一篇,写给自己。

2024年,我非常感谢这一年,遇到一些人生导师,指点一二,荷尔蒙大幅度下降,逼着我的思维方式被动发生变化,照镜子的时候,锋芒毕露已消失不见,暗暗透出一丝贱兮兮的缓慢感,那不会是传说中的油腻吧?

总之,我慢下来了,在37岁这一年,对时间再次有了新的认知,我看到天上的云在西湖的水面上漂浮,我确定,那就是时间在流动,快进快退的遥控器,不在我的手中。

于是,我年中从北京搬到杭州,准备结婚生子,计划好写小说的后半生,我终于开始用时间节点来安排自己的规划了,如果这是一串珍珠项链,以前串联起来珍珠的是欲望,现在是时间。

这让我想起了孙正义的故事,他19岁的时候就制定了《人生50年计划》,成功人士果然很早就会顿悟一些事情。

目前来看,时间帮我加固了创业的四个认知。

1、欣赏小组织,缓慢发育。

2、匠人精神是基业长青的唯一捷径。

3、创业的方向盘是价值观。

4、利润是脚下唯一的油门。

我是陪伴着中国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传媒人,做记者的时候,负责互联网企业新闻报道,创业后,客户也大多都是互联网企业,我的世界里,全部都是被资本催熟的企业,三五年,就能从一家十几人的小公司,成长为几万人的大公司,久而久之,我一度认为,这就是正常的事情,创业就应该是这样,别人可以,我也有可能可以。

事实上,互联网奇迹只是整个世界商业帝国中的一小部分,他们更像是时代的幸运儿,更多的创业者,需要忍受几十年的时间,才会有一点小小的建树,有些企业甚至在几代人之后,才有一些起色。

我去翻看了50家以上的百年大厂发展史,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其中80%以上的公司,在其创立后的前20年,发展速度都极为缓慢,沃尔玛、IBM、可口可乐、松下、丰田、三得利、三星,甚至我们1987年成立的华为,也是如此,毕竟2007年的时候,华为消费者事业部还默默无闻。

所以,小和慢,才是创业公司的正常发育过程,互联网有着行业特殊性,这种速度在别的行业并不通用。

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人在青岛,海尔成立40年,张瑞敏已经退休好几年,我有时感觉这家公司在中国已经有点品牌老化,但是一想,40年放在全球又算什么呢?还是一个年轻的企业;前些天,在蔚来10周年的晚宴上,跟李斌交流了一会儿,在他看来,10年才哪到哪呢,万里长征第一步而已,他是从互联网圈走出来的企业家,10年放在互联网圈不短,放在车圈,就是刚刚挂上D档。

在创业者的世界里,时间永远都是被压缩的,没有一个创业者会觉得时间够用,无数的梦想还没时间,人已经老去了。

稳扎稳打,接受小公司的命运,用心做好产品,一切纷至沓来。

这就是我的第二个感悟,是什么让一家公司基业长青?是销售吗?是资本吗?是权术吗?我的结论是,唯有产品。

我有个朋友,长发飘飘,络腮胡子,一看就是个艺术家,在上海搞了几年乐队,实在混不下去了,方便面都买不起,毕竟抖音神曲才是社会主流。他索性回到福建老家,把山里的老房子修整了一翻,闲来无事,开始玩起了短视频,现在有了一百多万粉丝,每天傍晚燃起篝火,搞一搞直播,弹弹吉他唱唱歌,每次也有几百块的收入,这家伙前几天还神神秘秘跟我说,卧槽,现在哥们还能睡粉儿。

我问他,你觉得你在上海的时候,玩的是艺术,还是现在在山里玩的是艺术?他想了一整天后告诉我,在上海,艺术是生活,在山里,生活是艺术,前者是谋生,后者是产品。

这让我想起了我所认识的众多媒体老师,这几年日子过得很舒服的,是那些踏踏实实坐在家里搞创作的,反而每天出来抛头露面的交际花们,却在年底的寒风中,四处凑单;公关老师们,也是如此,深居简出的一批人,基本上已经牢牢卡住了岗位,行走在各种饭局酒局的,反而是经常换工作,而且公司越换越小。

浮躁和短期主义,如今是行业内大部分人的一种典型心态,越着急就越容易忘掉业务的核心,大家总是忽略掉战略,而为战术不停买单。

当我们肉眼所见的各种生态中,都是劣币在驱逐良币的时候,幸福的是劣币还是良币?劣币看起来很幸福,实则为随时会来的死亡而痛苦,良币看起来很痛苦,但活下去的机会却始终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愿意向内找答案的人,机会来了,热爱资源整合的串串们越来越多,踏踏实实用心用时间做产品的人,越来越少,反其道而行,永远是赢家。

大而全的广告公司、公关公司以及媒体生意越来越差,利润越来越少,他们就像连锁饭店,只能提供标准化食物,提供不了米其林餐厅的顶级美食,而很多小而美的乙方公司和垂直赛道的媒体就不一样了,虽然提供不了满汉全席,却可以提供一两道做到极致的菜。

传媒行业米其林化的趋势,已经凸显出来了,连锁餐饮的时代过去了,质的权重开始高于量。

我今年开始拒绝一些客户的单子,因为我的团队跟不上,接了之后,就会砸招牌,建立有交付能力的团队,是需要时间的,一味的销售导向型,最终会砸掉自己的口碑。

但是,踏踏实实做产品之外,也有一些时代的畸形产物,比如网红。

我无比厌恶网红这个群体,我所接触到的网红群体,除了李佳琦可以让我保留一点点好感之外,其他全部都是印象极差,基本就是一群电商行业的蛀虫,靠着短视频平台赋予的流量,割韭菜,没有信誉,收取极高的佣金,靠偷换概念打信息差,利用信任,欺骗很多消费者,赚一笔快钱,迅速离场。

这就是我第三个要给自己的告诫,只服务与自己价值观趋同的客户,不能什么钱都赚。

这一点,说实话,很难做到,毕竟大家都是出来求财的,交易是大部分公司的第一使命,只要不违法违规,交易何来价值观呢?不过,随着年纪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之后,我发现了一些伟大的公司,在交易的时候,是有明确价值观的。

一个没有价值观的企业,很难形成持久性的企业凝聚力和战斗力,这种价值观体现在股东、高管、员工、合作伙伴甚至消费者等各种层面,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实现了这种贯穿,马云时代的阿里巴巴实现了这种贯穿。

小公司需要这种价值观吗?当然需要,三口之家还需要一个家风,何况不止三个人的公司呢?这个月,在一个员工离职之后,我突然发现,团队需要确定这种价值观了,于是我们花了一整个下午,开了一场民主会议,确定了第一版的公司价值观,我开玩笑说,华为搞出过华为公司法,我们几个人,就先搞出自己的行动指南,没有共同的准则,快乐工作,就是一句空话。

有了这套指南之后,在随后的一个月里,我们果断砍掉了几个意向合作,因为对方是一些割韭菜的公司,不服务也罢。

服务好价值观趋同的甲方,用匠人精神的产品来获取甲方的尊重和认可,并且支付我们合理的利润,最终形成长期合作,大家一起成长。

过去几年,我已经受够了北京同行们无止尽的内卷,创业要不要尊重利润?当你连利润都不尊重的时候,你在玩一场什么游戏?把自己叉死,顺带也把别人叉死的行业自毁游戏吗?

如果一个公司是一辆行驶的车,价值观是方向盘,那利润一定就是油门,你没有利润,机会来了,你也跑不快,更抓不住,因为你没有利润养活一个一流的团队,在公关媒体这一行,一分价钱一分人,这个现象太明显了,月薪5万的创意策划,跟月薪1万的创意策划,那就是天地之别,曾经,一个大厂VP在饭桌上跟我说,他在媒体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一个能干活的记者,那是10个应届毕业生也顶不上的存在,这是一个充满了天才的行业,天才就需要利润,才能留住。

留住一流的人才,支付一流的薪水,拿到一流的客户,支付一流的利润,如此循环。我听说,行业内,有家广告公司,六七个人,一年做七八千万,这样的公司,不香吗?

综上所述,我认为有一种可能性:老实人的好时代来了,串串们完蛋了。

高尔夫爱好者们,都面临过两种情况,顺风球和逆风球,能打好顺风球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能打逆风球的有几人?所有伟大的基业长青的公司,一定是在逆风球中成长起来的,顺风球里,永远都是伟大时代的附庸品。

放到整个商业圈,曾经无数的创业骄子们,开始方法论失灵,业绩下滑,公司倒闭,甚至破产负债,但是也有一些人在逆风增长,或者平稳过渡,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距?顺风的时候,明明大家都是90杆的水平,逆风之后,三轮车就出来了呢?许老板等一大批地产老板、黄老板等一批零售老板、沈老板等一批汽车老板。

零售圈难吗?但是还是有叶国富、于东来这样的成功者;新能源行业难吗?但是还有李想、李斌、何小鹏这样的逆行者。

机会有两个参与要素,时代和自我,也就是外因和内因。

一个个人或者一个企业,今天的处境,时代参与的比例高,泡沫就会很大,抗风险能力弱,自我参与的比例高,现状就比较真实,穿越周期可能性就高。

真刀真枪的时代,来了,骡子和马,2025年,必然分道扬镳了,这必将是去伪存真的一年,但愿我自己不是那头驴。


来源:一口老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