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敬老 大爱无疆!她赡养八位父母半个多世纪 67岁起带领村民照顾其他老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5 10:44 2

摘要:“得到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的荣誉,我非常激动。服侍老人是我们做子女应尽的义务,现在我最牵挂的是老人的晚年生活。”捧着荣誉奖状,殷志兰的心已经飞回了家。“我的八位‘爸妈’,现在还剩养母一人,我要尽一切能力好好照顾她。”

前天(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张家港市南丰镇新德村村民殷志兰被授予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

“得到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的荣誉,我非常激动。服侍老人是我们做子女应尽的义务,现在我最牵挂的是老人的晚年生活。”捧着荣誉奖状,殷志兰的心已经飞回了家。“我的八位‘爸妈’,现在还剩养母一人,我要尽一切能力好好照顾她。”

半个多世纪以来,殷志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悉心照料父母、养父母、伯父母、公婆共八名老人,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老敬老之歌。她的凡人善举也带动越来越多人参与到孝老爱亲的志愿行动中来,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无私大爱散播在苏城大地。

“结婚不离娘家”

数十年赡养八位爸妈

殷志兰出生于张家港一户普通农家,年幼时因姨妈家膝下无子,她被过继给姨妈当女儿。从此她有了两对爸妈,一对给了她生命,一对抚育她成长。

等殷志兰成家时,由于不放心年迈的父母、养父母和没有子女的大伯大娘,她与丈夫达成“结婚不离娘家”的协议。婚后,娘家六名老人加上公婆,共八名老人的生活起居渐渐都落在了殷志兰瘦弱的肩膀上。

那时候,家里的收入全靠殷志兰夫妻务农。他们最忙时早上不到4点钟就要起床下田,直到深夜12点多才回家,中间休息的几个小时也要用于照顾老人。殷志兰常说,她有一个能够理解她的好丈夫,因为有了丈夫的支持,殷志兰最后放下农活,全身心地照顾八名老人。不用老人提醒,她总把老人春夏秋冬四季的换洗衣服、鞋袜、被褥都收拾得妥妥当当;遇上哪位老人小病小痛,她宁可自己先饿着,也一定要先伺候老人吃饱吃好;即使自己腰酸背痛,也要帮久病卧床的老人们翻身按摩……数十年如一日,殷志兰每天连轴转地照顾八位老人。

殷志兰照顾老人很用心,八名老人十分依赖她。曾经,大娘的侄儿侄女要送大娘去敬老院。大娘一个劲地摇头,拉住殷志兰的手说:“我只要志兰照顾我。”2002年,殷志兰的父亲去世后,她便将娘家五名老人接到婆家一起照顾。那段时间过得非常艰难,母亲脑梗塞、大伯哮喘、大娘美尼尔氏综合征、养母佝偻,不仅需要照顾,费用开销也特别大。邻居都说殷志兰像机器人一样忙个不停。殷志兰总是笑着说:“这是为人子女的责任。”

在殷志兰的照料下,八名老人个个高寿,平均年龄达92岁。如今97岁的养母,仍和殷志兰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让村里老人也过好晚年”

67岁时当起志愿者

随着家里几名老人安详过世,殷志兰的担子变轻了。按理来说,她该好好休息,安享一下自己的晚年,但她是个闲不下来的人。2016年初,殷志兰主动找到村干部,提出一个让大家都意想不到的想法——“我照顾老人经验比较丰富,我要当一名志愿者。”那一年,她也已经67岁。

很快,在殷志兰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以殷志兰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村里不少被殷志兰事迹感召的村民纷纷加入这支队伍。如今,这支志愿者服务队已有32名成员。

范美兰加入“殷志兰志愿服务队”较早,她还记得志愿服务队开展过的一次活动:“跟着殷志兰去村里老人家,找有点困难的、有点孤单的,我们五六家服务下来,老人都挺开心,老人也都惦记着我们了。”转眼,范美兰已参加志愿服务七八年了。

89岁的孙玉兰是“殷志兰志愿服务队”的服务对象之一。她比殷志兰大十几岁,由于身体原因经常卧床休养,吃喝拉撒只能在床上解决。“孙大姐的孩子不在身边,也没人照顾,我心里不好受。”每当孙玉兰养病卧床的时候,殷志兰便来到家中探望,打扫卫生、做家务、聊家常。正是在殷志兰无微不至地关怀和照料下,这对“老姐妹”的情谊日渐深厚。孙玉兰常常拉着殷志兰的手说:“我当你是我的妹妹,你比我亲妹妹还要亲。”

据统计,截至目前,“殷志兰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爱心陪伴、家务清扫、爱心理发等一系列针对残疾、孤寡老人的关爱帮扶活动近400次,服务老人1300余人次。每逢节假日,殷志兰还会自掏腰包购买食材,为老人送去亲手做的时令食品,同时考虑到老人的健康,馅料都是少糖少油。这么多年下来,殷志兰风雨无阻,几乎没有落下一次志愿服务活动。

“虽然志愿者大部分也不年轻了,但大家不怕脏不怕累,都心甘情愿去帮忙。我现在76岁,有人问我到底要做到什么时候?我想直到做不动、走不动为止吧!”殷志兰笑着说,“只要我身体好,我就要为村里的老人们做好服务,让他们过好晚年生活。”(记者 杨溢)

来源:名城苏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