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义务教育作业新规落地:家长不再“代劳”,每周一天无作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5 09:16 3

摘要:"家长终于不用批作业了!"上海市教委一纸新规引爆家长群,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迎来历史性变革——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上海将全面禁止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更首创"每周无作业日"制度,这场教育减负改革将如何重构家校关系?

"家长终于不用批作业了!"上海市教委一纸新规引爆家长群,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迎来历史性变革——从2025年秋季学期开始,上海将全面禁止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更首创"每周无作业日"制度,这场教育减负改革将如何重构家校关系?

一、家长"代劳"时代终结
新规明确划出九条红线:教师不得要求家长检查作业、不得布置重复性无效作业、不得强制打印收费作业。家住浦东的李女士对此感触颇深:"以前每天要花2小时陪孩子订正作业,现在终于能回归家长本位。"数据显示,上海家长日均作业辅导时间达1.8小时,新规实施后预计释放超百万家庭时间资源。

二、作业时长精确到分钟
量化管理成为最大亮点:小学低段取消书面回家作业,中高段每日作业严格控制在60分钟内,初中生作业时长不超90分钟。更创新设立"无作业日"——小学生每周一天完全自由,初中生每周一天无书面作业。黄浦区某重点小学校长透露,将通过"单元作业包"和"分层作业本"实现精准控量。

三、教师责任全面升级
新规倒逼教学改革:教师必须在校内完成作业布置,且需提前试做全量作业。静安区试点学校已推行"作业试做本",要求教师标注每道题预计耗时。闵行区某初中数学组开发智能批改系统,实现作业难度与课堂进度自动匹配。值得关注的是,新规严禁使用AI直接获取答案,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四、监测体系筑牢防线
建立市、区、校三级预警系统,作业记录本将纳入督导评估。徐汇区率先试行的"作业公示平台"显示,各校作业平均时长已下降23%。市教委将组建专业监测中心,每学期发布作业质量白皮书。某区教研员坦言:"这次改革把作业提升到育人高度,倒逼教师从'题海战术'转向精准教学。"

这场触及教育核心的变革,正在重构"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当作业回归育人本质,当童年重获自由呼吸,上海的教育改革正在书写"双减"政策的升级答卷。未来五年,这场静悄悄的革命或将重塑中国基础教育新图景。

来源:德云社小豆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