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气温骤降,冬来春盼。元旦、春节双节临近,市北区疾控中心温馨提示:提高流感知晓率,科学预防,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气温骤降,冬来春盼。元旦、春节双节临近,市北区疾控中心温馨提示:提高流感知晓率,科学预防,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科学认知:了解流感,知己知彼流感,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主要分为甲型、乙型,常呈现为季节性的暴发,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极易发生变异。流感的流行特点主要表现为季节性和传染性。季节性:流感的流行季节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通常出现在秋季和冬季。在北方,流感通常在10月至次年3月之间达到高峰,而在南方,流感通常在4月至9月之间达到高峰。传染性:流感具有高度传染性和较高的病毒变异率,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流感病毒株在全球传播。流感病毒会不断发生突变,形成新的流感病毒株,导致人群对这些新的病毒株的免疫力较低,从而使流感在人群中更容易传播。儿童、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人群等,一旦感染流感病毒,发生重症的风险高。个人卫生:清洁双手,阻断病毒流感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和接触进行传播,其中接触传播是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公共交通工具扶手等,这些表面可能被流感病毒污染。如果不注意手部卫生,病毒可以通过手部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等黏膜部位,从而进入人体,引发感染。因此,勤洗手是预防流感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外出触摸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后以及饭前便后要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或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此外,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通风换气:空气流通 病毒难藏定期通风: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例如教室、宿舍等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每天至少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清洁消毒: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进行清洁和消毒,特别是对高频接触的物品表面(如门把手、桌椅、玩具等)进行彻底消毒。健康监测:及时发现 及早处置晨午检制度:学校、幼儿园等重点场所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及时发现流感样病例。因病缺勤追踪:对因病缺勤的学生和教职工进行追踪,了解其病情和就诊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健康生活:强健体魄,提升免疫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天气寒冷的季节,建议适量摄入红肉。红肉中富含蛋白质和血红素铁,在饮食中适量摄入红肉,可以增强抗寒能力。 补充水分:冬季气温低,空气湿度小,皮肤和黏膜容易干燥,导致水分流失。空气中尘埃含量高,鼻黏膜容易受损,多喝水可以让鼻黏膜保持湿润,不仅有利于抵御病毒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适量运动:冬季青少年也要进行适度的户外运动和锻炼。户外活动和锻炼可增强体质,增强自身免疫力,才能抵御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蚀。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充足睡眠:要注意劳逸结合,培养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爱好。顺应四时,起居有常,保证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及时就医:症状识别,早期治疗流感样症状较重时,应及时就医。在就医过程中,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加重趋势,应及时复诊。疫苗接种:构建屏障,免疫预防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建议易感人群在流感季节到来之前及时接种流感疫苗,以降低感染风险。尤其是医务人员、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婴幼儿、慢性病患者等感染风险高的人群,以及养老机构等聚集场所和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场所人群。关注“市北卫生健康”公众号搜索“流感疫苗”关键字,即可查询全区流感疫苗接种门诊信息,可就近选择门诊预约接种。
来源:忠哥笑说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