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一个细胞的失控开始,它可以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撕裂你原本平静的生活。但比癌症本身更令人恐惧的,其实是大多数患者在确诊后的心理和身体双重沦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癌症,不是谁的专利。它像一张随时可能落下的“彩票”,没有人敢说自己永远不会中这个“头奖”。
从一个细胞的失控开始,它可以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撕裂你原本平静的生活。但比癌症本身更令人恐惧的,其实是大多数患者在确诊后的心理和身体双重沦陷。
是的,几乎99%的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会遇到一个致命的问题:营养不良。听起来不够“高级”?不够“凶险”?但这,恰恰是很多人忽略的关键。
跨不过去这个坎,哪怕肿瘤缩小了,手术成功了,病人还是悄无声息地败下阵来。
我们总以为抗癌的主战场在手术刀下,在放化疗中,在靶向药物的分子靶点上。但真正决定一个癌症患者能否活下来、活多久的,是他有没有挺住“营养崩盘”的那一刻。
有研究发现,大约80%的中晚期癌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其中40%以上属于严重营养不良状态。
这不是说吃得少那么简单,而是身体正在被慢慢“掏空”——蛋白质流失、肌肉萎缩、免疫系统崩溃,连最基本的修复功能都丧失了。这就像你让一台发动机去跑高速,却不给它加油,最后只能熄火在半路上。
很多人误以为“病了就不要吃太多”“肿瘤就是被营养养大的”,甚至连医生说“营养支持”都要打个问号,生怕“喂养了癌细胞”。这种观念,正在杀死无数本可以活下来的患者。
我们不能否认,早期的肿瘤患者如果手术及时,或许可以“斩草除根”;靶向治疗的精准性也的确提高了生存期;免疫治疗打开了抗癌新局面。
但所有这些治疗手段都有一个前提——患者的身体要撑得住。而撑不住的原因,不是肿瘤长得太快,而是身体垮得太快。
临床上我们见到太多这样的患者:治疗前还能自己走进来,两个疗程下来,骨瘦如柴、脸色蜡黄,走几步都喘。
不是治疗无效,而是身体没有能量支持去对抗治疗的副作用。肌肉量的丧失,直接让患者丧失了生存力。
这不是危言耸听,不是医生的“吓唬话”。
2021年《柳叶刀•肿瘤学》刊登的一项多中心研究表明,癌症相关性恶病质(即极度消瘦及营养不良)是癌症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之一,占比高达20%以上。你没看错,不是肿瘤扩散,不是器官衰竭,是营养耗竭。
那到底什么是癌症营养不良?它不仅仅是“吃得少”,更是身体无法正常吸收、利用营养的一种状态。即便吃了,也可能因为肠道功能紊乱、代谢模式改变而无法供能。就像你往油箱里加油,但油箱已经漏了,发动机照样罢工。
这时候的营养支持,不是简单地吃点饭、喝点汤,而是科学、精准、有计划的营养干预。蛋白质、脂肪、碳水、微量元素、电解质……每一样都不能缺。
尤其是优质蛋白质,是“修复”身体的砖头瓦块。没有它,伤口愈合慢,免疫力下降,感染风险直线飙升,治疗反应变差,副作用更重。
很多患者家属会问:“那能不能吃点补品?”答案是:不行。不是所有“补”的都是“营养”。
市面上所谓的“保健品”“补品”,多数没有明确的营养配比,甚至可能含有激素、重金属,对肝肾造成更大负担。
科学营养支持,是根据患者的具体体重、代谢状态、化疗方案、合并症等,制定个体化方案。这不是“吃得多”,而是“吃得对”。
还有人说:“癌症晚期了,吃也没用了。”恰恰越是到晚期,越需要营养支持。即便不能治愈,也要让患者有尊严地活着,有质量地活着,而不是在病床上被活生生“饿死”。
再说回治疗本身,营养状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比如化疗期间,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需要更多能量和蛋白质去修复受损的组织。如果这时候营养不足,就像你明知道要打仗,却不给士兵发粮草,战斗力自然崩盘。
免疫治疗更是对营养状态“挑剔”得不行。2023年一项涉及亚洲患者的大型研究指出,营养评分高的患者对免疫治疗反应更佳,生存期也更长。这是因为免疫系统本身就是“吃营养长大的”,营养差,免疫细胞的活性就低,治疗效果自然打折。
还有一个常被忽视的点是:营养不良会让患者更容易感染。比如肺炎、败血症、口腔溃疡,这些并不是“意外”,而是你身体抵抗力被掏空后的必然结果。而一旦感染,治疗不得不中断,生存期也随之缩短。
说得更残酷一点,营养崩盘的人,连死亡方式都不体面。不是安详地闭眼,而是极度虚弱、意识模糊、器官一点点衰竭,像一盏耗尽电量的灯,慢慢熄灭。这个过程,对患者是痛苦的,对家属是煎熬的。
如果你或家人正在与癌症对抗,请一定把“营养”当作治疗的一部分,而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选项。
我见过太多患者,在肿瘤缩小的喜悦中倒在“营养不良”的陷阱里;也见过很多看起来“病得很重”的人,靠着坚持营养支持,活过了医生的预期,甚至恢复了部分生活质量。
我们也要警惕一些过度宣传的“营养神话”。比如所谓的“生酮饮食抗癌”“断糖断癌”,这些理论在一些动物实验中有一定依据,但远远没有在人类临床上达成共识。断糖确实可能“饿死”一些癌细胞,但也会饿死你自己。
人体不是试管,不能靠极端手段去博一线生机。科学的营养支持,是精细调控,是医生、营养师、患者三方协作的结果。不是一碗汤、一瓶粉就能解决的事,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如果你问我,癌症治疗中最容易被忽视却最致命的环节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营养。
如果你问我,能不能靠吃活下来?我会说,不能靠吃活下来,但一定会因为吃得不对而死得更快。
如果你问我,营养支持值不值这么重视?我只能说,等你亲眼看过一个人因为营养改善而从床上坐起来、走出去,你就明白,这不是“吃得好”那么简单,而是“活得久”的关键。
癌症不是终点,而是一场马拉松。体力差的人,跑不到终点;营养差的人,连起跑线都站不稳。
别再把“吃好”理解成“贪嘴”,也别再把“营养”看成“补品”。它是治疗的一部分,是你活下去的资本。
而这件事,只有你自己和你的家人能帮你做到,医生再厉害,也喂不进去营养。
不要让身体垮在希望来临的前一刻。
参考文献:
1.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营养治疗专家委员会.《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2020年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柳叶刀•肿瘤学》2021年期刊:Cancercachexia:amajoryetunderestimatedcauseofcancermortality.
3. 亚洲肿瘤营养研究联盟(ASNRA)2023年度报告:《营养状态与免疫治疗反应的临床关联研究》。
来源:周医师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