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青岛人 | 王 玉:经典好戏,王玉京韵传乡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5 07:02 3

摘要:王玉,北京市曲剧团演员,代表作品《正红旗下》《茶馆》《北京人》《龙须沟》《离婚》等,曾获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比赛一等奖、澳门世界华人艺术节金奖、中国戏曲红梅荟萃金奖等荣誉。

人物简介:

王玉,北京市曲剧团演员,代表作品《正红旗下》《茶馆》《北京人》《龙须沟》《离婚》等,曾获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比赛一等奖、澳门世界华人艺术节金奖、中国戏曲红梅荟萃金奖等荣誉。

王玉

8月,由北京市曲剧团推出的曲剧《茶馆》将在青岛演出。青岛籍曲剧名家王玉将重返岛城舞台,将曲剧这一纯粹北京“地方戏”带给家乡观众。

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剧种,北京曲剧1952年由老舍先生亲自命名,它以单弦牌子曲为基础并吸收大鼓、琴书等传统曲艺元素,逐步形成戏曲化的表演形式,全面体现了京味文化的魅力。北京曲剧发展史上涌现出魏喜奎、许娣、张绍荣等艺术大家,《杨乃武与小白菜》《北京人》等代表作备受观众喜爱。

2025年,曲剧《茶馆》推出全国巡演,在上海、合肥、杭州、郑州等站赢得了热烈反响。而对于鲜少接触曲剧的青岛演出市场来说,北京市曲剧团带来的《茶馆》将让岛城观众亲炙名家,领略艺术风范。

守正创新,曲剧传承

在全国地方戏里,北京曲剧独树一帜,它特有的说唱艺术手段配以极富北京韵味的唱腔,能深度呈现作品的文化意韵,在通俗化、大众化的外表下表达高度的文化品位。北京曲剧的发展与老舍、曹禺等京派大家的作品分不开,像是《龙须沟》《北京人》《茶馆》等都是长演不衰的经典剧目。“因为曲剧反映的就是北京的风土人情,台词融入了方言的声、韵、调以及儿化音,增强了韵律感和地域特点,把北京生活呈现在舞台上。”王玉介绍,北京曲剧优秀剧目《烟壶》《正红旗下》多次荣获文华奖等重量级奖项,剧团还推出了《少年天子》《珍妃泪》等优秀作品,让曲剧走出北京,接受全国观众的品评。

2023年,越剧《新龙门客栈》横空出世,并且红遍大江南北,让业界发现地方戏的现代改编具有极大的空间——经过巧妙包装后的地方戏同样会赢得年轻人的钟爱。王玉见证了北京曲剧21世纪以来的发展,她对戏剧的革新之路充满信心,“传统的剧目、传统的表演形式都应该面向现代社会进行多元发展,当然,这意味着我们要做出很大的改变。北京曲剧一直强调‘守正创新’,所谓‘正’就是我们北京曲剧的根,我们要守住这一曲种最基本的东西,然后,在艺术根系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创新。其实,这条路不太好走,因为社会发展这么快,观众的审美也非常多元,但我们必须在改革创新的路上走下去,寻找被大众所接受的创新方式。”

好戏有约,乡情绵长

王玉声乐专业出身,在岛城著名音乐人王军的悉心指导下,她先后毕业于青岛艺术学校、中国戏曲学院。进入北京曲剧团后,王玉迅速成长为曲剧领域的领军艺术家,也见证了戏剧艺术与观众的血脉相连。

《茶馆》既是老舍的话剧作品,也是北京曲剧的经典。著名话剧演员于是之曾观摩曲剧版《茶馆》并给予高度评价。此次《茶馆》巡演所到之处气氛爆棚,郑州观众不仅坐满了剧场,还热情跟主创互动,气氛感人。王玉表示,巡演版北京曲剧《茶馆》保留了最初的版本,“这个戏是原汁原味的呈现,可以说是经典当中的经典,不需要再去做任何改变。”

作为青岛人,王玉颇为恋家,每年春节都会回青岛过年,为此甚至推掉了央视春晚的邀约。王玉说:“就算走得再远,家乡的这份情感永远不变,这份情怀也无法割舍。一回到青岛,感觉阳光都是温暖的,一下火车闻到海边的气息,你就觉得立马整个人放松下来,剩下的就只有安宁、安静。”此次《茶馆》在青岛巡演,王玉将把北京曲剧这张京味儿文化名片带给家乡观众,呈现“一出戏打动一座城”的艺术感染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责任编辑:刘聪聪

来源:青岛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