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一场跨越四千公里的温情互动在江淮大地绽放。5月24日,“皖疆童行牵小手石榴花开映庐州”主题实践活动以创新实践书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答卷。这场由合肥市民政局牵头,高新区社会发展局、联合新疆驻皖工作组、瑶海区红石榴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共同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一场跨越四千公里的温情互动在江淮大地绽放。5月24日,“皖疆童行牵小手石榴花开映庐州”主题实践活动以创新实践书写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答卷。这场由合肥市民政局牵头,高新区社会发展局、联合新疆驻皖工作组、瑶海区红石榴民族文化交流中心共同打造的儿童关爱行动,不仅为61名皖疆儿童开启成长新视界,更构建起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的创新样本。
科技赋能:为边疆儿童插上梦想翅膀
活动首站聚焦科技创新,来自新疆和田的30名少数民族儿童与合肥本地的31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共同走进科技殿堂。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体验中心,维吾尔族女孩阿布都热西提·阿塔吾拉第一次与AI机器人完成双语对话时,眼眸中闪动的光芒让随行教师动容。“这些孩子中超过80%是首次接触前沿科技,我们特别安排来自农村牧区的儿童参与,就是要用科技力量破除地域发展差异”新疆驻皖工作组活动负责人透露。
立体关怀:构建五维成长支持体系
活动设计凸显系统性思维,形成“科技启蒙+文化浸润+生态感知+安全保障+长效帮扶”五位一体关爱体系。在青年创意田园的智慧农业基地,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姚思思(化名),通过无土栽培实践找到了农业科学兴趣;瑶海区红石榴民族文化交流中心组织的非遗课堂,则让皖疆儿童在共同制作石榴主题剪纸中深化文化认同。
“我们为每个孩子建立了个性化关爱档案”,合肥市民政局儿童福利处负责人介绍,活动礼包中的运动水杯印有专属二维码,后续可通过“云结对”平台实现持续帮扶。数据显示,此次活动儿童中16人为留守儿童,15人来自低保家庭,主办方特别配置专业社工进行心理疏导。
文化共融:打造民族团结实践新课堂
午间的文化交流成为情感交融的重要场域。当新疆舞蹈《草原欢歌》遇上了诗朗诵《合肥,我的家》,不同艺术形式的碰撞激发出孩子们对中华文化的深层认知。来自新疆皮山县的麦麦提艾力·库尔班在日记中写道:“原来合肥的小朋友也会跳我们的舞蹈,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为保障活动安全有序,主办方创新建立“三个一”保障机制:完备应急预案、专业医护团队、暖心志愿者队伍全程护航。高新区10名志愿者“一对三”结对帮扶,让每个孩子都能尽情参与。高新区社会事业发展局分管负责人表示:“我们正将活动经验转化为常态化工作机制,计划每季度开展主题交流活动,为特殊群体儿童提供精准关爱帮扶”。
中国新疆社会科学联合会原副主席陈翰林评价:“合肥实践突破传统帮扶模式,通过沉浸式体验促进各族儿童深度交融,为新时代儿童福利保障工作提供了可复制样本”。
随着“红石榴”成长计划的深入推进,这场始于儿童节的温暖约定,正在续写多元化帮扶护航成长的崭新篇章。小红花视界也将持续关注,带来更多后续报道。
欢迎投稿
生活满是热爱,合肥皆有暖光。
我们珍视每一份生活热忱,点赞每一瞬合肥温情。
如果你擅长定格暖人心扉的时刻,“小红花视界”诚邀你投稿分享,一起让合肥的温暖被更多人看见!
投稿须知:作品题材不限,内容不限,拍摄器材不限,视频、图片清晰不影响排版输出即可。
投稿邮箱:hfgst988@163.com
来源:阿三爱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