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科技周】微光汇聚璀璨银河:他们为96万人打开逐梦苍穹的大门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4 21:26 2

摘要:“十年来,我们从一支小队发展到全国31个省级总队、300支科技志愿者队伍,7万余名志愿者带着飞行模拟器、火箭模型、火箭返回舱和满腔热忱,走进全国290个市县,为96万人打开了航空航天的大门。”5月24日,在2025年贵州省科技活动周暨贵州科技节开幕式上,中国飞

“十年来,我们从一支小队发展到全国31个省级总队、300支科技志愿者队伍,7万余名志愿者带着飞行模拟器、火箭模型、火箭返回舱和满腔热忱,走进全国290个市县,为96万人打开了航空航天的大门。”5月24日,在2025年贵州省科技活动周暨贵州科技节开幕式上,中国飞天梦科技志愿团团长张海分享了团队用科普播种梦想、用行动点燃希望的故事。

2016年,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中国飞天梦科技志愿团正式成立;2021年,中国飞天梦科技志愿团贵州省总队成立。张海说,团队的初心是为国家培养航空航天人才,让更多孩子仰望星空时,眼里有光、心中有梦。

张海分享团队用科普播种梦想、用行动点燃希望的故事

张海介绍,中国飞天梦科技志愿团在贵州组建109支高校支队、研究生支教团和西部计划志愿者支队扎根基层,启动“中国飞天梦-科普贵州行”“千场科普十万人计划”等科普活动,仅去年,73支队伍走进贵州60多个区县,举办500余场科普活动,覆盖青少年13.8万人次。

在贵州开展科普活动期间,有两件事让张海印象深刻。

2022年11月27日,在中国飞天梦科技志愿团的带领下,贵州石阡县甘溪小学学生刘应梅和谭羽晨,做了一件他们从未想过的事——站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目睹了火箭发射过程,从躲星星的孩子,变成了追星星的孩子。

“石阡县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无名英雄’。早年间,这里曾是火箭一级残骸的落区,村民们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张海说,带孩子们去看火箭发射,不仅是为了圆梦,更是为了告诉他们,中国航天的辉煌,也有他们的一份贡献。

同样是2022年,全国首批十所“中国飞天梦-王伟英雄班”在贵州落地,3000多名学生踊跃报名,最终323人荣获殊荣,成为英雄精神的传承者。

“在开班仪式上,孩子们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喊出‘为祖国 去飞行’,这一刻,英雄的血脉与少年的理想交融。”张海说,如今,“王伟英雄班”的学员已经参与空管开放日活动,走进航模制作课堂,甚至登上模拟飞行器。他们中很多人的梦想是成为飞行员,守护祖国的蓝天。

在科普过程中,中国飞天梦科技志愿团也在思考如何让深奥的航天知识变得有趣,让科学“活”起来。为此,他们做了一系列尝试,比如举办“中国飞天梦”主题的航空航天科普巡展,展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邀请院士、专家、航天员、飞行员开展“中国飞天梦大课堂”科普讲座,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成长经验。在黔东南,他们正在将科学与艺术结合——用具有民族特色的童声演绎《玉盘》,用歌声传递宇宙的浪漫。

张海表示,这些创新并非偶然。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普不能停留在黑板前,而是要让青少年动手、动脑、动心。

“中国航天的史诗由无数平凡人的奋斗写就。从实验室到发射场,从山区少年到科学家,每个人都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点微光。而微光汇聚处,终成璀璨银河。”张海说,愿以科普为舟、梦想为帆,载着更多青少年驶向星辰大海。因为,他们的未来,就是中国航天的未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袁航

编辑 王雨

二审 谌贵璇

三审 孙晓蓉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