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次活动是举办的第三届,一直得到广大红迷的厚爱,今年北京服装学院落户到张家湾,双方以雅集为媒,以文化为魂,共同擦亮这张金名片,让红学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芒。
今天(5月23日),“2025·张家湾古镇红学文化雅集”在张家湾设计小镇开幕。
此次活动是举办的第三届,一直得到广大红迷的厚爱,今年北京服装学院落户到张家湾,双方以雅集为媒,以文化为魂,共同擦亮这张金名片,让红学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璀璨光芒。
本次活动由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通州区委区政府、北京服装学院主办,通州区委宣传部、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管理委员会、张家湾镇党委政府承办。
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张庆善,北京服装学院院长贾荣林,通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侯健美,通州区副区长林正航,北京服装学院副院长王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朴军出席活动。
本次以张家湾红学文化为主导,深度融合北京服装学院的时尚教育资源与张家湾设计小镇的产业生态,助推张家湾“红学圣地”建设,弘扬本地区的非遗文化。
活动聚焦高校资源,联动青年力量,推动时尚产业区域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张家湾古镇的创新力和影响力,形成“文化+时尚”双轮驱动格局。
侯健美在致辞中说,
此次红学文化雅集活动,依托北京服装学院的优质教育资源,结合设计小镇的产业生态,探索“文化赋能、时尚引领”的融合发展路径。通过擦亮张家湾“红学圣地”的金名片,推动红学文化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让红楼绮梦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通州力量。
张庆善谈到,大运河文化与红学文化在张家湾交相辉映,为古镇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
红学文化雅集活动,就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讲好大运河的故事,讲好《红楼梦》故事,讲好曹雪芹的故事,让伟大的文学经典成为推动张家湾古镇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动力。
贾荣林说,本次雅集以探索《红楼梦》文化元素与时尚设计的融合为宗旨,致力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张家湾作为曹雪芹《红楼梦》的重要灵感源泉,更赋予了本次活动独特的文化意义。北京服装学院依托自身学术优势,积极推动红学文化与时尚设计的融合,通过校地合作,探索产教融合的新路径,成功打造了《红楼幻裳》等文化创意作品,为红学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呼吁社会各界携手合作,以运河为卷,以红楼为韵,共同书写副中心“古今辉映、产城共荣”的新篇章。
在合作签约环节,北京服装学院、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管理委员会、张家湾镇政府共同签订校产城战略合作协议。
协议确立常态化需求对接机制与双向研学交流机制,致力于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加速区域产业升级转型,全面提升张家湾在时尚产业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为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创新发展动能。
现场,由北京服装学院联合10家相关单位共同组建的“北京大运河时尚联盟”正式启动。联盟旨在整合大运河沿线资源,打破行业壁垒,促进产业、城市与学术的深度融合发展。
北京北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姚红光现场宣读倡议书,呼吁各界携手共筑文化创新生态,为副中心建设增添新的活力与魅力。
现场,“2025·张家湾古镇红学文化雅集”正式拉开帷幕。
随后,一场以《红楼梦》角色为蓝本的服装服饰秀演,成为了焦点。通过小剧场演出和动态走秀展现古典美学与现代时尚的碰撞,打造一场文化视觉盛宴。服装整体设计风格融合《红楼梦》传统元素与现代创新元素,几十款新创作的时装设计,展现了融合中国传统元素的新式设计风貌。
在“红学大讲堂”与艺术讲座环节——
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张庆善以《〈红楼梦〉何以历久弥新》为题,深度解析经典的永恒价值。
国家级高级服装设计师、北京服装学院教授蒋金锐结合《清·孙温绘本〈红楼梦〉服饰艺术再现》项目,分享传统服饰文化的活化经验,为观众带来学术与艺术的双重启迪。
此外,作为活动核心环节,“运织红楼——红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汇聚京杭大运河沿线及江南三织造产业链的十余位权威学者,围绕《红楼梦》的文化载体展开深度对话。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石中琪教授与北京服装学院蒋玉秋教授共同主持。
研讨会突破传统学术框架,着力推动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仅为红学文化的学术研究开辟新视角,更以创新实践打通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桥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提供了“张家湾样本”。
本次雅集将持续至5月25日,期间还将举办红学文化创新传承主题研讨会、张家湾镇产业推介会、《梦回红楼·张家湾》红楼梦主题小剧场和《红楼幻赏》时尚动态秀演活动。
此次活动不仅是红学文化的盛宴,更标志着北京服装学院与张家湾镇的校城产融合发展迈入新阶段。
未来,双方将围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红学IP”为核心,打造集文化传承、创意设计、文旅融合于一体的创新示范区,为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
来源:京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