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景耀六年冬,魏大将军邓艾克江由,长驱而前。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 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材料一:
景耀六年冬,魏大将军邓艾克江由,长驱而前。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后主使群臣会议,计无所出。 或以为蜀之与吴,本为和国,宜可奔吴;或以为南中七郡,阻险斗绝,易以自守,宜可奔南。
谯周以为:“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服。且政理不殊,则大能吞小,此数之自然也。由此言之,则魏能并吴,吴不能并魏明矣。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且若欲奔南,则当早为之计,然后可果;今大敌以近,祸败将及,群小之心,无一可保,恐发足之日,其变不测,何至南之有乎!”群臣或难周曰:“今艾以不远,恐不受降,如之何?”周曰:“方今东吴未宾,事势不得不受之,受之后,不得不礼。若陛下降魏魏不裂土以封陛下者周请身诣京都以古义争之。”众人无以易周之理。于是遂从周策。刘氏无虞,一邦蒙赖,周之谋也。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谯周传》)
材料二:
魏之伐蜀也,吴人或谓襄阳张悌曰:“司马氏得政以来,大难屡作,百姓未服,今又劳力远征,败于不暇,何以能克!”悌曰:“不然。曹操虽功盖中夏,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丕、睿承之,刑繁役重,东西驱驰,无有宁岁。司马懿父子累有大功,除其烦苛而布其平惠,为之谋主而救其疾苦,民心归之亦已久矣。故淮南三叛,而腹心不扰;曹髦之死,四方不动。任贤使能,各尽其心,其本根固矣,奸计立矣。今蜀阉宦专朝,国无政令,而玩戎黩武,民劳卒敝,竞于外利,不修守备。彼强弱不同,智算亦胜,因危而伐,殆无不克。噫! 彼之得志,我之忧也。”吴人笑其言,至是乃服。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十》)
1. 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若陛下降A魏B魏不裂土C以封陛下者D周E请身F诣京都G以古义H争之。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克,攻占。与《谏太宗十思疏》中“克终者盖寡”的“克”含义不同。
B. 易,改换。与《种树郭橐驼传》中“根拳而土易”的“易”含义相同。
C. 固,稳固。与《阿房宫赋》中“独夫之心,日益骄固”的“固”含义不同。
D. 修,整治。与《过秦论》中“务耕织,修守战之具”的“修”含义相同。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邓艾大军长驱直入,百姓惊慌逃跑,蜀国来不及应对,有人建议逃往吴国,也有人建议退守南方。
B. 谯周独持己见,他认为吴国还不具备与魏国分庭抗礼的实力,这种情势之下,不得不接受蜀国降魏。
C. 吴国有人认为司马氏当权后,魏国政治动荡,未能收拢民心,况且伐蜀是劳力远征,不可能成功。
D. 张悌从内政角度分析了魏国和蜀国的政治状况,比较了曹氏和司马氏执政的差异,认为魏国必胜。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等为小称臣,孰与为大?再辱之耻,何与一辱?(4分)
(2)曹操虽功盖中夏,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4分)
14. 蜀国倾覆的原因在两则材料中都有所揭示,请简要概括其共同点。(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
赠河东虞押衙二首(其一)①
许浑②
长剑高歌换素衣,君恩未报不言归。
旧精鸟篆谙书体,新授龙韬识战机。
万里往来征马瘦,十年离别故人稀。
生平志气何人见,空上西楼望落晖。
【注】①虞押衙,工书善文,即将奉使从军,作者题诗送别。②许浑,晚唐诗人,年轻时屡试不第,后长年奔波仕途。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不提眼前离别情景,而直接描写友人换上素衣、挥剑高歌的形象,手法新奇。
B.次句以议论入诗,既是对友人身许君国的称赞,也包含对友人不辱使命的期望。
C.颔联写虞押衙不仅精通书法,还能演习兵书战法,赞扬友人文武兼备的非凡才能。
D.颈联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上着笔来表情达意,与杜甫《登高》一诗的颈联手法类似。
7.有人认为尾联两句在内容和情感上无关送别,与前三联有脱节之嫌。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联系全诗说明理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在《离骚两句中认为自己所处的社会现状是世俗之人善于取巧,做事违背规矩。
(2)以“云”譬喻女子浓密柔软的头发,在古诗文中数见不鲜。如《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和温庭筠《菩萨蛮》中的 “________”,均借以描绘了女子晨起梳妆的景象。
(3)“瀚海”一词常见于古代典籍,在唐朝诗人的边塞诗中也时有出现,如
参考答案
1. BDG
【详解】
句意:如果陛下投降魏国,而魏国不划分土地封给陛下的,我请求只身到洛阳,用古代的大义与他们争辩。
“陛下”作主语,且“若陛下降魏”表意完整,且后面“魏”“魏”都指魏国,不能连用,中间需停顿,B处应断开。
“魏不裂土”“封陛下”是两种行为,之间用“以”连接,前后构成目的关系,语意联系紧密,用“者”在句末表停顿,总体表明魏的情况,D处应断开。
“周”指谯周,后面“请身诣京都”是他的行为,“以古义争之”是“诣京都”的目的,前后表意完整,中间需停顿,G处应断开。
2. B
【详解】A.正确。攻占。/能够。句意:魏国大将军邓艾攻占江由。/能够坚持到最后的大概就少了。
B.错误。改变,驳倒/改换。句意:众人没有办法改变谯周的道理。/根部拳曲而土被改换。
C.正确。稳固。/固执。句意:他的根基是很稳固的。/秦始皇的心,一天比一天骄横固执。
D.正确。均为整治的意思。句意:不整治用于防御的设施、器物。/致力于耕作纺织,整治防守作战的器具。
3. B
【详解】B.“这种情势之下,不得不接受蜀国降魏”错误。材料一第二段:群臣或难周曰:“今艾以不远,恐不受降,如之何?”周曰:“方今东吴未宾,事势不得不受之……”是邓艾不得不接受蜀国降魏。
4. (1)同样是称臣,向小国称臣与向大国称臣相比,哪一个更好?两次受辱所受的耻辱,与一次受辱相比,哪一个更耻辱呢?
(2)虽然曹操的功绩在中原无人能及,但民众畏惧他的威势,却不感念他的恩德。
【详解】(1)“等”,同样;“小”“大”,均是形容词作名词,小国、大国;“孰与”,与……相比,哪一个……;“再”,两次;“何与”,与……比怎么样。
(2)“盖”,盖过、超过,无人能及;“中夏”,中原地区;“威”,威势;“怀”,感念。
5. 守备不修,缺乏智谋,魏蜀两国强弱悬殊。
【详解】“蜀国倾覆”原因,见于材料一中的“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今大敌以近,祸败将及”和材料二中的“今蜀阉宦专朝,国无政令,而玩戎黩武,民劳卒敝,竞于外利,不修守备。彼强弱不同,智算亦胜,因危而伐,殆无不克”。分析可知有三个共同点:
一是材料一的“不作城守调度”和材料二的“不修守备”,都是说守备不修;
二是材料一的“而蜀本谓敌不便至”和材料二的“智算亦胜”,都是说缺乏智谋;
三是材料一的“今大敌以近,祸败将及”和材料二的“彼强弱不同”,都是说魏蜀两国强弱悬殊。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景耀六年冬,魏国大将军邓艾攻占江由,长驱直入。而蜀国本以为敌军不会马上攻来,未作守城的准备。等到听说邓艾已进入阴平,百姓慌乱骚动,纷纷逃进山林荒野,不能禁止。后主刘禅召集群臣讨论对策,无人能想出妙计。有人认为蜀国与吴国,本为友盟,应该可以投靠吴国;有人认为南中七郡,陡峭险阻,容易守御,应该可以南奔。
只有谯周认为:“自古以来,没有寄依别国而作天子的事,现在如果投奔吴国,一定要臣服吴国。而国家的政令和伦理不同,大的能吞并小的,这是自然规律。从这一点看,魏国能够吞并吴国,而吴国却不能吞并魏国,这是很明白的事。同样是称臣,向小国称臣与向大国称臣相比,哪一个更好?两次受辱所受的耻辱,与一次受辱相比,哪一个更耻辱呢?而且如果想要奔赴南方,就应当及早计划好,才能成功;如今大敌已经临近,灾祸失败也将要降临,而且众小人之心,没有一个可保其不变,恐怕我们出发的时候,其变化不可预料,怎么能到达南中呢!”有人说:“如今邓艾已经不远,恐怕他不接受我们投降,怎么办呢?”谯周说:“现在吴国还没有臣服于魏,事情的形势使他不得不接受,接受了也不得不待之以礼。如果陛下投降魏国,而魏国不划分土地封给陛下的,我请求只身到洛阳,用古代的大义与他们争辩。”众人没有办法改变谯周的道理。于是后主听从谯周的建议。刘姓平安无事,整个蜀国也因此而完好,都得力于谯周的谋划。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谯周传》)
材料二:
魏国伐蜀时,吴国有人对襄阳人张悌说:“司马氏得到朝政大权以来,国内的大乱屡次出现,百姓还没有归服,如今又费尽辛劳去远征,他会败于没有时间休整,怎能取胜?”张悌说:“不是这样。虽然曹操的功绩在中原无人能及,但民众畏惧他的威势,却不感念他的恩德。曹丕、曹睿继承他,刑罚苛繁劳役沉重,驱使人民东西往来奔走,没有一年安宁过。司马懿父子累世立有大功,废除对百姓烦琐苛刻而实行对百姓较为平和有利的政策,为百姓谋划着想而解救他们的疾苦,民心归顺他已经很久了。因此淮南出现三个叛逆,而腹心之地不受惊扰;曹髦被杀而死,四方也没有引起叛乱。而且能够任用贤能,使他们各尽其心,他的根基是很稳固的,奸计也得以实现了。而如今蜀国却是宦官专擅朝政,国家没有政策法令,而且穷兵黩武,人民劳顿兵士疲惫,竞争于外利,不整治用于防御的设施、器物。他们强弱不同,魏国人的智谋又胜过蜀国人,魏国乘其危难而攻伐,大概战无不胜。唉!魏国得志,是我们的忧患。”起初吴国人都取笑他的话,到魏国取胜后才信服。
(节选自《资治通鉴·魏纪十》)
6.A(“换上素衣”错,应该是“脱掉素衣,换上朝服”。)
7.示例一:不同意。①内容上前后贯通。前三联围绕送别友人展开,尾联则是对友人离去后自身处境的设想,是前三联内容的自然延伸;②情感上前后相关。前三联表达对友人的称赞与祝福,尾联写自身的怀才不遇,隐含像友人一样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按“示例一”作答,满分6分,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示例二:同意。①前三联围绕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升迁的祝福、对友人杰出才干的赞扬,以及对友人的离别不舍之情;②尾联突然写自身不被理解,只能登楼怅望,内容上与送别无关,情感上也与前三联不太谐调。
(如按“示例二”作答,最高只能给4分,每答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8.(1)固时俗之工巧兮 偭规矩而改错 (2)绿云扰扰 鬓云欲度香腮雪
(3)示例一: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示例二: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6分,每写对一句给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给分。第⑶题有其他符合要求的答案也可给分)
来源:高中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