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用好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下称“湖南一师”)红色资源,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湖湘学子立报国强国大志向,12月25日,在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湖南一师共同打造的“第一师范”大思政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杨斯涵通讯员陈新苗
为了用好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下称“湖南一师”)红色资源,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湖湘学子立报国强国大志向,12月25日,在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下,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湖南一师共同打造的“第一师范”大思政课堂正式开课。
现场,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向湖南一师授牌。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夏智伦出席活动并讲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赵成新出席活动。湖南一师党委书记罗成翼代表该校致辞,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余伟良主持。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代表、学生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
沉浸互动戏剧体验,跨时空对话历史
“同学们,请问你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读书是为了振兴中华”“读书是为了求知,求知是为了救国”……“大先生”杨昌济与一群民国时期的学生穿越历史长河,“走”进一师八班教室,展示何为青年责任与担当。
课堂上,杨昌济教育学生们学习要下笔墨功夫,毛泽东读书时期所做的笔记被分发到大家手中,《伦理学原理》全书皆用工整的字迹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语,引起阵阵惊呼与赞叹。
在校内古井旁,参观者聆听“毛泽东每天清晨洗冷浴”的故事,与角色扮演者一同前后屈膝、活动肩颈,复现湖南一师学子练习“六段操”的场景,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深刻内涵。
毛泽东同学的扮演者、长沙理工大学学生张文博说:“通过角色扮演,我能感受到当时同学们对知识那种求知若渴的探索精神,希望以此来报效国家,实现民族复兴。”长沙理工大学学生胡璟宏则表示,这一次特殊的红色体验,让他想起了毛泽东同志文章中曾写到“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我想这也是对我们精神的一种淬炼。”
记者发现,现场不仅有大学生,还有来自长郡中学的学生。长郡中学高一2407班学生陈奕龙告诉记者,自己有幸参加这次特别的思政课,通过移动课堂的形式,实地了解了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求学经历。“这次活动不仅让我对毛泽东的生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思政课有了全新的认识。”
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馆长杨丹表示,这种实景沉浸的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和思考,将立报国强国大志向的道理浸润到故事讲述和具身体验中,极大地提高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而最后启发式微电影和互动式微论坛,教师总结课程,则升华主题,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确保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据悉,“第一师范”大思政课堂将于1月份正式上线预约,课堂分为“第一师范”青春课堂与“第一师范”红色讲堂两种形式,每两周一次,轮流面向全省大中小学生开放,届时,学生通过沉浸式体验、启发式微电影、互动式微论坛、名家面对面等方式,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有效性。
打造有灵魂、有内涵、有趣味、有印记的“大思政课”品牌
“‘第一师范’大思政课堂,对于我们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我认为体现在时间大、空间大、学生数量大。”湖南一师第一附属小学校长方芳认为,大思政课把教学从教室内转向了实地展馆,同时,时间也从课堂40分钟,拓展到了60分钟,甚至是近80分钟的课,让学生体验感更强。此外,大中小学生一起在沉浸式的课堂里面,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对于大家来说应该有不一样的体悟。
罗成翼表示,“第一师范”大思政课堂将把思政“小课堂”搬进湖南一师旧址这个融社会、历史和现实于一体的“大课堂”,把湖南一师及其旧址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生动教材。湖南一师将扎实做好学校旧址的保护利用,持续深化“两个结合”的研究阐释,切实将红色文化和湖湘文化精髓融入人才培养,努力在全省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上担使命、立标杆,为培养中国式现代化栋梁之材贡献一师力量。
“立足湖湘大地,用好湖南一师旧址及其红色资源,办好‘大思政课’,意义重大,使命非凡。”夏智伦表示,要高规格、高标准推进“第一师范”大思政课堂建设,全力打造有灵魂、有内涵、有趣味、有印记的“大思政课”品牌。全省大中小学要用好用活湖南一师旧址这个生动课堂,常用善用“我是接班人”“我的韶山行”“岳麓书院”“奋斗青春号”等其他大思政课,努力培育更多具有湖湘风范、堪当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应对文章及图片的真实性及版权负责。一旦因此引发版权纠纷,权利人提出异议,华声在线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删除相应内容。侵权责任由投稿者自行承担,如由此造成华声在线损失,投稿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如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38160107#(#改成@)qq.com。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