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法援路上的追梦人——记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律师 李俊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4 17:44 2

摘要:李俊祥律师来自江南水乡江苏省无锡市,他于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参加 “1+1” 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今年以来,接待来访群众300余人次,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51件,代写法律文书103份,为当地群众挽回经济

李俊祥律师来自江南水乡江苏省无锡市,他于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参加 “1+1” 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开展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今年以来,接待来访群众300余人次,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51件,代写法律文书103份,为当地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75余万元,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律师为人民”的宗旨。

两年援蒙之路

赓续法援精神

去年服务期满之后,李律师选择继续在乌拉特后旗志愿服务。延期服务的第一天,李律师不顾舟车劳顿迅速投入工作中,前往乌拉特后旗人民检察院对接一起刑事案件审查起诉阶段的辩护工作。他说:“我有幸成为了“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参与者之一,我感到万分荣幸的同时,也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服务好当地群众,不仅要弘扬志愿者精神,更要为当地群众实实在在做事,把政府的法治惠民工程落在实处。”

开展普法宣传

传播法治声音

李俊祥律师法律援助在志愿服务期间,积极参与 “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普法万里行”活动,多次走进苏木、社区、校园、军营等场所,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努力提高当地群众学法、懂法、用法的能力,增强了当地群众的法治观念。尤其是针对当地矿企较多的情况,李律师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普法宣传活动,重点就劳动用工、合同管理和税务合规三方面进行讲解宣传和风险提示,并主动了解企业的法治需求。通过法律法规、政策解读等方式提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助力企业良性发展。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法律讲座、普法宣传9次,参与人数1100余人次。

全力帮扶群众

真情温暖人心

2024年9月,尤某来到乌拉特后旗法律援助中心求助,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得知尤某系在某企业务工过程中发生工伤后没有得到相应赔偿,由于没有其他收入,因而家庭生活陷入了困境。为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尽早实现,中心迅速指派经验李律师对其进行法律援助。

接到指派后,李律师立即与尤某进行沟通,了解案情细节,理清案件脉络,把握案件事实。综合考虑受援人的相关情况后,他加班加点,制作法律文书,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为争取能早日帮受援人拿到赔偿,在劳动仲裁过程中李律师主动同企业负责人沟通,释理说法,并劝说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经过两次协商最终案件达成调解,使受援人顺利拿到了各项赔偿款9.5万元,妥善化解了本次纠纷,避免双方矛盾激化。2024年12月,尤某再次来到乌拉特后旗法律援助中心,将一面印有“法律援助无私奉献 伸张正义情暖人间”锦旗送到李律师手中,对其表示感谢。

护航特殊群体

践行初心使命

在办理的各类法律援助办案中,不时会遇到关于未成年人涉嫌犯罪的刑事案件。面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李律师首先想到是如何让法律援助刑事辩护制度最大限度发挥作用,使涉案未成年人得到充分有效的保护。每次在办理此类案件过程中,他都会积极与检察机关、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及所在学校沟通,并会见当事人详细交谈,认真阅卷分析证据,查阅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及时向检察机关提交《辩护意见》;尽最大努力争取检察机关从轻从宽处罚,让涉案未成年人有更多改过自新的机会。其中已有两起关于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检察机关作出了不起诉决定。在参与辩护的过程中,李律师还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帮教和心理疏导,并向他们普及法律知识,让涉案未成年人切实体会到法律的庄严和权威,增强其对法律的敬畏,珍惜从轻处罚的机会。每当看到他们已知悔改,重新回到教室学习,他都感到很欣慰,也更深刻理解了法律援助的意义。

这次志愿服务,让李俊祥律师深刻感受到“为人民服务”的意义,也收获了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更成为他坚定信念、砥砺前行的动力。李俊祥律师表示,他将继续和其他志愿者律师一同继续努力,不忘人民律师的责任与担当,尽心履职、不辱使命,持续为法律援助事业贡献力量。

来源:内蒙古司法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