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公布2025世界十大战机排名:韩国1架,美国3架,中国有几架?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4 16:02 2

摘要:苏-35S出色机动性的核心在于其带有三维推力矢量喷口的AL-41F1S发动机,使该飞机能够执行以前不可能完成的机动动作,如“普加乔夫眼镜蛇”和“库尔比特”等。

美国军事杂志最新公布2025年世界十大战斗机,分析它们的能力、作战历史以及每一种战斗机为何能在当代空战中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

苏霍伊苏-35S代表了俄罗斯非隐身战斗机技术的巅峰,凭借卓越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赢得了“超级侧卫”的绰号。

苏-35S出色机动性的核心在于其带有三维推力矢量喷口的AL-41F1S发动机,使该飞机能够执行以前不可能完成的机动动作,如“普加乔夫眼镜蛇”和“库尔比特”等。

这些发动机每台可产生32,000磅的推力,推动飞机达到2.25马赫(约2,700公里/小时)的最高速度,同时即使在极高的迎角下也能保持稳定。

该机的“雪豹-E”无源相控阵雷达能够在高达400公里的距离上探测到战斗机大小的目标,其12个挂点可携带8,000公斤的武器。

大约有100架苏-35S在俄罗斯服役,还有几个出口客户,包括中国和埃及,这种价值8,500万美元的飞机仍然是一个成本效益高的威慑力量,当战术运用得当时,对更新、更隐身的设计构成真正的威胁。

欧洲战斗机“台风”体现了欧洲防务合作精神,由英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联合开发。

“台风”独特的三角翼和鸭翼配置,结合放宽静稳定性和电传操纵控制,使其在整个飞行性能范围内具有卓越的敏捷性。

双台“欧洲喷气”EJ200发动机提供了超过1:1的推重比,使“台风”具备了超巡能力——即无需加力燃烧室即可持续进行超音速飞行。

最近的升级通过“阶段增强”计划,重点增强了对地攻击能力。该机的“传感器融合”方法将雷达、红外搜索与跟踪以及防御辅助系统整合成一个连贯的战术画面供飞行员使用。

全球有超过570架“台风”在服役,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卡塔尔等出口客户,“台风”已在从波罗的海空中警务任务到叙利亚和利比亚的战斗飞行等一系列行动中证明了其多功能性。每架“台风”造价约为9,000万美元,代表了欧洲防务自主的重大投资,预计在2040年之后仍会通过持续升级而继续服役。

达索“阵风”(其名称恰当地意味着“一阵风”)体现了法国决心维持一个能够生产世界级军用飞机的独立防务工业基础。

“阵风”的机身表面70%采用了复合材料,既减轻了重量又降低了雷达截面积。其三角翼配置与紧密耦合的鸭翼提供了卓越的短距起降性能。

由两台斯奈克玛M88发动机提供动力,每台发动机在加力燃烧室工作时可产生16,900磅的推力,“阵风”能够达到1.8马赫(2,222公里/小时)的速度。

使“阵风”脱颖而出的是其名为“频谱”的集成电子战套件,它提供了目前最有效的自卫系统之一。

“阵风”已在阿富汗、利比亚、马里、伊拉克和叙利亚的作战行动中证明了其能力。随后的出口成功紧随作战验证而来,印度、埃及、卡塔尔、希腊和克罗地亚都选择了这种价值1亿美元的战斗机,订单总数已超过500架。

波音F-15EX“鹰”II代表了F-15传奇平台的最终进化,经过全面现代化改造,以应对新出现的威胁。

F-15EX融入了21世纪的技术,包括APG-82有源相控阵雷达、先进的驾驶舱显示器、电传操纵控制以及“鹰”被动主动告警生存系统(EPAWSS),这是一种复杂的电子战套件,大幅提高了对抗现代防空系统时的生存能力。

由两台普惠F100-PW-229发动机提供动力,每台发动机可产生29,000磅的推力,F-15EX能够达到2.5马赫(约3,100公里/小时)的速度。

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征可能是其武器载荷能力——最多可携带22枚空对空导弹或空对地武器的组合,是目前生产中的任何战斗机中最大的载荷能力。

美国空军计划以每架8,700万美元的价格采购144架F-15EX飞机,以取代老化的F-15C/D型号。

预计其使用寿命将延续至2050年代,这种进化的“鹰”证明了有时经过更新的经典设计仍能在特定任务配置文件中超越新型设计。

沈阳FC-31“海雕”(也被称作其海军型号的J-35)代表了中国第二个隐身战斗机项目以及其第一款具备舰载能力的第五代飞机。

FC-31采用传统的双发布局,其倾斜的垂直安定面与F-22类似。该机采用了内部武器舱以保持隐身特性,并使用先进的复合材料来减轻重量和雷达信号。预计生产型号将配备正在研发的更强大的WS-19发动机。这些发动机将使FC-31能够达到1.8马赫(2,205公里/小时)的速度并实现超巡能力。

预计每架FC-31/J-35的造价为7,000万美元,它代表了中国战略上对其海军航空兵的现代化。预计2026年在中国最新的航空母舰上实现初始作战能力,可能会改变西太平洋的力量平衡。

苏霍伊苏-57(北约代号:恶棍)是俄罗斯对第五代战斗机要求的回答。

苏-57与西方隐身设计的区别在于其强调“功能隐身”——即在低可探测性和空气动力学性能之间取得平衡。

其机身采用了精心设计的前缘和后缘、雷达吸波材料以及内部武器舱。这些动力装置使苏-57能够达到2马赫(2,470公里/小时)的速度。

每架苏-57的造价在4,000万至5,000万美元之间,大约是F-35的三分之一,苏-57代表了俄罗斯在经济限制下努力维持空中力量相关性。

经过多年的研发挑战后,该机于2020年实现了初始作战能力,已交付至少10架,并计划生产超过70架。

KAI KF-21“博拉米”(韩语意为“鹰”)代表了韩国作为全球航空航天业主要参与者的崛起。

由两台通用电气F414发动机提供动力——与超级大黄蜂所用的发动机相同,KF-21能够达到1.8马赫(2,200公里/小时)的速度。

使KF-21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其价值主张——每架大约7,400万美元,它以第四代的价格提供了接近第五代的能力。

韩国计划到2032年为本国服役120架,并可能出口到印尼(开发合作伙伴)、波兰以及东南亚各国等,博拉米代表了先进战斗机技术从传统航空航天强国之外的民主化。

KF-21在2022年的首次飞行标志着韩国航空航天雄心的分水岭时刻,并为潜在的第六代开发奠定了基础,因为该国定位自己成为一个日益自力更生的防务技术提供者。

洛克希德·马丁F-22“猛禽”仍然是空中优势战斗机的黄金标准,尽管其服役已接近二十年。

由两台普惠F119发动机提供动力,其二维推力矢量喷口使“猛禽”能够达到2.25马赫(2,410公里/小时)的速度,并且可以在不开加力燃烧室的情况下以1.8马赫的速度超巡,这既赋予了它能量优势又延长了航程。

尽管其单价为1.5亿美元,且由于冷战后预算限制和出口限制,生产数量仅为195架,提前终止,但F-22仍然是明确的空中优势平台。

其部分能力在叙利亚的部署中得到了展示,当时“猛禽”即使在被先进俄罗斯防空系统覆盖的空域也能自由行动。

F-22的主要局限性是其年龄——它是在现代网络化战争概念完全发展之前设计的,缺乏一些新型飞机的连接功能。

然而,正在进行的现代化项目,包括升级处理器、新的数据链和与最新的AIM-260远程导弹的集成,将使“猛禽”在被第六代NGAD(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计划取代之前,一直保持在空战能力的前沿。

成都歼-20“威龙”代表了中国作为尖端战斗机技术开发者的崛起。

与优先考虑全方位隐身的F-22和F-35不同,歼-20采用了更有选择性的低可探测性方法,重点是前向隐身,以实现对敌防空网络的远程渗透。

最初由俄罗斯AL-31衍生品提供动力,新型歼-20配备了国产WS-10C发动机,正在研发的最终WS-15发动机将实现持续超巡能力。这些发动机推动歼-20达到2马赫(2,470公里/小时)的速度。

已有超过200架歼-20投入运营——超过了F-22的生产数量,并且通过多个型号的持续演变,价值1亿美元的歼-20代表了中国致力于在西太平洋挑战美国空中优势的决心。

洛克希德·马丁F-35“闪电”II是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战飞机项目,不仅因为其先进能力,还因为其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国际参与度。

由普惠F135发动机提供动力——这是迄今为止开发出的最强大的战斗机发动机,F-35能够达到1.6马赫(1,975公里/小时)的速度。尽管其单价常被批评为8,500万美元,但随着项目成熟,通过规模经济,价格已大幅下降。

已有超过1,000架F-35交付给17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以色列、日本、韩国以及多个北约盟友,生产计划超过3,000架,F-35代表了西方和盟国空军第五代技术的标准化。

虽然没有一款战斗机能适用于所有任务,但F-35的多功能性、广泛部署和持续发展确保了其在2025年成为世界顶级战斗机的地位。

来源:博学多才小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