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从《湿地公约》(亦称《拉姆萨尔公约》,Ramsar)秘书处获悉,2025年5月1日其官网发布了一份由《湿地公约》科学与技术审查小组(STRP)最新编制的政策简报——第7号《小微湿地:其重要性及有效保护策略》(Sm
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原标题:“小而美的生态奇迹”!关注和保护身边的小微湿地 | 《湿地公约》新政策简报发布
文 | 潘姝河(中央民族大学)
本文约3500字,阅读约8分钟
“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小编从《湿地公约》(亦称《拉姆萨尔公约》,Ramsar)秘书处获悉,2025年5月1日其官网发布了一份由《湿地公约》科学与技术审查小组(STRP)最新编制的政策简报——第7号《小微湿地:其重要性及有效保护策略》(Small Wetlands: Their importance and 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conservation)。秘书处特别提请各国家联络点、STRP国家联络点、经认证的观察员组织、STRP观察员组织和国际组织合作伙伴 (IOPs)关注该政策简报,并特地致邮中国绿发会国际部,分享此简报。作为《湿地公约》的观察员组织,中国绿发会国际部、“海洋与湿地”小编很乐意将该简报内容编译、整理与读者共享。
🙌
简报概要
该文件是基于关于加强小微湿地保护与管理的第XIV.15号决议和第XIII.21号决议(STRP 2023-2025年工作计划中的任务2.2)编写。它概述了决策者和湿地管理者为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小微湿地的重要功能而应采取的关键行动,由STRP观察员组织和国际组织合作伙伴 (IOPs)共同编制而成。该简报提出了一系列保护与恢复小微湿地的建议,包括完善国家湿地清单、推动地方与景观尺度的合作机制、将小微湿地纳入保护规划体系,以及实施成本效益优化的恢复策略。通过全球典型案例分析,展示了小微湿地在实现国家及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行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要作用。
小微湿地一直是绿会的重点关注领域,现在请跟着小编一同了解这份最新的政策简报吧!
1
什么是小微湿地?
小微湿地是 “小型自然特征”(SNFs) 的一个关键代表,这些生态系统的独特特征使它们对波动的水文、气候和生态变化特别敏感。一般来说,SNFs提供维持跨地区关键生态系统服务的资源。
摄影:Linda Wong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根据《湿地公约》科学与技术审查小组的定义,小微湿地是指面积小于8公顷的湿地(对小微湿地的面积定义不一,这里仅代表《湿地公约》官方定义),包括小型湖泊、季节性池塘、人工鱼塘、山地洼地沼泽等。乡村小微湿地多以塘田、沟渠、堰井、溪等形态出现,面积一般在8公顷以下。而那些较稳定的小型湖泊、水库、坑塘、人工湿地,以及宽度小于10米、长度在5公里以内的小型河道、沟渠等,同样属于小微湿地的范畴 。
2小微湿地的重要性
2.1 生物多样性的微型方舟
小微湿地为许多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部分拥有永久地下水系统的湿地,可以在干旱或降雨量低的时期充当避难所或水源,帮助维持水生和陆地生物多样性。
除此之外,小微湿地也是迁徙物种的重要中途停留地,它们将更大的生态系统联系起来,促进野生动物的移动、物种的扩散和遗传多样性的维持。在某些情况下,许多小微湿地形成了湿地景观,提供着单个湿地无法提供的额外紧急和动态生态系统服务。
小微湿地的数量庞大,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对于维持大型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湿地与水鸟。摄影:Linda Wong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2.2 地球的“微型海绵与净水器”
小微湿地就像天然海绵一样,可以吸收多余的降雨并降低洪水的风险,有助于管理雨水径流并缓解洪水,过滤污染物和多余的营养物质,减少富营养化并改善水质。如果没有这些湿地,富含营养的径流可能会使邻近的水体退化,并可能导致有毒藻类大量繁殖。
小微湿地可以有效地捕获和保留地表水中的营养物质和金属,并将这些营养物质转化为有助于维持水质的生物质。它们还可以储存碳,并且可以根据其水文功能和碳动力学充当天然碳封存场所。
渗入小微湿地的水有助于含水层补给,支持饮用水、农业灌溉和健康生态系统所必需的新鲜地下水的供应,确保井的可持续供水,并支持地下水的长期供给。通过维持地下水位,小微湿地有助于减轻盐水入侵的威胁,保护饮用水源和野生动物。
2.3 重要的生活伙伴
在乡村,小微湿地是“天然水库”,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在城市,它们是“生态空调”,调节湿度和温度。在城市地区,小微湿地为休闲娱乐提供了宝贵的绿色空间,有益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并提供了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小微湿地的槐叶蘋(Salvinia natans)。Linda Wong摄影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
3
小微湿地的生存挑战
由于面积原因,小微湿地相比大型湿地往往显得更加脆弱。城市化和农业扩张正让小微湿地快速消失,火灾、森林砍伐等对湿地的伤害也不可忽视。但除这些明显但改变以外,小微湿地们还面临着许多看不见的威胁:
1. 排水和引水:为开发或水调节而排干湿地的行为会迅速导致小微湿地的丧失和退化,从而影响它们支持濒危物种的能力。
2. 污染侵蚀:农业化肥和城市污水排入,容易导致小微湿地水质恶化。
3. 认定困难:由于粗略规模清查方法的局限性,小微湿地往往未能被识别或未绘制。这种排查的疏漏阻碍了保护工作,并使这些关键的生态系统容易被忽视和退化。
4. 气候变化:温度、降水和风型会影响湿地水文、地下水补给、排放和水质。小微湿地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极易受到地表水温度和水位变化的影响。
4
政策建议
简报同时也给出了一些关于保护小微湿地的建议:
提高人们对小微湿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支持生计和调节水资源方面的认识。
改进国家湿地清单 (NWIs) 以捕捉小微湿地的范围和状况,并加强有效监测和管理。
加强湿地管理者、当地土地所有者、保护组织、原住民社区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伙伴关系,以实施保护战略和活动,改善小微湿地的管理。
将小微湿地纳入国家和地方保护政策和计划,并制定量身定制的恢复、创建和保护计划。
支持使用适当的财政激励措施,比如向保护小微湿地的土地所有者提供赠款或税收减免。
提高对小微湿地的生态和水文功能及其对实现国家和全球生物多样性、气候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具体目标的重要性的理解。
小微湿地为很多鹭鸟提供栖息地与食物来源。摄影:李振文 ©绿会融媒·海洋与湿地
除此之外,小微湿地的有效保护措施还有:
小规模保护区和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由于面积有限且具有局部性质,小微湿地本质上更容易保护和管理。保护1公顷的湿地可以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不过具体价值可能会因湿地的地理位置、周围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环境等因素而有很大差异。
例如,在湿地在防洪或水质方面起关键作用的地区,小微湿地每年可以产生高达100,000美元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然而,这一价值并非普遍适用,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同时考虑到湿地提供的特定生态系统服务以及与保护湿地相关的挑战。在社区或城市层面,保护小微湿地可以减少通常与管理更大的多辖区生态系统相关的一些复杂性。(近日绿会青年代表参与了由《湿地公约》举办的相关主题研讨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往期文章:《湿地公约》研讨会:OECMs开启生物多样性守护新篇章 | 绿会青年代表参会)
简化所有权和管理:小微湿地通常具有更清晰的所有权结构,这可以简化保护计划的实施。在欧盟,70%的湿地是私有的,小微湿地通常由土地所有者或当地社区团体直接管理。荷兰等国家的农业环境计划等计划激励私人土地所有者管理小微湿地,自2000年以来恢复了1,500多公顷的湿地栖息地。
与其他土地用途的整合:小微湿地可以与其他土地用途共存并加强其发展,例如农业、城市地区和林业。例如,农业景观中的湿地已被证明可以通过改善土壤水分和害虫控制将作物产量提高5-10%。此外,小型城市湿地作为绿色基础设施,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减少40%的雨水径流和90%的污染物。
颇具性价比的恢复:小微湿地的面积较小且结构较为简单,恢复更加容易。由于减少了后勤和技术挑战,恢复小微湿地的成本比大型湿地项目每公顷可降低50-70%,更具性价比。
湿地行动
《湿地公约》已将小微湿地保护列为重点:2018年,在《湿地公约》第十三届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小微湿地保护”决议草案,被转化为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内容融入简报。简报中鼓励缔约方将小微湿地纳入科学清单,详细记录其分布、生态特征等信息,并对小微湿地的水文连通性和质量进行专业评估,以便制定针对性的保护政策。2022年通过的《加强小微湿地保护和管理》决议,提出“识别评估管理监测”全流程框架。中国绿发会也一直保持着对小微湿地的高度关注,并持续对社会发出相关呼吁:湿地保护,关系着我们的未来。
当我们守护一平方米的小微湿地,其实是在守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从亚马逊的季节性水塘到长江流域的乡村堰塘,每一片小微湿地都是地球生态的关键切片。正如《湿地公约》所言:“没有小微湿地的健康,就没有全球生态的安全。” 让我们一起关注这些“小而美的生态奇迹”,用行动为它们撑起保护伞。因为每一滴湿地的水珠,都折射着地球的未来。
感兴趣的读者欢迎继续阅读往期相关报道:
《湿地公约》研讨会:OECMs开启生物多样性守护新篇章 | 绿会青年代表参会
水绵:湿地的“富”态?
诚邀参会!绿会国际部将于《湿地公约》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举办边会:淡水豚·湿地·未来
2025年世界湿地日:全球1600场活动,意识到行动的深刻觉醒
(注: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欢迎留言、讨论。)
资讯源 |《湿地公约》官网
作者 | 潘姝河
指导老师 | Samantha
排版 | Eulalia
关于作者
潘姝河,中央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在读学生,关注全球发展与环境保护,公共政策变化与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国际部、"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志愿者。
引
用
本
文
潘姝河. “小而美的生态奇迹”!关注和保护身边的小微湿地 | 《湿地公约》新政策简报发布. 海洋与湿地. 2025-05-23
【参考资料】
该政策简报原文参见链接: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
【海洋与湿地·小百科】2025年联合国海洋大会将于2025年6月在法国尼斯举行,由法国和哥斯达黎加共同主办。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加速行动,动员各方力量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旨在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14,即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会议将汇集各国政府、国际组织、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及私营部门等利益攸关方,共同探讨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渔业、海洋污染治理、蓝色经济等关键议题。作为大会的特别认证机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海洋与湿地”工作组将组建代表团赴法国参会。(封面图:海草床©摄影:王敏幹)
来源:中国绿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