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传》:家庭教育的真谛,在于画下的三道红线!

B站影视 2024-12-25 16:35 1

摘要:其中一位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让人瞬间通透:真正的为孩子好,既不是惯着孩子,也不是一味打击……在真心感受理解孩子前提下的引导和约束。

网上有人提出过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教育孩子,才是真的为孩子好?

其中一位心理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让人瞬间通透:真正的为孩子好,既不是惯着孩子,也不是一味打击……在真心感受理解孩子前提下的引导和约束。

的确,在家庭教育里,父母在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划定“红线”,告诉他们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可以说是孩子建立个人世界观关键时期的唯一参照物。

那么,作为“过来人”的父母,应该给正在成长的小神兽们画下哪些不可逾越的“红线”呢?

读完《王安石传》,回顾王安石青葱少年时期所受教育,也许能让我们有所感悟。

在鸡毛蒜皮满天飞的家庭教育里,与其追求面面俱到,倒不如先画下这三条红线,对孩子来说或许才是最好的。

一、懂得藏锋

王安石出生在临江的一个温暖幸福、书香洋溢的大家庭,父亲担任临江军判官,母亲也受过良好的教育。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作为家中第三个孩子,王安石从小就展现出了惊人的聪明才智。

也正是自己天资聪颖,在临江成长时期,王安石求知欲和自信心不断增长,但也逐渐变得恃才傲物、桀骜不驯。

有一年春天,王安石和几位亲戚相约赏春。

面对翠绿的山岗和成千上万的杜鹃花,少年王安石诗兴大发,开始舞文弄墨。

但是年纪轻轻的小孩,即使充满才华,但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又能做出什么优秀诗句呢?

在亲戚们看来,王安石的诗句就是无病生吟的伤春惜春之作,毫无内涵可言,有的亲戚甚至开始嘲笑和讽刺起来。

可锋芒毕露、好胜争名的少年王安石,彼时以为自己可以和天地比高,与日月争辉,根本不把亲戚们的“反向教育”放在眼里。

这样的心思又怎会逃过自己父亲的眼睛,王安石的父亲希望年纪轻轻的王安石能够不要荒废自己的天赋,不要把精力浪费在华而不实的辞藻上,更不希望看见儿子有一些能力就沾沾自喜。

因此,父亲直截了当点出王安石“治学之志不纯”的问题,告诫他不能只知道以文章优劣,不去体悟文人话语中的深刻内涵,更不能整日只知道外露才华。

受到父亲教育的王安石也顿悟,他不再沉迷于显露自己锋芒的才气,而是转为潜心做学问,在圣贤书中学习做人做事。

林语堂先生曾说:“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晌……与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与人交谈便偖刁言以逞才。”

如今孩子们小小年纪便身怀各种技能,身为父母的我们也非常乐意让他们展示自己,但所谓的“年少轻狂”,像王安石一样的恃才傲物在这些少年身上更可能存在。

我们能理解想表现是孩子的天性,但不妨告诉孩子:锋芒毕露也许赢了一时,但无法赢得了一世。

人生长路漫漫,何不像稻穗一样,控制自己的“表现欲”,藏起锋芒、内向生长,越是饱满,越知道低头。

二、共情共鸣

有一天,年轻的王安石听到同县一个神童的事迹。

一个出生在世代种地的农家小孩,名叫方仲永,到五岁时,从没碰过笔墨的仲永突然想要纸笔。

家里从没有读书人,当然没有这些东西,仲永的父亲只好去问邻居借,谁知道刚拿到纸币的仲永一挥而就,一首表达奉养父母之情的诗跃然纸上。

从此,不管谁指着东西让仲永作诗,他都能立即写出来。随着仲永的才华逐渐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请他作诗,个人名气也越来越大。

这一日,方仲永来家中做客,王安石随时生出一番比试之心。王安石的舅舅便出了一道题目,仲永一如既往,思考片刻完成诗作。

可当王安石读了方仲永的诗句后,不免大失所望。

心想:农家子弟不过如此,自己不好好读书,写的诗句水平也就这样,我自己写得比他好多了。

想到这里,嘴角不自觉浮上一丝轻蔑自得的微笑,那一刻,王安石觉得自己的才华远胜于他,根本看不起这个所谓的神童。

方仲永父子走后,王安石父亲有意无意地说:方仲永以前的诗写得比现在好多了,现在却越来越差,关键是他父亲不懂培养教育,像仲永这样的神童,不好好读书尚且不行,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王安石父亲的话看似是感慨,实际上也是对王安石的告诫:自己因为看到方仲永其实很普通而自满和自得,甚至瞧不上人家的态度是在过于愚蠢。

与少年王安石类似,当我们的孩子走出家庭、走入校园之时,他们将见到与自己同龄但不同步的孩子,是否准备好与其他人和谐相处了呢?

能力有强弱、智力有高低,不同的生活造就不同的人生,但因为自己相对“聪明”而产生优越感的自我意识是危险的,它会影响与他人共情的能力。

身为父母,我们要从小教会孩子,世间众生相,真正的善良就是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站在对方的角度了解对方,择善而从、不善而改。

也只有这样,自己也会被他人的爱所包围。

三、眼里容人

在父亲的教育下,王安石逐步走向青年时代,自己也树立起了胸怀天下的伟大志向。

可天有不测风云,王安石的父亲不幸离世,为了养家糊口,王安石决定通过科举谋求一官半职,最终他以全国第四名的成绩进士及第。

在发榜后的庆祝仪式中,王安石与同时考中功名的学子相互交流,发现大家都读圣贤书,但与自己志同道合之人几乎没有,一种“不愿与之同流合污”的情感油然而生。

那一年,与王安石同乡的前辈晏殊在朝为官,作为老乡,王安石与晏殊有了单独交流的机会,晏殊自然对才华横溢的王安石赞许有加,并说,“日后你定会做到我如今的位置。”

可与周边格格不入的王安石,即使得到前辈赞许,心中也并不欣喜,他出于礼貌勉强应承,心里却认为晏殊所教不过是顺应世俗的官场生存法则罢了。

他心中暗自感慨:晏公是朝中大臣,却教人如何适应官场,格局未免太小,境界也实在太低。

晏殊也似乎看出他心中的顾虑,最后送给王安石两句话:“能容于物,物亦容矣。”

当时的王安石对前辈的劝诫不以为然,直到三十多年后,回顾自己平生,很多人与自己为敌,不能保持友谊始终,命门就在于自己过于理想化,心里容不下沙子、眼里容不下道不同之人。

老话说得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年轻人渴望“出淤泥而不染”无可厚非,但仅仅是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导致自己圈子越来越小着实可惜。

身为父母的我们,人人都如同有缺口的杯子,如果缺口处去看,杯子永远不完整,与其维持自己孩子所谓的“单纯”,倒不如尝试陪他一起经历真实的“人世间”,与形形色色的人尝试相处。

少一点毫无意义的“排他性”,才能今后历经千帆后,看见身边都是朋友,人生道路终会越走越宽。

家庭教育是一条纷繁复杂、充满荆棘的道路,从来不会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

但有一点希望是无可置疑的: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

真正好的家庭教育,确实拥有直接孩子心灵的力量,托举这孩子成长,让他们出收敛锋芒、怜悯同情、心胸宽广。

这样的家庭教育注定不会轻松,需要家长眼光长远,用责任、细心和耐心,护航孩子不断成长。

愿每个孩子,都活成自己,用闪亮的人性树起一座丰碑,在五彩斑斓的生命旷野上点燃属于自己光芒。

来源:崇道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