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主任女婿顶替我的司机岗位,把我调去干后勤,我却十分感激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4 12:31 2

摘要:"就这么说定了,小吕的岗位由李局长的女婿接手,你去后勤处。"主任手指轻叩桌面,像敲定一场无声的交易,眼神游移不定,却不容置疑。

"就这么说定了,小吕的岗位由李局长的女婿接手,你去后勤处。"主任手指轻叩桌面,像敲定一场无声的交易,眼神游移不定,却不容置疑。

1984年春,东北料峭的春寒里,我站在县运输公司的院子里,望着停放整齐的几辆大解放卡车发呆。

那辆我开了五年的"老伙计",褪色的蓝漆下布满我用手抹出的光泽,车身每一处细小的凹痕都记录着我走过的千山万水。

明天起,它就再不是我的了。

我叫吕铭,今年三十有二,当兵时在部队运输连开过三年卡车,退伍后被分到县运输公司继续干老本行。

那会儿,全县能开上解放卡车的也就二十来号人,司机可是个吃得开的活计。

一个月五十多块钱的工资,足够全家人过上小康日子,邻居们提起我都会竖起大拇指:"瞧,吕铭回来了,又跑长途去了吧?"

这种日子原本该一直过下去的。

可这个春天,县里突然来了个新领导,姓李,听说从市里下放的,没几天,公司主任就把我叫进了办公室。

"小吕啊,这么些年,你干得不错,公司上下都看在眼里。"主任搓着手,递给我一支大前门,"可这当司机的,风吹日晒的,你也三十多的人了,该考虑换个轻松点的岗位了。"

我的心一沉,咬着烟没有接话。

南墙上的挂钟嘀嗒作响,屋里只剩下主任搓手的窸窣声。

"是这样,李局长的女婿张世杰,市交通学校毕业的大学生,领导的意思是,让他来接你的班,你去后勤处帮王大伯。"主任终于说出了实情,"你也知道,王大伯年纪大了,再过几个月就退休了,到时候后勤处就是你的一亩三分地了。"

我猛吸了一口烟,尽量平静地问:"是因为我工作没做好吗?"

"哪能啊!"主任连忙摆手,"你是公司的好把式,技术没说的,就是..."他欲言又止,最后拍了拍我的肩膀,"这是组织上的安排,你就当帮后辈的一把,再说了,当了后勤处主任,那可比当个司机强多了,级别也上去了不是?"

我心里明白了七八分。

八十年代的县城,关系比能力有用得多。

李局长的女婿,哪怕是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也比我这个老师傅强。

回到家,媳妇董小芳正在煤油炉上热着剩饭。

"回来啦!今天怎么这么早?"小芳个子不高,小圆脸上总挂着笑,是全公司出了名的"小巧手",在食堂掌勺多年,也是那儿看对了眼。

看到我闷闷不乐,她放下手中的活计,擦了擦手上的水渍:"咋啦,谁惹你了?"

我一五一十地把事情告诉了她,本以为她会为我鸣不平,没想到她却眼前一亮。

"去后勤处,还能当主任?"她惊喜地睁大眼睛,"那多好啊!你天天跑长途,三天两头不见人影,家里有事我都找不着你。这下好了,朝九晚五,多稳当!"

"可我喜欢开车!"我忍不住拔高了声音,随即又低了下来,"再说了,凭什么他一来我就得让位?我好歹也是公司的老人了啊。"

小芳叹了口气,在我身边坐下,轻声说:"男人嘛,总要往前看。这当司机的,能开到什么时候?四十岁还能披星戴月地跑长途吗?五十岁呢?你自己的身体能撑得住吗?"

她握住我的手,那是一双常年和面粉打交道的手,粗糙却温暖:"去后勤处当主任,那是升职了,有多少人挤破头都挤不进去呢。咱们得往好处想。"

窗外,县城的暮色渐渐浓重,老旧的砖瓦房在夕阳中透着一种沧桑的光影。

收音机里传来"新闻联播"的声音,小芳赶紧起身去拧大声音,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消息。

我望着这个简陋却温馨的家,忽然理解了小芳的心思。

这个家,需要一个朝九晚五的丈夫,而不是一个常年奔波在外的司机。

第二天一早,我提前到了车队,打算整理我的工具和私人物品。

远远看见,我那辆老解放已被擦拭得锃亮,就像新车下线一样,靠在车头抽烟的是个年轻小伙子,约莫二十五六岁的样子,穿着笔挺的的确良衬衫,戴着一副近视眼镜,一看就是刚从学校出来的大学生模样。

"吕师傅!"他一见我就掐灭烟头,快步走来,双手递上一包"红塔山","我是张世杰,听说过您很久了,公司的老师傅,今后还请多多关照!"

我没接他的烟,只是点了点头,径直走向我的老伙计。

车窗玻璃被擦得一尘不染,车厢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就连仪表盘都被抹得油光锃亮。

我打开工具箱,那些磨得发亮的扳手和钳子,都是我这些年一件件添置的。

"这些工具都是您的吧?"张世杰在旁边小心问道,"我昨天只清理了车子,没动您的私人物品。"

我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收拾着自己的东西。

"吕师傅,"他有些不安地站在一旁,"我听说您开车技术一流,跑过不少难路,还立过功。我刚从学校出来,理论是学了不少,可实践经验差远了。以后有不懂的,还得请您指点。"

我抬头看了他一眼,年轻的脸上满是诚恳,也有一丝不安。

忽然想起昨晚小芳的话,心中的气恼淡了几分。

"这车二档有时候会卡住,得用点力才行;冷车启动要先热一会儿;后胎气压别太足,山路好走些..."我简单交代了几句,便拎着工具箱准备离开。

"吕师傅!"张世杰连忙追上来,"这工具您都带走啊?没有这些可怎么办啊?"

我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他略显稚嫩的脸:"这些是我的私人物品,你要想用,自己去采购处申领去。"

说完,我头也不回地走向后勤处。

后勤处是个不起眼的平房,外墙斑驳,门框上的红漆早已褪色。

王大伯听说我要来,特意打扫了办公室,还腾出一张桌子给我。

"小吕来得正好啊,我这把老骨头也该歇歇了,这后勤处的担子以后就交给你了。"王大伯笑呵呵地拍着我的肩膀。

我一愣:"王大伯,我只是来当个普通工作人员,不是来接您的班的啊。"

"嗨,你还不知道呢?"王大伯神秘地压低声音,"这事儿早定了,主任亲自打了招呼,说你是个实在人,本分,做事认真,正合适管后勤。我再干一个月,教你熟悉业务,然后就回家带孙子去!"

我心中五味杂陈。

去车队当司机,能接触的都是些硬汉子,天南海北地跑,长见识开眼界;而后勤处虽然清闲,但多是些琐碎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可若是能当上后勤处主任,级别上去了,工资也会增加,小芳肯定高兴。

这么一想,心里倒也平衡了些。

中午吃饭时,我遇见了张世杰。

他端着饭盒,看见我连忙凑过来,脸上满是局促:"吕师傅,我想跟您道个歉。今天上午可能有些冒犯,我真不是有意的..."

看他这样,我心里那点别扭忽然消散了不少:"吃完饭来后勤处一趟,工具给你送过去。"

他一下子愣住了,随即脸上绽放出笑容:"真的?太谢谢您了,吕师傅!"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熟悉后勤处的工作。

王大伯是个好师傅,事无巨细地教我,从账目管理到物资采购,从设备维护到人员调配,一项项细致入微。

后勤处看似简单,实则门道不少。

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如何用有限的资源保证车队正常运转,考验的是智慧和人脉。

我慢慢发现,王大伯在这一亩三分地上经营得井井有条,全县的物资供应点他都熟悉,哪里能搞到紧缺的零件,哪里有优质的油料,他都了如指掌。

"小吕啊,这后勤工作,表面上看是管东西,实际上是管人心。"王大伯点着旱烟袋,徐徐道来,"司机们需要什么,修理工缺什么,你都得心里有数。缺了东西不能让车子趴窝,多了东西也不能让物资浪费。这里头的学问,比开车难多了。"

渐渐地,我开始对这份工作产生了兴趣。

每天早晨,我比往常早到半小时,把仓库打扫得一尘不染,账目整理得清清楚楚。

中午休息时,我会去车队转转,了解司机们的需求,记录下他们反映的问题。

下午回来,再一一解决。

就这样,不知不觉一个月过去了。

一天下午,我正在整理库存清单,忽然听见外面一阵嘈杂。

走出门一看,张世杰的车歪歪斜斜停在院子里,前保险杠都撞变了形。

他满脸沮丧地站在旁边,周围围着一圈看热闹的同事。

"怎么回事?"我走过去问。

"出任务回来,在县城门口那个急转弯没刹住,撞上路边石墩了。"张世杰低着头,声音几乎微不可闻。

那个转弯我熟悉,确实不好走,尤其是对新手,稍不注意就容易出事。

"人没事吧?"我上下打量他,没见有伤痕。

"我没事,就是车..."他抬起头,眼中满是惶恐,"吕师傅,我给公司造成损失,该怎么处理?"

按规定,出事故要写检讨,赔偿损失,还可能影响评先进。

我看他一脸忐忑,心里突然有些不忍。

想当年我刚开车时,也没少出洋相,要不是老师傅们护着,不知道挨多少批评了。

"走,先去仓库领零件,咱们把车修好。"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至于报告,我来帮你写,就说是路面情况不好导致的小事故,减轻些责任。"

张世杰惊讶地看着我,眼中泛着泪光:"吕师傅,您...您为什么要帮我?大家都说您记恨我顶了您的位置..."

"谁爱说让他说去,"我打断他的话,"咱们是一个单位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再说,谁年轻时没犯过错?"

那天下午,我和张世杰一起修车,一边干活一边聊天。

我才知道,张世杰虽然是李局长的女婿,却也有自己的苦衷。

他大学毕业后本想去省城的交通厅,却因为李局长的一番好意被安排到了县运输公司。

"说句实在话,吕师傅,我也不想顶替别人的位置,可这事由不得我做主啊。"他苦笑道,"有时候亲戚关系反而是种负担,大家都盯着看,稍有不慎就得背黑锅。您瞧,这才多久,我就把车给撞了..."

听了他的话,我心中的芥蒂消散了不少。

原来在表面的风光下,这小伙子也有自己的无奈。

我开始有意无意地传授他一些开车的心得和经验。

对付泥泞路段的技巧,如何在陡坡上起步,遇到对面来车怎么会车,遇到紧急情况如何处置...这些都是我多年跑长途积累下来的实践经验,是在交通学校里学不到的。

张世杰像块海绵一样拼命吸收,每次学会一个技巧都高兴得像个孩子。

慢慢地,我和他成了忘年交,下班后经常在车队旁边的小饭馆喝两盅,聊聊工作,聊聊生活。

有一次,他喝高了,抓着我的手说:"吕师傅,我以前总以为学校里学的理论最重要,现在才知道,实践经验才是真本事。您这些年的经验,比我那些教科书珍贵多了。"

那一刻,我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满足感。

也许,我这个老师傅还是有些价值的。

半年后,王大伯如期退休,我正式接任后勤处主任。

这个消息在公司里引起不小的震动,毕竟我从一名普通司机跃升为科级干部,让不少老同志都刮目相看。

同时,张世杰也因为勤奋好学,技术进步神速,被提拔为车队副队长,专门负责新司机的培训工作。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直到那个雨季的到来。

那年夏天,持续的暴雨导致山区多处塌方,一个偏远山村因道路中断,急需一批药品和生活物资。

公司接到紧急任务,需要派最有经验的司机前往。

主任点名要张世杰负责此次任务。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咯噔一下。

那条山路我跑过不下十次,知道它的危险程度。

尤其是雨季,山体松动,随时可能有塌方和泥石流,稍有不慎就是车毁人亡的结局。

张世杰虽然进步很大,但应对这种险路显然经验不足。

我立刻去找主任,请求由我代替张世杰执行任务。

主任皱着眉头:"小吕,你现在是后勤处主任,不用再跑运输了。再说,张世杰需要锻炼,这次任务正好给他一个机会。"

"主任,那条路太危险了,我对那条路了如指掌,每一个弯道、每一处险段都清楚。"我急切地说,"让我去更安全。"

主任沉思片刻,最终还是同意了我的请求:"行,就按你说的办。不过..."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你这人实在,难得。"

当我告诉张世杰这个决定时,他却出人意料地反对了。

"吕师傅,这是领导交给我的任务,我不能推卸!"他固执地说,脸涨得通红,"您刚当上主任,不该再冒这个险。再说,这也是对我的考验,我必须证明自己有这个能力!"

我们争执不下。

最终,我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由我和张世杰一起去,我开前导车,他跟在后面,这样既能完成任务,又能让他积累经验。

主任敲定了这个方案,并额外批了一辆备用车给我们。

出发那天,天气阴沉得可怕,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息,预示着可能的山区暴雨。

我们装载了满满一车物资,有药品、粮食和生活必需品,价值不菲。

临行前,主任特意叮嘱:"安全第一,物资第二,实在不行就放弃任务,人回来最重要。"

路上,我时不时通过对讲机指导张世杰:"前面有个急弯,减速慢行...这段路面松软,别走右侧...看到那棵大树没有,那后面有个暗坑,绕着走..."

张世杰都一一照做,表现得相当冷静。

可就在我们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最后一段山路,突如其来的暴雨让情况急剧恶化。

雨水冲刷着山路,能见度急剧下降,山体开始出现小规模滑坡。

我通过后视镜看到张世杰的车在后面小心翼翼地跟着,心里开始不安。

"小张,慢点开,前面路况不好,我停下来等你。"我通过对讲机喊道。

刚说完,一声巨响传来。

我猛地踩下刹车,回头一看,只见张世杰的车停在了半路上,右侧轮子陷入了被雨水冲垮的路基,车身倾斜,危在旦夕。

我顾不得多想,抓起对讲机大喊:"别动,我来救你!"

冒雨跑向张世杰的车,他已经从驾驶室爬出来,惊魂未定地站在路边。

"车里的物资!"他焦急地喊道,"那是救命的药品啊!"

我看了看摇摇欲坠的车,又看了看山下深不见底的悬崖,当机立断:"先保命要紧,物资可以再想办法!"

但张世杰已经冲向了车厢,开始往外搬运药箱。

"你疯了!"我怒吼道,"那车随时会掉下去!"

"吕师傅,这些是山里人等着的救命药啊!"张世杰在雨中大喊,声音几乎被雨声淹没,"您不是教过我,做人要有担当吗?"

我被他这句话震住了。

无奈之下,我只得跟上去帮忙。

我们搬出了大部分重要物资,就在准备搬最后几箱时,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车子连同部分路基轰然坠入山崖。

我们瘫坐在泥泞的路上,浑身湿透,望着消失的车子,一时无言以对。

"对不起,吕师傅,我...我毁了公司的车..."张世杰声音颤抖。

我看着他满是泥水的脸,忽然笑了:"好小子,关键时刻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任务。这比什么都重要。"

我拍拍他的肩膀:"人没事就好,车没了可以再赔。你能在危急时刻想到的是救物资而不是逃命,已经很难得了。"

最终,我们将抢救出来的物资安全送达了山村。

村民们冒雨出来迎接我们,那一刻,看着他们感激的眼神,我和张世杰都明白了这趟险路的意义。

回到公司后,事故的责任认定自然落在了张世杰身上。

按规定,他需要赔偿部分损失,还会影响到他的前途。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我主动在报告中承担了大部分责任。

作为有经验的老司机和带队负责人,我写明是我判断失误导致了事故发生。

这样做确实会影响我刚刚到手的主任职位,但我认为这才是公平的。

张世杰找到我,眼中含泪:"吕师傅,为什么要这样帮我?"

我笑了笑:"因为我看到了你的潜力和担当。这次事故不全是你的错,而且你在危险时刻首先想到的是任务而不是自己,这种精神值得鼓励。"

主任看了我的报告,叹了口气:"小吕,你这人太实在了。不过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事就这么定了,责任你我各担一半,张世杰免责。但是,你的主任位置怕是保不住了。"

我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

这些年我早就看透了,在单位里,职位的起落本就如此。

然而,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一个月后的职工大会上,公司宣布由我担任公司副经理,主管运输和后勤工作,而张世杰则接替我的后勤处主任职位。

会后,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递给我一支"中华":"知道为什么提拔你吗?"

我摇摇头。

"因为公司需要的不只是会开车的司机,更需要懂得用人和负责任的干部。"主任深吸一口烟,"你在那次事故中的表现,证明你有这个品质。原本李局长是要把张世杰安排到这个位置的,但看了你的表现后,他亲自拍板改了主意。"

"至于张世杰,他虽然是李局长的女婿,但这次能当上后勤处主任,靠的是真本事和你的举荐,不是关系。李局长说了,他要的是能干实事的人,不是一味靠关系的废物。"

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

原来当初我被"顶替"下来,并非简单的关系户作祟,而是领导的一番苦心安排。

他们需要给张世杰一个锻炼的机会,同时也在考验我的为人和胸怀。

那天晚上,公司食堂专门摆了几桌酒,为我和张世杰庆祝。

小芳也来了,穿着她最好的衣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酒过三巡,张世杰醉眼朦胧地站起来,举着酒杯对着所有人说:"我敬吕师傅一杯!当初是我鸠占鹊巢,顶了他的位置,他不但不记恨我,还一直帮助我,教我开车,教我做人...如果不是他,我早就被那场山难给吞了!吕师傅,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啊!"

话音未落,他已经泪流满面,在座的人无不动容。

我笑着摇摇头,站起来扶住他:"小张,在这世上,没有谁顶替谁的说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关键是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当初我也不服气,觉得被人欺负了。可后来我明白,正是因为那次'顶替',我才有机会走上更广阔的道路。"

我环视四周,这些朝夕相处的同事,有老面孔,也有新血液,共同构成了这个特殊年代的县运输公司。

"其实,咱们都是被时代推着往前走的小人物,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不辜负组织的信任,也不辜负自己的良心。"

窗外,八十年代的小县城灯火阑珊。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但人情浓厚的年代,我们学会了在困境中寻找机遇,在挫折中成就自我。

多年后的一天,已经调任市交通局副局长的张世杰专程回来看我。

退休后的我和小芳在县城买了套小楼房,生活悠闲自在。

我们依旧坐在当年的小饭馆里喝酒,回忆往事。

"吕师傅,您还记得当年教我的那句话吗?没有谁顶替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张世杰感慨道,"这些年我一路走来,遇到了不少困难和质疑,但每次想起您当年的宽容和智慧,我就有了前行的力量。"

我笑着举起酒杯:"是啊,人生没有真正的顶替,只有相互成就。你当初'顶替'我的司机岗位,却让我有机会当上副经理;我帮你承担责任,却给了你历练和成长的机会。这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啊。"

小饭馆的老板娘还是当年那个,只是头发已经花白,她端上来一盘花生米,笑着说:"瞧你们爷俩,一见面就喝个没完,和当年一个样!"

我和张世杰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那些年的风雨兼程,那些年的苦辣酸甜,那些年的顶替与被顶替,如今看来,不过是人生旅途中互相照亮的一段缘分罢了。

其实啊,人这一辈子,与其计较一时的得失,不如看淡一切,踏实前行。

就像那年的雨天,尽管车子坠入山崖,我们却救出了更珍贵的东西。

这或许就是生活的智慧——当你感到被命运"顶替"时,也许恰是一个崭新机遇的开始。

来源:幸运葡萄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