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服软!进口的天价水果,沦为“中国土特产”,价格被打下来了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4 12:27 2

摘要:最近,“蓝莓便宜了”这一话题频繁冲上热搜,不少网友都在网络上晒出自己“囤蓝莓”的照片,感慨终于实现了蓝莓自由。

“以前不舍得吃,现在20多元一斤,也能一口气买两斤了。”

最近,“蓝莓便宜了”这一话题频繁冲上热搜,不少网友都在网络上晒出自己“囤蓝莓”的照片,感慨终于实现了蓝莓自由。

此前动辄百元一斤的“贵族水果”,如今正在靠着亲民价格令更多消费者能够买单。

多年来,进口水果总是高高在上,但现在却与苹果、香蕉同台竞争,真是变成了中国的“新土特产”。

这场“水果自由”的背后,是中国人完成了从依赖进口到国产化反超的降维打击,未来将会改写全球水果的定价权。

其实,这些水果的价格之所以是普通水果的几十倍,并不仅仅因为营养成分很高,而是源于一场精心包装的“收割游戏”。

比如,号称“水果皇后”的蓝莓,据说可以延缓衰老、护眼;牛油果被称为“森林奶油”,号称不仅是天然的抗氧抗衰老剂,也是健身减肥达人的必备,而这正好迎合了消费者的购买心理。

这些水果不仅打出了健康的旗号,更是吊足了吃货们的胃口。

泰国的榴莲采取“限量到货”的方式,既延长了到货时间,又控制了到货数量,让消费者无形中承担了高额的溢价;

智利的车厘子为了保鲜甚至“包机直飞”,但羊毛出在羊身上,包机的费用还是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

而且吃进口水果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因为满足味觉,还因为“有面”。

很多吃货将高价水果视为身份的象征,品质生活的标配,为了能在朋友圈“晒图”,节衣缩食也要表现出进口水果自由。还有很多企业在采购时,也是将进口水果列为“商务标配”。

然而,“饥饿营销”、“好面子”还不是造成“水果贵族”价高的根本原因,种植技术封锁才是促成物以稀为贵的关键。

如泰国、马来西亚借助立法或商业协议 ,限制猫山王、金枕榴莲的种苗出口。海南早年引种的榴莲树,主要依赖东南亚母树扩繁,但部分国家近年来收紧种苗输出政策,中国不得不通过自主研发或高价购买专利种苗。

不过这些难题正在逐步被解决,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例如海南2023年榴莲产量约50吨,2025年达到300吨,产量增长了约500%。

并且,截至2024年,中国蓝莓年产量达78万吨,2025年预计达到89.74万吨,稳坐全球最大蓝莓生产国之位。

中国农业在技术和规模上也已经取得了双重突破,国人实现水果自由的梦想也不会远了。

面对外国的“水果贵族”,中国人的反应简单而有力:既然买不起,那就自己种!

例如泰国、马来西亚限制榴莲优良种苗出口,中国就自主研究新品种。

从2018年起,海南已经逐步建立了种质资源库,并结合东南亚榴莲品种与我国相适应性的基因,培育出了榴莲新品种,实现了种苗国产化。

同时,借助改良灌溉技术、提升土壤有机质技术,榴莲死亡率由40%降至5%。

现在,国产榴莲主打“树上熟”优势,果实在树上自然成熟再采摘,糖度、口感远超进口“路上熟”榴莲。

据悉,三亚已有1400亩本土榴莲,海南农业研究院表示,到2030年,国产榴莲的种植面积将达10万亩。

要想让外国水果国产化,除了种植技术和规模的突破外,改进供应链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像拼多多、抖音等平台施行的“产地直发”模式,蓝莓从云南果园到上海餐桌仅需48小时,价格却比超市低50%。

这种模式去除中间商环节以后,可以让生产商和消费者都获得实惠与好处,同时也切断了进口水果的暴利链条。

实际上,中国农业在国产化浪潮的路上,早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2024年,云南蓝莓出口量爆增,出口俄罗斯、新加坡等12个国家或地区,出口量从2020年的113.189吨飙升到2024年的2314.003吨,出口价格也从2020年的3.116美元/kg涨到了9.061美元/kg。

不仅如此,在日本、韩国等国被称为“水果奢侈品”的西瓜,在中国几毛钱1斤几毛钱就能买到。

有位中国博主在韩国旅游时,在奢侈品店被店员无礼对待,他一气之下在超市买了一个350元的西瓜。当他拎着西瓜去奢侈品店时,店员的态度瞬间180度大转变,把他奉为贵宾。

不过,西瓜价格在国内能如此亲民,完全仰仗于“西瓜女王”吴明珠,她让中国人实现了吃瓜自由。

此外,前有西瓜自由,后有源于日本的红富士变成3元/斤,阳光玫瑰也从300元降至10元3斤。

中国农业正在凭借着自身的努力,不断打破高价水果的“禁锢”,努力让国人享受到水果自由。

“水果贵族”价格下滑的背后,中国面临的来自国内外的危机也不容小觑。

国外的出口国面对目前的低价竞争局面,还是选择以品质为主,比如蓝莓主打18mm以上的大果,保持甜度不变;车厘子以3J以上规格为主;泰国在榴莲种植以及幼苗方面持续技术封锁;马来西亚主要则以出口高端猫王榴莲为主。

它们瞄准的是中高端客户,这样既避开了价格战,又继续通过溢价获取高额的利润。

尽管中国高端水果产量逐年升高,但同时也存在很多危机。

部分果农为追求短期效益,过度使用催产剂和催熟剂,加上种植技术没有经过统一培训,导致果农种植水平不一,从而使得水果的品质不可控。

像阳光玫瑰甜度由20%降到15%,蓝莓口感也变淡。2024年阳光玫瑰低至10元3斤,消费者购买的热情也不高。

并且,中国农业以个体为主,缺乏统一标准和管理。与日本农协的精细化管理相比,国内果农更关注短期收益,导致市场鱼龙混杂,甚至出现冒充进口水果的包装乱象。

直播带货领域也存在欺骗消费者的问题,例如商家称蓝莓果径为20-25mm,可收到的货只有14mm左右,还发霉变质。

所以,尽管目前很多“水果贵族”价格暴跌,但品质并不如人意,这也是以后最需要管理和改进的地方。

实际上,这场水果战役的背后,是中国农业从种植技术到供应链的全面升级。

水果价格战,不仅使吃货们实现“水果自由”,更使中国打破垄断,逐步掌握全球水果定价权,在中国没有永恒的“水果贵族”,只有永远的不认输。

一生要强的中国人,就没有打不下来的价格,只有种不出来的自由。

来源:鬼谷子思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