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暴雨来临,抢收小麦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3 22:50 2

摘要:2025年5月23日,湖北襄阳的田野上,轰鸣的农机声划破夜空。陶家村500亩麦田里,3台大喂入量收割机开足马力,10分钟便装满2000公斤粮仓,6小时卸粮30余趟……一场与降雨赛跑的抢收战正以“倍速模式”展开。据气象预报,未来两天襄阳将迎来持续阴雨,若小麦未及

**头条新闻 | 湖北襄阳:与时间赛跑!降雨倒计时下的“三夏”抢收攻坚战**

**——智慧农机、跨区协作、烘干“接力”,看“百亿粮仓”如何颗粒归仓**

**【开篇:麦田里的“速度与激情”】**

2025年5月23日,湖北襄阳的田野上,轰鸣的农机声划破夜空。陶家村500亩麦田里,3台大喂入量收割机开足马力,10分钟便装满2000公斤粮仓,6小时卸粮30余趟……一场与降雨赛跑的抢收战正以“倍速模式”展开。据气象预报,未来两天襄阳将迎来持续阴雨,若小麦未及时收割,熟透的麦粒可能因雨水发霉变质。种植户胡永辉原定25日的收割计划被迫提前,连夜调度农机:“必须赶在雨前收完2万亩小麦!”

**一、抢收战背后的“硬核科技”**

1. **智慧农机“挑大梁”**

襄阳作为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农业机械化率已达87.2%。今年“三夏”期间,全市投入近4万台农机,其中“黑科技”频现:无人纯电智能拖拉机自动规划路线,耕作成本仅为燃油机的三分之一;大喂入量收割机每秒吞入12公斤小麦,效率提升30%。襄州区龙王镇的农田里,无人农机昼夜不息,旋耕、收割、脱粒一气呵成,收割进度较传统模式快40%。

2. **烘干塔“24小时接力”**

收割仅是第一步,烘干入库才是关键。石桥镇张百户村的粮食存储仓内,8座烘干塔昼夜运转,每小时可降低小麦1%的水分,日处理量达360吨。若小麦含水量超13%,必须烘干防霉变,仅5天该站点已处理2000余吨新麦。

**二、跨区协作的“暖心服务”**

1. **“全域开放”温暖“麦客”**

黄龙镇10万亩麦田迎来皖、豫等地的百台跨区收割机。镇政府开放机关大院,提供停车场、淋浴间和流动维修队,成为农机手的“补给驿站”。襄州区更设立22个跨区作业接待站,协调燃油、维修和路线规划,日均收割面积超3600亩。

2. **政策护航“小田并大田”**

通过“小田并大田”改革,襄阳试点区域农田连片成块,农机作业成本降低30%,土地流转率提升20%。枣阳市147万亩小麦实现“一喷三防”全覆盖,单产同比增长4%。

**三、气象与农技的“精准联动”**

1. **“天惠农”APP织密预警网**

谷城县气象局依托“天惠农”APP,向3000名农户和农机手推送未来一周天气、机收适宜指数。5月21日至23日的雷雨预警,让种植户张国华提前48小时完成收割:“天气预报准,麦子才能‘落袋为安’!”

2. **农技下沉“虫口夺粮”**

面对年初低温雨雪和病虫害威胁,襄阳农技专家深入田间,推广抗病良种“扶麦368”“华麦1168”,良种覆盖率达99%。枣阳市通过无人机统防统治,实现147万亩小麦赤霉病零扩散。

**四、颗粒归仓的“丰收答卷”**

截至5月23日,襄阳536万亩小麦已收获超九成,平均亩产724斤,总产量预计达38.8亿斤,占湖北全省小麦产量的50%。襄州区种粮大户胡永辉的合作社,凭借新增的15台收割机和跨区援军,2万亩小麦全部“抢收成功”,次日即可投入播种。

**【结语:守护“中国粮仓”的襄阳担当】**

从智慧农机到政策创新,从气象预警到烘干“接力”,襄阳以科技赋能、服务升温,在“三夏”大考中交出了“颗粒归仓”的高分答卷。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不仅关乎农户一年的收成,更彰显着“百亿斤粮仓”端牢中国饭碗的坚实底气。

来源:贵州土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