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记性一年不如一年?刚放下钥匙,转头就忘在哪儿。刚认识的人,转身却叫不出名字。记忆在流失,大脑在悄悄老去,越来越多人开始担心,万一将来真得了老年痴呆怎么办?毕竟到现在,医学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特效药。
记性一年不如一年?刚放下钥匙,转头就忘在哪儿。刚认识的人,转身却叫不出名字。记忆在流失,大脑在悄悄老去,越来越多人开始担心,万一将来真得了老年痴呆怎么办?毕竟到现在,医学还没有找到真正的特效药。
2025年在Nature(自然)子刊 npj Science of Food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社区居住的无痴呆症老年人的绿茶消费与脑白质病变》的学术论文,这项研究来自日本“老龄化与痴呆症前瞻性研究合作组织”,观察了8766名社区居民的脑部健康状况,分析了成千上万张脑MRI图像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喝绿茶越多的人,脑白质病变越少!脑白质病变通常提示了脑小血管病,与认知功能下降、血管性痴呆和阿尔茨海默病(AD)相关。
换句话说,每天喝3杯及以上绿茶有助于保护大脑健康。
在这个速食时代,我们习惯了“秒看”“划走”,却忘了慢下来,可能是对自己最好的成全,信息是碎片的,但记忆不应该是。改变,从这个春天开始,来一杯正季绿茶,在未来的某个日子里,为你撑住一段重要的回忆。
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
研究背景
不少流行病学研究指出,喝茶和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保护之间可能有关,但很多研究并未细分茶的种类,比如红茶与绿茶常常被一笔带过。
但实际上,不同的饮品里藏着不同的健康“守护”成分,绿茶中有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红茶里有茶黄素,这些名字虽拗口,却个个身怀抗氧化、抗炎的“绝技”。
衰老是痴呆症的最大风险因素,会带来大脑结构的多种改变,比如脑萎缩、海马体积减少,以及脑白质病变的增加。已有研究表明,饮用绿茶与减缓认知衰退之间存在相关性,而脑白质病变是认知衰退的独立风险因子。也有研究发现,绿茶摄入量增加,可减缓海马体积萎缩。
尽管绿茶因其活性成分被寄予厚望,但它们与大脑实际“改造工程”之间的关系,至今仍未完全搞清楚。因此,为了更深入探讨绿茶的摄入量,是否真的与脑白质病变、海马体积和总脑容量之间存在某种值得关注的联系,来自日本8所高校和医学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展了这项研究。
具体怎么做的?研究方法1.人群选择
依托日本老龄化与痴呆症前瞻性研究项目(JPSC-AD),共纳入了11,410 名年龄 ≥ 65 岁的参与者,有 9,646 人接受了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经过数据清理与筛选,最终,共有 8,766 名符合条件的参与者被纳入本研究。
2.饮食调查
为准确评估食物与营养素的平均摄入情况,研究采用称重法与饮食记录法结合的方式,在连续四天(含三个工作日和一个周末)进行记录,并在四个季节内各重复一次,共计16天的调查周期。
绿茶每日摄入量被分为四个水平:
0–200 毫升201–400 毫升401–600 毫升≥601 毫升以一杯约 200 毫升作为标准单位。
怎么确保结果可靠?
关键科学技术
本研究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倡议(ADNI)中的标准设置,对脑部核磁共振(MRI)进行T1 加权成像参数设定。
测量指标包括:
脑白质病变体积(WMLV)(跟认知退化、痴呆风险密切相关)海马体积(HV)(管理记忆的大脑“仓库”)脑总容量(TBV)(大脑是否“缩水”看这里)为控制个体头部大小的差异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将以上指标以相对于颅内总容量(eTIV)的百分比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研究发现了什么?研究结果1.人群基本特征
有饮用绿茶、咖啡和红茶习惯的参与者比例分别为 91.6%、82.0% 和 19.2%。
由于红茶饮用者人数较少没有再做进一步研究。
2.绿茶对大脑结构的影响
应用统计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阿尔茨海默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较高的绿茶摄入量与较低的脑白质病变体积比例之间存在稳定的关联(P = 0.007)。
说明:常喝绿茶可抑制脑白质病变。
但绿茶摄入量与脑总容量及海马体积之间的关系并未观察到统计学上的意义。(P =0.959 和 0.240)。
简而言之:
绿茶能帮你“少一点脑白质损伤”,但在“让大脑容量更大”这件事上好像有些力不从心。
3.每天喝绿茶的量与脑白质病变的关系
脑白质病变体积随着每日绿茶摄入量的增加呈现逐步下降趋势。
换句话说,喝得越多,脑白质病变可能越少,且这种关系不是突降,而是平稳递减,是一条温和下滑的曲线。
每日绿茶消费量与 WMLV/eTIV 几何平均值之间的关联
具体以每日200毫升饮用量作为参考值:
每日喝 600 毫升(约 3 杯)的人,脑白质病变体积比例下降为 0.97 倍(95% 置信区间:0.94–0.99)(比每天喝200ml或更少的参与者低3%)每日喝1500 毫升(约 7~8 杯)的人,白质病变体积比例降幅更明显,为0.94 倍(95% 置信区间:0.90–0.98)(比每天喝200ml或更少的参与者低6%)4.敏感性分析
上述趋势在排除了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后依然显著,进一步肯定了喝绿茶对正常老年人脑白质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5.绿茶摄入量、抑郁状态与 ApoE ε4 基因携带情况
只有在没有抑郁或ApoE ε4等位基因(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存在的参与者中,才会观察到随着绿茶摄入量增加的白质病变体积的显著减少。
简而言之,绿茶的“护脑力”只有在心理状态良好、没有痴呆症遗传风险的人群中才有明显作用。
为什么喝绿茶可以护脑?科学解析机制
绿茶中富含的儿茶素类化合物具备多种“保脑能力”:
清除自由基,发挥抗氧化作用;抑制 NF-κB 活化,具有抗炎特性;抗血小板聚集、促进血管舒张,改善脑部微循环;茶氨酸也被证实具备降压作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可抑制 β 淀粉样蛋白聚集,发挥神经保护功能。喝红茶和咖啡也可以吗?
基于本研究的观点
关于红茶
由于红茶饮用者在本研究中样本量极少,因此未纳入主要分析。但红茶中的茶黄素同样具备类似的神经保护潜力,有研究指出其在抑制淀粉样蛋白和 α-突触核蛋白纤维形成方面可能与绿茶成分效力相当。
关于咖啡
本研究发现与绿茶不同,咖啡消费量与大脑白质病变、海马体体积或全脑体积之间未观察到显著关联。
虽然多项研究表明它可能对认知功能和脑容量有益,但这些研究多来自欧美人群,亚洲数据仍较为稀缺。文化饮食差异(例如咖啡搭配的食物种类、饮用时间等)也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
如何喝绿茶,才能喝出健康感?,
写给小白的喝茶指南来了
1.冲泡温度:别烫坏活性物质!
绿茶性“嫩”,不能用沸水直接冲泡。建议:水温控制在 75℃~85℃之间,这样既能保留茶香,又能避免茶汤变涩。2.饮用时间:别空腹、别睡前!
空腹喝:可能引发胃部不适、茶醉、心慌。餐后30分钟喝:利于消化,避免抑制铁吸收。睡前2小时内避免饮用:虽然咖啡因含量低,但也可能影响睡眠。3.每日饮量:黄金范围是 2~4 杯(6-8克茶叶)
1 杯约为 200ml,每日总量建议控制在 400~800ml太少:可能达不到抗氧化、护脑的有效剂量太多: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加心率,影响睡眠选购建议:别被“名贵”迷惑双眼不必追求年份越久越好,绿茶宜新鲜饮用干茶色泽翠绿、叶形整齐、无异味为佳若有心血管疾病或胃溃疡病史,建议先咨询医生后适量饮用常见绿茶大盘点
绿茶是未经发酵、以清新本味著称的茶类,保留了大量茶多酚、儿茶素等活性物质,以下是几种你可能喝过却叫不出名字的绿茶:
1.喝绿茶有益于大脑健康,每天3杯绿茶,减少大脑白质病变;
2.绿茶的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可减轻血管损伤并促进大脑健康,从而发挥保护大脑、预防痴呆症的作用;
3.需要注意:绿茶的护脑作用可能难以抵消抑郁和遗传风险所带来的影响。
来源:莱山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