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而早在2021年,印度人口就已接近14.08亿,现在更是成为新的世界第一。如果再加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整个南亚地区总人口已经突破18亿,相当于全人类的1/5!
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已经变了。
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近6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而早在2021年,印度人口就已接近14.08亿,现在更是成为新的世界第一。如果再加上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整个南亚地区总人口已经突破18亿,相当于全人类的1/5!
可别忘了,南亚的总面积只有430万平方公里,比中国还小。那它到底靠什么承载这么多人口的?
地理位置是关键。南亚背靠喜马拉雅山,面朝印度洋,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适合种植水稻、蔬菜,是传统的农业天堂。
其中恒河平原面积达77万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降水充沛,是南亚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人口超7亿。孟加拉国的1.7亿人也在这个平原上,人口密度高达961人/平方公里,位居世界前列。
正是这片“超级粮仓”,撑起了南亚的大半人口。
除了恒河平原,德干高原也是南亚的另一块人口高地,面积在150万~200万平方公里之间。虽不如恒河肥沃,但降雨适中,多地年降水可达450-1000毫米,依旧适合农业。
更重要的是,这里已经形成了包括孟买、班加罗尔、金奈、海得拉巴在内的多个大城市,成为印度的经济心脏。
目前德干高原人口也已接近7亿,多集中在沿海地带,享受着5560公里的印度洋海岸线红利。
再来看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平原,虽只有26万平方公里,而且多为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年降水仅100~400毫米,但印度河为其提供了稳定的水源。
如今,这片干热的土地也养活了1.7亿人,堪称沙漠中的绿洲。
中国国土大,但能“用”的地方没想象中那么多。
虽然中国有约100万平方公里的平原,但分布零散,主要包括东北、华北和平原带,总面积不及印度平原的125万平方公里。
而且中国国土一半是非季风区,干旱、高寒,不适合大规模农业开发。相比之下,南亚适合耕种的面积反而更集中、更可持续。
是的。从古至今,印度与中国就是世界前二的人口大国。
战国秦汉时,印度的孔雀帝国已有3000万人口,领先于当时的中国。唐朝时,中国人口突破8000万,而南亚也接近6000万。到明清时期,中印人口不相上下,清中期中国才凭借耕地开发和稳定政局稳居全球人口第一。到1800年,印度人口已达1.85亿,与中国旗鼓相当。过去,人多意味着劳动力多、农业潜力大。但在现代社会,机械化、自动化、AI正迅速取代人力。未来经济比的不是人多,而是科技力与组织力。
人口多,也意味着资源压力大、城市拥堵、竞争激烈,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巨大挑战。
所以,人口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合适最好。
如果说中国靠黄河长江哺育了一个农耕文明,那么南亚,则靠着恒河印度河,成为了另一个超级人口重镇。
只不过,这18亿人能否转化为经济红利,关键还要看——南亚有没有能力把“人多”变成“人强”。
来源:小梁故事一点号